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观海快评 | 敬老爱老,关键要走进老年人的心

原创 2025-10-14 19:39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敬老爱老是深植于中华大地的传统美德。10月10日,2025年青岛市“敬老月”活动拉开帷幕。今年“敬老月”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核心主题,精心策划并将举办30余场特色活动,为银发群体送上暖心关怀。

懂得需求差异,做好精准保障,筑牢“老有所养”的基石。

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22%;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亦突破2.2亿人,占比15.6%。持续攀升的老年人口数字,凸显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的艰巨性。这要求我们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不断完善政策举措,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深度融合。

也要看到,老年人并非同质化的群体,他们在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一刀切”的粗放式服务,难以适配不同个体的需求。因此,要在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的基础上,让服务更精准、更有温度。这需要进一步整合并高效利用相关数据资源,为老年人建立动态更新的个人档案,为养老服务提供数字支撑,进而推动养老服务在社区落地生根、提质增效。

懂得价值渴望,搭建发光舞台,激活“老有所为”的活力。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物质生活的丰富,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仅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更是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回望过去,“退休综合征”曾是许多老年人难以跨越的心理关卡。因社会角色的突然“退场”,不少人陷入失落、孤独的情绪中,甚至引发身体不适。如今,无论是社会环境的改善,还是大众观念的转变,都为老年人发挥余热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各界积极搭建平台、创设环境,共同守护这抹最美“夕阳红”。老年人凭借积累半生的宝贵知识、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在社区服务、文化传承、技术指导等不同领域继续发光发热,源源不断释放出“银发力量”。

懂得精神需求,打造暖心空间,丰富“老有所乐”的内涵。

当下,“养老”正逐渐发展为“享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参与线上社交,积极走进健身房、文化场馆,展现出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更带动了“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青岛“敬老月”活动就依托社区广场、养老服务机构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反诈防骗宣传,提供保健品虚假宣传、金融理财诈骗等领域的维权指导,用实际行动为老年人筑起“防护墙”。

老年人的幸福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幸福指数。唯有真正走进老年人的内心,读懂他们的需求与期待,才能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尊重与幸福,让“夕阳红”更加绚烂。(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评论员 王学义)

责任编辑:孙源熙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