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济南报道
厚道儒商,向新而行。10月29日至31日,第四届儒商大会在山东济南举办。这场以儒为媒、以商求实的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468位嘉宾,举办了46场高规格活动,共有45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展现了山东作为投资热土的强大吸引力。

跨越时空的对话:凝练新时代儒商精神共识
“山河与共,浩荡儒风!”开幕式上,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成为最大亮点。借助前沿的数字人技术,子贡、张謇、陈嘉庚三位儒商典范“亲临”现场,与三位当代青年企业家展开了一场关于诚信、创新与社会价值的深度交流。这场跨越千年的思想碰撞,让发源于齐鲁大地的儒商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始终是天下儒商共同的精神家园。本届大会以“厚道儒商、向新而行”为主题,在传承“和合与共、诚实守信”传统特质的基础上,更赋予儒商精神崭新的时代内涵。
开幕式上,8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重量级嘉宾,从多元视角阐释了儒商精神的当代价值。全球政商企交流合作联盟执行主席潘永长指出:“儒商大会为全球商业注入了‘以人为本’的灵魂,其所倡导的‘义利统一’,为应对逆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文明范式。”
韩国希杰集团全球副总裁尹道瑄表示:“儒商精神强调的诚信为本、合作共赢,与我们的创业理念高度契合。在山东这片文化沃土上投资兴业,既是商业选择,更是文化认同。”
山东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也表示,本届大会传承其“和合与共、诚实守信、创新求变、义利天下”的核心特质。这十六个字,不仅是对传统商业伦理的凝练,更是对当代企业家精神的时代诠释。
在“儒商智汇‘家’”采访环节,企业家们分享了他们对新时代儒商精神的创新理解。华熙生物党委书记尹延箫提出:“我们将‘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与‘和合共生’的产业生态相融合,这正是儒商精神在现代商业中的创新实践。”
从泰安走出的东华软件董事长薛向东认为,新时代儒商精神体现在“和合与共的生态观、信立天下的价值观、守正创新的发展观”三个维度,为企业在数字时代行稳致远提供了精神指引。
这些来自全球儒商精英的智慧碰撞,共同丰富和发展了儒商精神的时代内涵,让这一传承千年的商业文明在齐鲁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亮眼成绩单背后:山东“磁吸效应”持续升级
本届大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45个重点签约项目中,外资项目9个,投资总额10.1亿美元;内资项目36个,投资总额345.9亿元;10亿元及以上的内资项目达27个,占比高达75%。
山东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已成为众多科创青年选择回乡创业的关键原因。对任何“从0到1”的原始创新而言,最渴望的便是实现“从1到100”的产业跨越。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提到,“山东用扎实的成绩不断擦亮经济大省的成色,夯实创新强省的根基,家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在这里扎根。”
“山东为我们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强脑科技合伙人何熙昱锦表示。企业在济南落地全资子公司,与国际医学中心合作确定了多款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获得多家产业基金的战略投资。
数据印证了“山东引力”的持续升级。山东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蔡培安介绍,本届大会嘉宾“朋友圈”显著扩大,“境外嘉宾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届增加16个国家和地区,增幅达76%。境内嘉宾覆盖全国30个省份,中核集团、中投公司等49家央国企负责人参会,较上届增加21家,增幅达75%,形成‘海内外联动、全领域覆盖’的格局。”
为让投资者“精准找到机遇”,山东省在大会期间发布的《产业链招商图谱》,全景呈现19条标志性产业链、979家重点企业、336家重点园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清晰的产业指引。
玉湖集团(香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黄向墨表示,玉湖集团经历了25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多元化跨国投资企业,始终将“有道经营、一路善行”作为企业宗旨,体现的就是对儒家文化及儒商精神的追求。未来将加速玉湖冷链交易园区在鲁落地,发挥在全球食材供应链链主地位,与山东农业龙头企业深化合作,打造全国农业发展标杆。
投资主体与合作领域的拓展,彰显出山东的开放新态。央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分别贡献了9个、9个和27个签约项目,形成“三轮驱动”的生动局面。合作领域从高端制造拓宽至现代物流、精品旅游、时尚消费等新场景、新业态。从瑞幸咖啡的战略合作到玉湖冷链的现代物流布局,一系列项目标志着山东产业生态的丰富性与包容性,印证了其作为“双循环”战略节点的强大吸引力。

科技先锋集结: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路演一结束,我就被十多家投资机构围住了,微信加个不停,都在表达投资意向。”山东探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宋维业,在“颠覆性技术成果推介与产业融合对接会”后分享了自己的“意外收获”。他带来的“高分辨眼底三维影像医疗设备”项目,将眼病诊断分辨率提升至1微米,比临床现有装备提升5-10倍,能有效降低早期致盲风险。
在本届儒商大会上,像宋维业这样的“科技先锋”成为最耀眼的群体。数据显示,175家参会企业来自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较上届增加 114 家,增幅高达 180%。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成果,更代表着山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生力量”。
“颠覆性技术将改变现代经济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孙海生表示,“谁能抓住新一轮颠覆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谁就能赢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
这份远见正在转化为实际行动。本届大会上,签约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共计33个,占比超过70%。
“新华三已在烟台建设了图灵小镇,以智算中心为核心,推动AI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和产业生态聚集。我们还将在山东落地‘新华三人工智能研究院’,持续投入资源,加速人工智能+行动落地。”紫光股份董事长、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表示。
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认为,世界发展复杂多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快演进,以“日新”的速度拥抱变化,以“明者远见于未萌”的进取谋事创新,是对儒商精神的新解读、新要求,将一体推进产业向新、技术向新、机制向新和生态向新。
当全球儒商因这场盛会年复一年地聚焦山东、走进山东、投资山东,山东收获的将不仅是眼前的投资数据,更是一个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愈发清晰、更具韧性与活力的“新身份”。这场大会,正是山东于变局中开启新局的生动见证,其背后是一个经济大省迈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更高质量发展的坚定脚步。
责任编辑:程雪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