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上合之城,科创之城!建设国际合作新平台,青岛再负国家使命!

原创 2025-09-05 08:52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上,中国宣布将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上合科创合作中心”)。

9月4日上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在山东青岛挂牌成立。

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山东省副省长宋军继,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图尔苏诺夫·巴蒂尔·埃尔基诺维奇,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刚出席并致辞。

国之重任,再一次给了青岛更大的责任与机遇。

回溯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亲自宣布支持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为青岛赋予了“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时代使命。

如今,上合科技创新合作中心落地,再次将青岛推向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前沿。

从经贸合作的“先行区”到科技创新的“协作枢纽”,青岛与上合组织的联结,早已超越单一领域的合作,成为涵盖政治互信、经贸往来、科技协同、人文交流的全方位纽带。

这座城市既是上合精神的早期践行者,也是上合合作成果的重要承载地,如今接过科技创新合作的“国之重任”,既是对过往积累的认可,更是对未来潜力的期许。

01

织就上合“创新协作网”

提及与上合组织的科技合作,青岛已打造了全国范围内唯一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相关多边国际技术转移平台——

与俄罗斯工程院、莫斯科国立大学等30余家海外高校院所建立合作;

在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建成多家创新协同中心;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4位、先进技术成果100多项,成功牵线产业化合作项目数十项……

这些平台就像一座“桥梁”,将青岛的创新资源与上合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相连,构建起“1+N”创新协作网络。

其中,在明斯克建成的白俄罗斯创新协同中心,作为两国合作的重要科技成果,被写入两国政府联合公报。

中国青岛—白俄罗斯明斯克企业家经贸交流会在青举办。

这种“中心+节点”的布局,让青岛的科技服务能够直达上合国家的创新一线,为此次上合科技创新合作中心的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这一创新网络,青岛企业也不断拓展自己的上合“科技朋友圈”——

海氏海诺集团通过相关技术转移平台牵线,与蒙古国机构合作开发小分子玻尿酸新功能,其低分子玻尿酸注射液已在蒙古国获批上市;

青岛浩赛机械有限公司则在阿拉木图建设海外仓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青岛与上合国家的科技合作,正深入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形成“技术—产品—市场”的完整闭环。

02

构建国际“合作生态圈”

如果说面向上合组织的合作是青岛国际科技合作的“特色篇章”,那么覆盖全球的合作网络与机制,则是这座城市承接上合科创中心更大的底气所在。

截至2024年,青岛已培育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43家,涉及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海洋技术等重点领域,覆盖俄罗斯、德国、韩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基地将一个个“点”,相互联动成一片片“面”,共同构成了青岛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桥头堡”。

为了推动这些平台快速发展,青岛出台了《青岛市国际科技合作补助资金实施细则》,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以及绩效评价优秀的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补。

这种“以奖促建”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基地的创新活力,更吸引了一批优质国际资源向青岛集聚。

例如,青岛思锐智能与芬兰倍耐克公司合作,联合研发出的高能离子注入机,填补国内空白,相关产品反向出口。

除了国际合作基地,青岛更擅长“以平台汇资源”。

比如,不久前,青岛刚刚承办的科技部和欧洲空间局“龙计划”第六期国际学术会议,就吸引19个国家300余位科学家参会。

此外,四届“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三届“中日韩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的持续举办,累计吸引10余个国家千余个项目参赛,并促成数十个项目签约落地。

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签约。

03

布局一系列“枢纽节点”

青岛用多年的实践证明,国际科技合作要扎根需求、务实推进;不是“单点突破”,而是要构建生态、系统发力。

此次成立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将精准布局一系列“国内联动枢纽+国际合作节点”——

国内联动枢纽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武汉、西安等创新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布局;

国际合作节点依托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创新资源集聚区域布局。

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挂牌启动仪式上的嘉宾。

依托这些科创枢纽节点,中心将加快推进一系列工作——

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行动。中心将积极举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大会”等品牌活动,促进人才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双(多)边联合研发。

搭建技术转移网络。中心将与上合组织成员国技术转移机构深度合作,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提升金融赋能、知识产权、国际技术转移中介等方面服务水平。

建立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际智库。中心将成立上合组织国际智库联盟,深入开展国别区域研究,对国际形势、地区局势进行准确研判,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国际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未来,随着“中心+国内联动枢纽+国际合作节点”架构的逐步完善,中心将逐步构建一个国际创新要素高度集聚、资源配置快速高效、人才交流互动频繁、成果落地渠道畅通、双(多)边合作开放共赢的高能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青岛也必将在深化上合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打造更加紧密的上合命运共同体贡献“青岛力量”。

记者|耿婷婷   编辑|赵笛‍‍   摄影|韩星

责任编辑:宋尉嘉‍‍‍‍‍‍‍

0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