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市科技局:深化科技引领城建设,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2020年,市科技局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科技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改善民生、创新创业生态”四大重点,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高企上市行动用时15个月,推动12家高企上市或过会。我市连续获批薪酬外汇便利化和外国人管理两个“高含金量”国家试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军事医学研究院、“高端轴承”先导专项等高科技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比达62%,全省第一。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一、着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自主研发万米级深海水下滑翔机刷新下潜深度世界纪录。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即将竣工投用。山东能源研究院正式奠基开建。布局产业创新平台。获批海洋药物、海洋腐蚀防护、工业互联网等8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加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获批5G高新视频和工业互联网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生态。35家机构入选首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全省第一。增强科技人才支撑。获科技部外籍高端人才R签证审批权下放。针对疫情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不见面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发放许可3908份。青岛第九次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榜单。

二、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壮大科技企业队伍。七批超5000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备案。首次试行无纸化高企申报评审,大大降低企业申报成本,受理2200余家企业申报,高企总数将突破4000家。助力企业克服疫情,建立科技资金审核绿色通道,提前拨付奖励资金7.62亿元,惠及科技型企业近3000家。深化科技“双招双引”。17个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之一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项目落户,打造空间信息产业园。引进军事医学研究院项目,打造国家第四个药物安全评价中心,填补山东空白。引入中科院“高端轴承”先导专项,建设高端轴承产业示范基地,破解“卡脖子”技术。强化国际科技合作。面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建设青岛中日科学城、中德青年科学院,搭建面向上合国家的技术转移平台。中车四方获批科技部中泰轨道交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三、着力促进科技改善民生

强化科技抗疫。启动科技应急攻关专项,协调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病毒核酸检测和非接触式技术等项目研发,支持悟牛消毒机器人、青医远程医疗、声智AI电梯语音控制系统等若干科技产品投放到抗疫一线。推动科技惠民。立项实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听力和耳聋基因联合筛查专项,惠及超2000个新生儿家庭。支持清华大学团队研发高性能灭菌杀毒复合材料并落地产业化,广泛应用于口罩等医疗用品,病毒灭活率高达99.9%,帮助企业争取首笔订单。增强科技获得感。举办首届“青岛创新节”,为创新创业青年等人群等搭建创新要素集聚的展示交流舞台,参与人员超2600万人次,其中无人机表演、科技音乐节、灯光秀等形式新颖的创新节目让中山路等老城区焕发出蓬勃的创新活力,给广大市民带来了参与创新创业的快乐和获得感。

四、着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推动科创母基金健康运作,首期规模120亿元,实缴出资17亿元。科技金融产品扩面增量,1-10月,“投保贷联动”支持科技型企业56家次,贷款2.4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开展孵化器提升行动。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在青成立区域总部,引进5家头部企业、上市公司,注册企业12家。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打造“青岛智谷”,72家企业意向来青,8家签约。创业黑马集团建设独角兽加速基地,注册企业67家,其中准独角兽区域总部企业4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局校会商”制度,将评聘产业教授、设立技术转移专业等纳入会商,促进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成立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构筑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高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山科大、青大、青科大获批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责任编辑:王凤一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