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2日讯 “真的非常高兴,有了和青岛农业大学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我们公司定能更上一层楼。”青岛餐易联工贸有限公司厂长刘典兴奋地说,政府不仅帮我们解决了技术升级难题,项目建设过程中,也是全程服务帮助解决了很多问题,“从拿地开始组建专班,手续办理过程中也有专人对接,我们全程感受到的都是积极、高效、贴心的服务。”
刘典所在的公司位于平度市云山镇,是一家从事复合调味料研发与制造的企业。
走进青岛餐易联工贸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各种复合调料产品经过原料预处理、炒制、灌装包装等工序不断生产下线。“生产车间具备两套生产工艺及5条生产线,年产能1000吨,目前企业订单已经排至10月份,产品销往全国17个省。”刘典介绍,公司拥有2000平方米净化智能工厂,配备全自动炒制、灌装及灭菌生产线5条,产品涵盖火锅底料、风味撒料等四大类产品。
“我们今年3月份刚刚投产,目前在技术升级改造上遇到一些难题。”刘典表示,公司想在产品清洁标签及保鲜技术方面进行技术升级,使用绿色生物类防腐技术来提升产品品质,让产品在市场更有竞争力,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路径。
企业的技术升级需求是市场竞争的产物,要和时间赛跑。了解到企业面临的问题,平度主动出击,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全面梳理企业在食品调味剂生产工艺优化、质量管控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企业能早一步完成技术升级,效益就能率先跑起来。”云山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吴宜鹏表示,梳理问题之后,专项工作小组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对接青岛农业大学,该校在食品工程领域优势突出,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随后,由政府牵头的政校企三方座谈会召开,在多方的努力下,校企双方最终达成共建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意向,并明确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合作方向。
在这个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的生动案例中,政府主导,高校支撑,企业受益。刘典表示,未来将积极与青岛农业大学推进共建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期待能实现技术升级和更好发展。
平度的贴心服务不仅仅是在投产后。投产前,平度用硬核举措为企业加速赋能,主动转变角色定位,从传统的“管理员”蜕变为贴心的“服务员”,为企业提供施工许可证申请“一站式”陪办服务。同时,为项目配备专属服务专员,从材料准备阶段介入指导,提前梳理出所需材料的填报标准和注意事项,避免企业因材料不规范来回跑,材料准备效率提升60%以上。专员陪同企业完成了线上申报、窗口提交、补正沟通等全环节。
在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建设中,像这样活跃在一线的贴心服务与主动服务是提升企业获得感、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举措。这类服务模式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企业需求的精准响应,更通过“靠前服务”“精准对接”等方式,有效破解企业发展瓶颈,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光丽)
责任编辑:杨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