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11日讯 “2月份出现疫情之后,我的内心非常纠结,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经过半个月的阵痛期,我们开始了漫长的复工达产之路,同时加紧转产民用口罩。如果说上半年企业按下了‘暂停键’,那么从6月份开始,企业又按下了‘快进键’。”12月10日,观海新闻记者跟随“新发展 新使命”2020中央、省市媒体即墨企业集中采访团走进青岛雪达集团,集团党委书记张世安跟采访团这样说到。
盘点2020:综合产量下降营收实现增长
还有3个星期,令人难忘的2020年就要结束了。回顾过去这一年,张世安感慨良多。“上半年,我们做的是2019年存量订单,在政府、社会各部门及全体员工的支持努力下,我们如期完成了订单。同时,因为下半年海外客户市场扩大,给我们的订单又增加了30%。”张世安表示,总体来看,2020年雪达综合产量略有下降,但营收比去年略有增长。
作为一家拥有2300余名员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雪达在疫情防控方面企业的成本和压力可想而知。对此,雪达提出“我们不做救火英雄,而是争当防控模范”的口号,董事长张皓通过创新防疫工作的“雪达标准”,全面深入推进疫情防控工作阻击战,创出“复工企业即墨模式”。
“人情味”是雪达复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员工巩喜平的老家是河南,春节前就买好返程车票的他在收到延期开工通知时,不得不退票。“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收到企业延期开工通知的同时,还收到了外省员工返程车票全部报销的通知,感到很温暖。”像巩喜平一样,所有外省务工的雪达人在无情的疫情面前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
“我们柬埔寨的分公司租用的是华通集团的厂房,月租金达30万元。上半年,市派驻即墨服务企业工作队了解到我们希望减免疫情期间租金的需求后,积极帮我们协调推进,最终华通集团同意一季度厂租全免、二季度减半,为雪达集团节省租金135万元。”张世安说。
在“雪达标准”的指导规范和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雪达集团在2月13日正式开工营业,为今年顺利完成订单交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内部发力:不能“出海打渔” 那就“在家织网”
今年6月份,雪达的存量订单基本顺利交付。这时,张世安和集团管理层又“犯了愁”。今年做的是2019年存量订单,那明年怎么办?原来制定的今年出海的计划也只能搁浅。“既然不能‘出海’,那我们就把目光转向内,‘在家织网’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和生产效率。”张世安说。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雪达开始了大规模的互联网改造,推动生产由半自动化向自动化转变,并加紧新面料的研制步伐。
“生产智能化一直是我们的痛处,对我们来说互联网改造已经迫在眉睫,只是疫情加速了这个进程。”张世安告诉大家,目前雪达的织布、染色、缝纫三大环节的自动化程度已经实现了60%,通过模块化的智能改造,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原来给衣服订口袋的机器,通过互联网改造,1台机器相当于增加了10个人工;专门生产裤子档口的模块,通过智能改造,1台机器相当于增加了15个人工,不仅有效缓解了‘有订单 无人干’的情况,还为我们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张世安说,目前雪达已经展开了D2M全球批量化定制系统的启动工作,该系统的启用将大大提高订单接纳效率,通过信息化让客户全程地参与集团的生产经营,实现集团订单生产的无缝对接和高速运转。
纺织业的变化,材料才是根本。雪达集团每年推出不低于6个新材料应用产品,去年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迎合市场的需求,雪达集团开发了抗病毒类的新产品,选用抗菌抗病毒纱线、抗病毒整理剂后加工处理等两种不同方式进行开发。产品柔软舒适、吸湿透气、抗静电、抗起球,具有优异的抗病毒效果,其抗病毒活性值均超过99%,且耐洗涤达10次以上,另外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附加防紫外线、吸湿速干、凉感、保湿亲肤等特性。
除此之外,还研发了保湿护肤类的针织产品:一是玫瑰精油内衣产品; 二是玻尿酸胶原蛋白纤维产品,实现了从美容到美肤的附加值提升过程。下一步,雪达将寻求国内更大的科研机构和较高水平的高校,建立纺织服装产学研合作关系,提高雪达集团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综合创新研发实力。
建立强大的自主品牌成为雪达“百年梦想”
“建立强大的自主品牌,已经成为雪达的‘百年梦想’。”张世安告诉记者,雪达从2000年起就确定了“雪达”的主商标,近年来又陆续申请了“婴本”“咔伦奇”“贝可莱”等覆盖全年龄段的自有品牌商标。
按照张世安的规划,5年之后,雪达的自主品牌将占到销售额的30%左右。“为了少走弯路,我们会借鉴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打造经验和模式,从现在开始下一个45年或55年,将发展自主品牌作为主要战略,制定符合实际的近远期规划。”张世安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