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四中全会闭幕后首周,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密集到区市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调研经济运行工作——
10月30日,曾赞荣到即墨区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调研经济运行工作并列席指导区委常委会会议。
10月31日,市委书记曾赞荣到城阳区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调研经济运行工作。
区市是青岛“打头阵、当先锋”的主力军、主战场,区市的发展质量、发展成效,就是青岛的发展质量、发展成效。
距离年底仅剩两个月时间,在决胜四季度、打好收官战的关口,此次调研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
咬定全年目标不放松,全力稳定经济增长,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基础。
01
稳工业投资、稳外贸外资
在距离年底仅有两个月的时间,如何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稳工业、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外资,这是青岛发力的重点。
作为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青岛近年来持续加强外贸、外资、外经之间的互联互动,尤其是利用好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此次调研的企业中,“外资外贸”特征明显。
正大食品企业(青岛)有限公司由泰国正大集团投资,主要生产蒸饺、包点等速冻方便食品。除国内市场外,产品主要出口日本、欧盟、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正大食品企业(青岛)有限公司
青岛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接插件、连接器和天线等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客户包括亚马逊、华为、思科、戴尔、惠普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涉足专用车、改装车及特种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非洲、中东、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占公司总销量的70%。
青岛恒信塑胶有限公司是一家流体包装和注塑生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已经销往欧洲、中东的26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中美元首会晤,中美达成一系列贸易协议,中国外贸形势正迎来转折点。曾赞荣在调研中也鼓励企业用好青岛“出海”优势,拓展更大市场空间,做强做大。
工业投资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此次调研的另一大重点。
青岛锚链股份有限公司主营船用锚链和海洋工程系泊链生产,正在推进的三期项目总投资3.5亿元,已于2025年9月开工建设,主要从事海洋工程系泊链及船用锚链的研发与生产,预计2026年5月建成。
青岛方冠摩擦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摩擦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正在推进的乘用车刹车片项目总投资3.05亿元,计划2025年11月开工,从事刹车片产品研发制造,打造智能化全流程生产车间和产学研示范基地,预计2026年6月建成。

青岛方冠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工业投资是城市发展的硬支撑,更是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前三季度,青岛全市1073个重点建设类项目年度累计完成投资2960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90.1%。
此次调研所聚焦的海洋工程、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项目,不仅是当前稳增长的有力抓手,更承载着青岛面向未来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深远布局。
02
激发汽车消费活力
消费,既是经济命题,又是民生答卷。当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
今年以来,青岛消费市场持续释放回暖信号,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线上线下多元融合,消费活力不断攀升。
汽车消费,能带动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从国家到地方,无不将其视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
位于黑龙江中路上的鸿蒙智行超级中心,是由青岛金阳光集团和城阳区产业投资公司共同成立的青岛首家超级中心,今年10月1日正式开业,主要销售以车为中心的全系华为产品。
正如曾赞荣在调研中所指出的,汽车消费空间大、带动性强。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也正是青岛今年促消费的发力重点。

2025青岛车展,成为青岛汽车消费的催化剂
青岛今年推出“2025青岛之夏”汽车消费补贴活动,开展“新车首保消费”补贴和“海誓山盟 浪漫青岛”婚车消费补贴,后续又推出“2025青岛金秋”新车首保消费补贴等活动,消费者最高可申领8000元的新车首保消费补贴。
各类政策红利,加上企业优惠做叠加,消费者的购车意愿持续释放。
青岛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数据显示,今年1-9月,青岛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19.8万辆,同比增长9.4%;其中,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10.5万辆,同比增长25%。
此外,今年1至9月,青岛汽车申请报废数量为9.8万辆,同比上升58.1%。报废车辆数量的大幅增长,体现出青岛汽车市场“汰旧换新”的加速推进。
03
“中国康湾”聚链成势
锚定“山海康养名城、活力健康湾区”目标,青岛正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生活承载地、康复产教融合创新高地与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到2027年,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作为镶嵌在“中国康湾”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此次调研的青岛脑病康复医院总院项目,将开设中医科、内科和康复医学科,对脑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包括中医推拿按摩、言语治疗、康复设施训练等。
项目由青岛青康润禾康复医疗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划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按照三级康复专科医院建设,主要建设2栋康复医疗楼及配套附属设施。
项目于2025年3月开工,目前一期主体封顶,2026年一季度投用。
项目二期计划2026年7月开工建设,2027年下半年竣工投用。

青岛脑病康复医院项目效果图
建设“中国康湾”,青岛有着先天优势——
作为国家首批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试点城市,青岛拥有全国唯一的康复大学这一高能级平台。该校自2023年正式招生以来,已在康复工程、神经康复等领域形成科研优势;
在生命健康领域,青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仅在青岛高新区,已集聚生命健康企业1000余家。2024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为康养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底座”;
更难得的是,青岛兼具“山、海、岛、泉”的生态资源,成为旅居康养的“天然优势”。
9月,在“中国康湾”建设推进会上,青岛市发布10处优质区域,拟打造为康养示范片区,亮出了“中国康湾”健康居住新生态的空间布局。
稳工业、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外资,在四季度这个冲刺全年的“窗口期”,青岛正以更大力度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良好的基础。
记者|周伟 王涛 编辑|赵笛
责任编辑:宋尉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