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标杆企业评选,“青岛制造”再登顶。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全国首批质量管理能力高等级企业名单,全国43家企业榜上有名。青岛以4家企业入选的数量在全国城市中位居首位。
质量是制造业的生命,是制造业基础能力的重要体现。而依靠最先进的理念和最新的技术,青岛企业不断提升质量管理能力,为“青岛制造”竞争力提升打下最坚实的基石,助推青岛加快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更快迈向“先进制造”。
01
从8000家企业中脱颖而出
对制造业来说,何时谈质量都不过时。
时至今日,当人们谈起全球高端制造业,“卓越质量”依旧是公认的最基本的特征。
这也正是国家开展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工作的重要初衷。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向着价值链中高端加速迈进,推动产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正是新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追求卓越质量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
海西湾船舶海工产业基地一派繁忙,多艘大型船舶在建、维修。
此次全国评选出的43家质量管理能力高等级企业绝对是全国制造业企业中的佼佼者。
评价工作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质量管理数字化、持续成功的能力、全过程质量绩效等4个维度30个指标,对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开展全面精准评估。
不仅指标多,评选范围也特别广。工业和信息化部先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8000余家企业开展自我评价,后经评估复核、二次复核、征求意见、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首批共43家高等级企业名单。
此外,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评价工作已纳入国家高新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典型案例等各类产业发展载体评价体系,也从侧面印证了国家对制造业质量的重视。
青岛入选企业分别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入选企业数量占全国总量近一成。
02
数智化赋能,加速迈向“卓越”
能够成为全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的标杆,青岛企业为什么能?
一直以来坚守质量底线的同时,数智化赋能是青岛企业加速迈向卓越质量的关键密码。
海信视像以AI驱动质量管理模式创新,将质量控制从“经验判断”升级为“数据决策”;
海尔空调电子从新品导入、部件入厂、制程管控到出货检验,全流程依托PLM、IoT、区块链、AI等技术实现精准管理;
海信日立充分利用大数据为质量端到端管理赋能,成功构建起一条高效、稳定的“质量链”;
海信日立工厂
双星轮胎构建了一套从研发到生产制造的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实时监控、实时预警、实时改善。
近年来,青岛持续加大对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引导,打造了一大批行业领先、具有示范意义的智能工厂,成为制造业质量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的稳固根基。
仅去年,青岛就先后在国家层面入选首批20个国家级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首批1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名单,成为青岛纵深推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青岛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好服务于制造业数智化转型。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加快建设;全市算力总规模超5000P;开通5G基站近4.5万个;拥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省内跨网访问时延优化90%以上。
截至目前,青岛累计培育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8个,拥有全球灯塔工厂6家和可持续灯塔工厂1家。
青岛双星工业4.0示范基地
03
“青岛制造”向高端跃升
今年6月,国际品牌咨询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青岛共有22个品牌入选,其中5个品牌进入前100强。
这是质量作为产业根基,持续滋养青岛制造业向高端跃升的最好注脚。
当前,全球产业变革加速,青岛制造业也正处于自我重塑的关键时期,过硬的质量基础为青岛制造业培育起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始终立于产业潮头的行业龙头企业。
截至今年7月,青岛共有11个品牌入选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累计入选中华老字号23家,山东省老字号21家,营收近900亿元,获评中国驰名商标152家,数量居全省首位,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9家,构建起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格局。
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理念让创新深深烙印在青岛制造业的基因中。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首列碳纤维列车在青岛下线,首制双燃料自主切换机等大国重器在青岛启航……青岛以高科技点亮硬实力,为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联合青岛地铁集团研制的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
在含金量极高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青岛累计有4个产业集群入选,表现不俗。
数据也能佐证——今年前7个月,青岛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了7.8%的较高增速。
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4.4%、20.2%、16.3%。
装备制造业的“主力”作用更加凸显,增加值同比增长13.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5.6%,比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
以质量为生命,青岛企业正将“青岛制造”的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叫响全球。
记者|孙欣 编辑|赵笛
责任编辑: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