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0年12月15日7版
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
企业家“吐槽”青岛
招商更细致一些,政策要有官方的多语种版本
我是一个在青岛外资金融机构工作的“老外”,很喜欢这座城市。青岛近几年城市宣传非常有效,在国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座城市不仅有青岛啤酒,还在大力发展金融业,做财富管理。
现在中国金融业的大门越来越开放,我以前的一些老同事、老朋友,都想来中国投资,设立分支机构,分享发展机会,青岛是他们的选择之一。据我了解青岛也出台了一些有吸引力的招商政策,但两者之间好像没有完美地结合起来,缺少沟通的路径与方式。
我建议政府在招商中要在“细”上多做一些努力。这种“细”,一方面是指政策制定更加细致一些,不仅仅是大而化之的一个政策,应对所有企业都适用。举个例子,很多欧美的金融机构想来青岛设立分支机构,他们迫切地想了解当地更多行业信息,比如如何落户,监管上对注册资本、展业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再就是沟通方式上应更加细致,因为欧美金融机构在青岛没有熟悉的人脉,只能通过一些当地的网站查询信息,但这些网站大部分只有中文版,英文版很少,其他语种几乎没有。金融机构想要了解,只能找本地的人把这些资料翻译成外文,这种二手信息肯定不会是百分百准确,而金融政策又相当严谨,有时一个词就能影响到金融机构的属性。
如果在网站上随时可以查到外文版的各种招商政策,从这一点上“老外”就可以感受到青岛招商的诚意与服务。
——青岛一家外资金融机构负责人
行业通行的收购方式,就是过不了“窗口”这一关
我是青岛本地一家创投机构的业务负责人,我认为目前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政府窗口工作人员专业度尚须提升,在不能及时了解最新法律法规和专业业务知识的背景下,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以现有的操作规定、流程为办理业务的唯一标准,而不是从企业便利角度、专业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也不能对现有的规定和流程做出基于专业素养的合理改动。更重要的是,现在行业、市场变化很快,过去的规定和操作流程有时是陈旧、不合时宜的,如果不能因时制宜,就会增加企业的营商成本。
比如今年上半年,因业务发展需要,我们想收购一家公司的股权,原来的收购方案是采用行业内普遍的股权换股权方式进行收购,但有关部门却坚持只能以现金作为收购支付方式,而不能以收购方增发股权方式收购。在双方都没有大量现金的条件下,最终我们只能提出以债权债务关系操作收购事项,以债权方式增资收购,市场监管部门又提出必须对债权债务进行评估后才能进行工商登记变更,我们只能又聘请评估机构来进行评估。这个并购业务因为过程的一波三折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大大超出了原有的时间规划。事实上,以上并购方式在行业内已经比较普遍,政府的相关操作流程应该与时俱进,窗口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也应该相应提高,而不是任何流程都“一刀切”。
——青岛某创投机构业务负责人
“外资品牌比较保险”,挡住“首台套”的市场之路
我们自主研发的一款医疗器械产品在某区政府采购时遭到拒绝,理由是“外资品牌比较保险”。这是对国产制造的偏见。经过近10年研发,我们这款产品填补了山东空白,测试显示产品性能并不比国外产品差,多家权威医院试用后也给出了较好反响。今年,该产品还入选了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产品名单。市场、政府等各方面都对产品十分认可,但没想到推广中还会遇到这种情况,这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是一种挫伤。高端装备等产品技术创新投入大、耗时长,如果市场推广路径不畅,将不利于产业进步发展。
——青岛某医疗器械企业负责人
医疗服务的创新,要到其他城市找市场、找应用
作为青岛本土互联网医疗创新企业,我们很多新产品和新模式并没有机会在本地率先落地实践,而是要到其他城市找市场、找应用,最后变成“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其实十分不利于青岛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在履行好监管职责的基础上,建立率先创新的产业意识,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要有敢于“先行先试”的勇气。北京、上海等城市为什么产业创新能力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一大批具有开发意识的医疗机构,给企业创新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上海除了带动本地的张江,甚至还带动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
——青岛某互联网医疗企业负责人
热线电话:12345 82863300 82933327
邮箱 qdrbyljdb@163.com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客户端与市政务服务热线12345联动
责任编辑:荣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