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天下青岛人 | 画家姜永杰:刻画爱的乡土,修复回不去的青春


青岛日报2020年12月14日8版

青岛到北京,从油画到版画,从二维创作到三维尝试,姜永杰从未停止改变——

刻画爱的乡土,修复回不去的青春  

“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比美更吸引人,那就是变化。”据说这是姜永杰曾经写在他的一本日常速写本里的话。那时他初到宋庄,正待在这座艺术的名利场开启创作的新篇章。

从青岛到北京,“北漂”姜永杰的人生充满了变化。起初是不期而至的错愕,之后有义无反顾逆天改命的反转,原本一出跌宕大戏,却被他剔除了所有戏剧冲突的戏码,演绎成命运眷顾、波澜不惊的小团圆。

正如同他的作品,无论是从前色彩丰盈的油画还是当下单色素朴的版画,都是一派清新天真,传达田园乡土、野趣风景的岁月静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世间人人向往的爱,包罗万物之爱。”在青岛良友书坊的展览现场,姜永杰一再强调,这是贯穿他所有创作的主题。

姜永杰

姜永杰最初的绘画之路并不顺畅。从小喜欢画画,他在1978年报考山东轻工艺美校,录取了,体检也完成了,临场却被人替换下来,不能入学……这次命运的捉弄彻底改变了姜永杰的人生轨迹,初中毕业,他心灰意冷,被迫下乡。中黄埠、史家泊子村、月子口水库……这些老青岛人熟悉的地名背后,隐藏着一位少年无法言说的忧郁与辛酸,好在他还有速写本。恰恰是这一年短暂的知青生活,姜永杰找到了他未来艺术表达的出口。

山野风景,淳朴的民风,田园风物的自然姿态,不光印在他的脑海里,还化作他随身携带的速写本里的素材,在他一段漫长的远离艺术梦想的黯淡人生中,这片自然的乡土不断散发出希望的光亮,给他勇气。

下乡生活结束时,姜永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他选择就业,成为一家化工厂的搬运工,每天重复相同的劳作,搬移五六吨甚至七八吨的货物,但是到了晚上,搬运工姜永杰属于自己,他的身份是画家,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房间,铺盖一卷,露出床板,就是他所置身的艺术世界,绘画是他寻求自我表达的唯一方式。在后来北京举行的中国艺术博览会上,让他声名鹊起的“青春系列”,便是在这个时期构思完成的,下乡生活在他笔下呈现远离尘嚣的诗意浪漫……难以想像,直至23年后,才有更多人站在他的画作前,被他的“青春”所打动。

那是2001年的中国艺术博览会,天空、云朵、金灿灿的玉米、纯真的乡野少女,唯美的自然乡土,鲜活的画中意象在熙来攘往的展会上第一次收获了市场的青睐。姜永杰清晰地记得,有人出价6000元来买他的画。那一刻,他懵了,似乎预感到命运的转机,要知道6000元,恰是他那一年参展的报名费金额。

姜永杰决定北漂时已是不惑的年纪,而现在,他则是留在北京宋庄屈指可数的青岛人之一。对他而言,这里是人才济济的艺术社会,亦是竞争激烈的战场。18年前如此,现在依然如此。每到周末,各个画廊展馆就开始发布展讯,一天会有超过30个展览同时发生。在那样一种氛围中,只接受过青岛市业余工艺美术学校教育的姜永杰难免会失意和焦虑,他也一直在探寻新的变化。正是在这段时期,他强化了创作中马的个性化意象,这一被人驯服的动物,成为他画作中的主人公,也是画家自己的代言。而一度作为创作之余个人消遣的版画创作,也在此时进入主流艺术市场的视野。

五年前,姜永杰曾在良友书坊举办过一次版画个展。过去一年,姜永杰与青岛的交集更多,他的油画作品参加了去年年底青岛雕塑馆的艺术走进生活主题典藏展,在这次版画展开启的同时,他还接受邀约,参展了本周即将启幕的青岛当代艺术文献展。他说,离开青岛18年,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近两年艺术在这座城市的升温,未来虽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终于出发了。(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责任编辑:程雪涵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