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头部企业的座次,再一次重新排序。
10月31日晚,在2025青岛企业家日前一天,青岛市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5青岛企业100强系列名单。
从名单来看,青岛头部企业虽然排名有所变化,但整体保持稳定。一批高科技企业成为榜单的新面孔。

10月31日晚“企业让城市更美好”优秀企业家分享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一份榜单,既折射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体现出青岛企业穿越周期、向新转型的蓬勃活力。
01
“百亿阵营”增添新面孔
2025青岛企业100强仍按照惯例以企业2024年度营业收入排序。
2025青岛百强企业入围门槛为39.43亿元,较上年提高0.14亿元。
今年名单中,收入百亿元级以上企业数量为46家,与上年持平;收入在50亿元到100亿元间的企业数量为36家,较上年增加3家。
海尔、海信仍然稳居百强前两位。(百强榜单附后)
海尔集团2024年营业收入为4016.25亿元,增长近10%,成为青岛首家年营收突破4000亿元的企业。从曾经的家电企业,到如今布局智慧住居生态、大健康产业生态、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三大赛道的创新生态企业,海尔的持续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正是其能够穿越周期,始终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因。

海尔智能制造互联工厂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2153.26亿元,排名第二,也实现了稳步增长。
海发集团、青建集团都退出前十。山东能链控股有限公司成为最大“黑马”。这家今年新上榜青岛百强的企业,以410.88亿元的2024年营收拿下第10位。
成立于2016年的能链控股,来自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能源行业,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推动全链路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并布局自动驾驶、智慧能源补给等领域。
同为今年名单新面孔的青岛青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新协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亦双双跻身年营收“百亿阵营”。
青发控股为青岛自贸片区国有企业,业务布局包括开发建设及载体运营、仓储物流及贸易、金融投资及资本运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7.32亿元。青岛新协航是全国进口冷鲜动物蛋白行业规模领先的企业,是具备完整产业链、金融供应链能力的综合冷链服务商。
02
新面孔加速向“新”
制造业历来是青岛经济的基石,这一点在百强企业名单中再一次得到了充分体现。
上榜企业中,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比为53.88%,较上年提高4.25个百分点。
随着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制造业产业结构加速“焕新”,一批科技感满满的新上榜企业,成为榜单的一大亮点。
从事传感器、传感交互模组及SiP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位居百强89位,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4亿元,按销售额计是全球第五大、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
青岛融合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涉及半导体装备制造、Mini LED制造等领域;
青岛达能环保深耕节能环保装备领域,能够从事节能减排、环保降碳、清洁能源消纳、新能源等高端装备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运维及服务;

青岛达能环保上合环保装备制造基地
青岛卓英社家专业从事背光模组光学材料、电磁材料、高分子材料、LED面光源、汽车电子及其他光电产品研发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消费电子、医疗、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这些企业分布于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均是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重点布局的产业领域。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中,青岛正加快脚步,培育出更多具备行业引领力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