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进口铜精矿“分步检测”模式改革成效显著,今年前7个月为企业节约综合物流仓储约1800万元

原创 2025-08-18 17:29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8日讯 近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码头,一艘满载1130吨秘鲁铜精矿的货轮缓缓靠泊,码头门吊同步开启快速卸货模式。待铜精矿输送至堆场暂存后,青岛大港海关关员随即开展放射性筛查和固体废物排查,并按既定方案取样。在确认环保项目检测无异常后海关快速放行,企业可及时开展后续生产流程。

海关关员在对进口铜精矿进行现场监管。 李嘉宁  摄

铜是重要的工业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建筑等领域。作为铜冶炼的核心原料,铜精矿的平稳高效进口,对保障国家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畅通非常重要。

青岛口岸是我国重要的铜精矿进口口岸。“进口铜精矿货值高、资金占比大,对于我们这种原料消耗大的企业来说,有了‘分步检测’政策的助力,帮我们企业节省出较多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阳谷建发铜业有限公司港口运输部经理单振飞表示。进口铜精矿“分步检测”模式实施以来,货物在码头的堆存时间平均可以缩短4天,每批次可帮助企业节约仓储费用约13.8万元。企业今年已进口铜精矿57.84万吨,节约仓储费用约798万元。

单振飞提到的上述模式是青岛海关贯彻实施“智关强国”行动,积极推进“强链行动”的便利措施之一,该举措将铜精矿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分为“环保项目”和“品质项目”两大类,在现场检验及环保项目检测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将货物提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如企业申请品质检验,可与货物提离并行同步实施。对进口铜精矿企业来说,该政策显著缩短了资金周转周期,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企业整体竞争力。

为确保模式改革出实效,青岛大港海关采取卸货前预审预约、卸货中随卸随取,卸货后即送即检,确保“物流不间断,通关不停歇”,减少中间环节时间损耗。同时,指导进口企业和港口正确运用“分步检测”便利化措施,与港口建立信息化沟通机制,随时关注船舶动态,卸货进度及货物存储、提离情况,压缩货物存储时间,提高接卸和离泊效率。

下一步,青岛大港海关将不断探索更加便捷的铜精矿检验监管方式,促进通关效率持续提升,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今年1-7月份,青岛大港海关累计验放进口铜精矿131.81万吨、35.6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6.91%、29.78%,为企业节约综合物流仓储约1800万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通讯员 于洪爱  张坤明)

责任编辑:王逸群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