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努力培养新时代版权人才”分论坛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新时代版权人才的培养路径与机制创新,探讨版权教育、产业融合和国际发展等关键议题,旨在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版权人才培养体系,服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来自政府、产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100余位代表出席论坛。

论坛现场,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出版学院院长李向阳在致辞中指出,当前系统变革的新时代要求版权人才具备“技术与法律融合、创新与实践并重”的核心素养,高校应主动承担起培养责任,推动跨学科协同育人。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冯士新在致辞中强调,版权是数字内容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和价值资源,版权人才培养要注重跨学科融合、深耕细分领域、以实践为导向。他表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将进一步探索版权保护和应用的新路径、新方法,深化人才培养研究与合作,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汤兆志为论坛主题注入深刻的政策视野与行动方向,在致辞中指出培养新时代版权人才的紧迫性与战略意义,呼吁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完善人才评价与交流机制。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原局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柳斌杰作题为《数智时代:版权创造与版权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他强调,新时代版权人才培养要发挥行业特色,打造培养“特区”,开展版权理论研究、资政建言、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版权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论坛上发布了两项重要成果——行业标准《学术出版规范 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标注与声明》和新书《中外知识产权法律主要版本及各版修订条款梳理与解读(1474—2024)》。两项成果的发布,进一步完善了新时代产学研各界对版权规范的研究和探索,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完善行业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合作签约环节,山东大学分别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围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版权人才培养体系,助力高校服务国家版权战略与文化强国建设。


在专题演讲环节,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限责任公司法务部主任张凤杰以数智时代版权文化建设与相关人才培养为题,强调版权文化是产业发展的根基,人才培养应注重文化认同与制度理解。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围绕数智时代版权国际人才培养,提出应加强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的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版权教育体系。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社长魏建围绕数智时代版权金融人才培养,指出版权资产化、金融化趋势下,亟需培养懂法律、通金融、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中新金桥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赵海涛围绕新时代数智赋能版权人才培育新模式,从产业需求视角指出当前版权人才的供给错配,呼吁建立产教融合型协同育人体系。

本次论坛由山东大学数字出版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立和青岛出版集团党委委员、董事,青岛城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董事长、总经理李茗茗共同主持。


本次论坛作为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山东大学、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青岛出版集团、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山东大学出版学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工程研发中心、山东出版数字融合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数字时间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知识服务与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工作委员会共同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