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城事微观|为公共设施筑牢安全防线

2025-09-12 11:06

  近日,广东清远清城区一名7岁女童疑被小区游泳池排水口吸入,不幸身亡。从云南西双版纳酒店6岁女童被泳池排水口吸住,到湖南株洲男孩大腿被泳池排水口管道卡死,再到安徽阜阳孩童手掌深陷排水管……短短数月,已发生多起泳池排水口伤人事件。

  泳池排水口隐患是公共设施安全问题的一个缩影。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年久失修,大街上部分井盖缺失……本应服务于公众的公共设施,为何成为安全隐患频频伤人?

  追根溯源,是公共设施质量安全责任链条的松动。例如,传统泳池顺循环系统的排水口位于池底,换水时水流速度可达每秒数米,产生的负压足以将成年人手臂吸入;而逆循环系统的注水口设在池底,能大大降低吸入风险,却因成本较高被多数泳池弃用。国家《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2-2017)早已明确要求:泳池排水口必须设置防护格栅,格栅孔隙宽度不得大于8毫米,且格栅承载力需能承受1500牛的静压力,防止人体或肢体被吸入。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违规施工为安全埋下隐患。

  在日常管理维护层面,“重使用、轻养护”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不少公共设施在投入使用后,就陷入了“无人看管”的境地,因缺乏定期排查机制,设备老化、部件损坏的情况得不到及时处理,就像泳池排水口的格栅盖板,从轻微破损到完全脱落,隐患在一次次忽视中最终演变成悲剧。

  要筑牢公共设施安全防线,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主体。从设计、施工到日常管理,都要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人。同时,不妨引入第三方安全评估机制,定期对各类公共设施进行专业检测,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公众既是公共设施的使用者,也应成为安全监督的参与者。相关部门与管理单位要畅通监督反馈渠道,设立投诉举报热线、线上反馈平台,鼓励公众发现设施隐患后及时上报,让每个人都成为公共安全的守护者。

  公共设施连接着千家万户的日常,唯有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才能让每一处公共设施都成为放心设施,让公共设施的安全防线稳稳托起公众的幸福生活。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