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近千个“草根跑团”,正在重新定义“体育之城”的魅力

原创 2025-09-01 09:47

进入8月,青岛“跑友圈”热议话题不断。

8月初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青岛选手刘凯以45.06秒打破尘封8年的男子400米全国纪录并夺冠;

接着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青岛运动员收获5金4银3铜,小将王雅茹先后摘得女子5公里竞走个人和团体两枚金牌;

8月23日,800名跑步爱好者约在清晨六点的浮山生态公园,共同打卡13.5公里环山绿道。

此外,2025“乐跑市南”系列挑战赛收官之战也在筹备中,“男子海岸跑”将于10月鸣枪开跑。

体育是城市的脉搏,而“奔跑”正成为青岛最热的活力因子。青岛作为体育强市,正在构建覆盖专业赛场与城市空间的“奔跑场景”,形成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的独特样本。

据不完全统计,青岛有近千个活跃的草根跑团,超过500人的跑团约40个。在全民健身活动日益普及的当下,跑步俨然成为大众参与度最广的体育活动。

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从专业赛道到城市空间,“奔跑”中的青岛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可能。

01

田径之乡,荣耀传承‍‍

青岛的田径传统可追溯至近百年前。

1933年7月,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在青岛汇泉体育场举行,运动会中短跑、中长跑等跑步项目的激烈角逐,成为青岛早期田径运动的重要记忆。

自此,以跑步为代表的田径运动在这座城市扎下了根。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成为全国闻名的“田径之乡”,先后走出了李敦涌、‌李忠林、王雁玲、孙素梅、王秀婷等众多以马拉松、短跑、接力等项目见长田径运动名宿。

近年来,“女刘翔”黄潇潇、“眼镜飞人”胡凯等优秀跑步类运动员不断涌现,进一步延续了青岛在跑步领域的优势。

2025年8月举办的两场全国赛事,更是展现了青岛田径的辉煌传统。

先是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刘凯以45.06秒打破男子400米尘封8年的全国纪录并夺冠,成为该项目上最炙手可热的新星。随后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青岛运动员收获5金4银3铜。

亮眼的竞技体育成绩,不仅带动了田径体育人才的培养,也激发了全民的关注与参与。

连续举办多年的青岛马拉松,已经成为“跑友”们必打卡的赛事。

2025年青岛马拉松,报名人数创下历史新高——178,896人。相较于去年的109,978人,增幅达62.67%。这一数字的背后,是青岛城市跑步热潮的持续升温。

02

赛事多元,全城热跑

青岛市体育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长跑和健步行连续多年在“市民经常参与的运动项目”中位列三甲。

在“全民皆跑”的带动下,近年来,青岛各类路跑赛事持续火爆,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全域化的发展趋势。

“乐跑市南”系列挑战赛已成为青岛跑步爱好者的定期聚会——

春季的“女子樱花跑”浪漫唯美;夏季的“浮山夏日跑”倡导在绿荫氧吧中避暑奔跑;秋季的“男子秋叶跑”则让人感受秋叶静美与滨海开阔。参与者在运动中重新发现了城市之美。

“向上攀登·与乐同行”以及“中国青岛·海天中心垂直马拉松”等垂直马拉松挑战赛,为跑者们带来了别样的挑战体验。

选手们沿着摩天大楼的楼梯逐级而上,在挑战自身体能与意志力的过程中,更能从高空俯瞰城市风光,领略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世博园、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等地举办的彩虹跑,以其洋溢欢乐与缤纷色彩的独特魅力,已成为备受年轻人青睐的赛事。

活动中,参赛者身着洁白服饰,在奔跑过程中被彩色粉末尽情“洗礼”,所到之处绽放出五彩斑斓的绚烂,洋溢着欢声笑语,将原本单调的跑步运动演绎成一场趣味盎然的狂欢盛宴。

“5年前,青岛的跑步赛事还主要是传统的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不同主题的跑步活动。”一位有着8年马拉松经历的青岛跑者刘先生告诉记者,“跑步已经成了一种社交方式,而不仅仅是锻炼身体。”

这种全民参与的热潮,使得跑步文化不再局限于赛事本身,而是逐渐演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跑步经济,激活城市

缤纷多彩的城市跑赛事,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健康生活氛围,还激活了城市空间,推动了体育相关产业链条的蓬勃发展,为青岛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城市跑赛事的举办促进了体育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以2025青岛马拉松为例,赛事吸引了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0名跑者参赛。赛事前后2天及当日,举办地周边景区接待游客人数环比增长79%,营收环比增长78%;酒店入住率环比增长28%,营收环比增长22%;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消费达3.49亿元。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青岛加快了跑步设施建设步伐。2021年发布的《青岛市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建或改扩建健身步道不少于300公里。

浮山生态公园的智慧跑道项目是其中的典范。

这条全长13.5公里的环山跑道配备了智能照明、体能监测、紧急求助等系统,成为跑者们的“网红打卡地”。

老旧小区改造中也融入了跑步设施建设。市北区水清沟街道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规划了8条健身步道。“以前跑步要坐车去体育场,现在下楼就有专业的塑胶跑道。”住在市北区永丰路附近的跑者李雯表示。

截至2025年6月,青岛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2平方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6%,其中跑步专用设施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从百年前的汇泉体育场到今天的智慧跑道,从专业运动员的竞技舞台到普通市民的健身空间,青岛正在跑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在这里,跑步已超越单纯的体育锻炼,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引擎、文化的新符号、生活的新方式。每一个奔跑的身影,都是这座城市活力与梦想的见证。

当个人脚步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当体育精神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青岛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将在“奔跑”中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许诺 刘硕   编辑|赵笛 

摄影|王雷  

责任编辑:宋尉嘉‍‍

0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