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观海快评 | 变的是火车票,不变的是对“远方的向往”

原创 2025-09-08 14:37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最近,“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的话题登上热搜榜首。根据铁路部门规定,9月30日之后,纸质报销凭证将全面停用。消息一出,无数网友晒出珍藏的票根,开启了一波“回忆杀”。那些印着车次、日期与地名的纸片,承载着人们求学路上的憧憬、异地打拼的足迹、春运返乡的期待……这是不止一代人的情感图腾。

告别的消息难免令人遗憾,但纸质火车票的退场,是效率革命的必然选择。回溯历史,铁路票务已几经变迁。从硬板票时代的通宵排队购票,到软纸票时代小心翼翼保管票根,再到磁质票时代从自助机取票,每一次迭代都是向“便捷”不断靠近。2018年海南环岛高铁开始试点电子客票,2020年全国普速铁路实现“一证通行”,无纸化进程一直在推进。如今,全面停用纸质报销凭证,更将效率进一步提升。旅客不必再担心因车票丢失而耽误行程,电子发票也将报销流程从7个环节压缩至2个,每年可节省60%的发票管理成本。无数旅客将节省宝贵时间,车站客流高峰拥堵将得到缓解,公共服务效率将跨越式提升。

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纸质火车票的谢幕是绿色出行的重要一步。2024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43.12亿人次,一张小小的纸质车票,看似微不足道,但乘以庞大的旅客基数,便是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减负。电子客票的全面推广,相当于切断了这一资源消耗链。当“碳中和”成为共识,铁路部门以无纸化改革践行环保责任,是现代公共交通应有的担当。

有人担忧,纸质火车票的消失可能会让老年群体陷入“出行困境”。这份顾虑并非多余,但铁路部门的配套措施已给出温暖回应。对于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年人,自助机可打印字体放大的行程信息单,人工窗口保留现金购票与凭证打印服务,过渡期内还将增加引导人员与志愿者,手把手协助操作。

其实,人们对纸质火车票的怀旧,本质上还是对“旅行”本身的珍视。车票形态在变,但“家的方向”与“对远方的向往”从未改变。就像余光中笔下的邮票、船票,纸质火车票退场后,新的载体依然会承接这份情感。刷身份证过闸机的瞬间,是与旧时代的温柔告别,电子纪念票里的行程记录,是对新生活的郑重留存。正如曾让人焦虑的“无现金支付”,如今已成为便捷生活的常态,假以时日,电子客票也将以高效成为人们远行的新习惯。

正可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纸质火车票的谢幕,不是一段记忆的终结,而是更便捷、更环保、更温暖的出行时代的开启。(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评论员 王学义)

责任编辑:王亚楠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