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多家跨国巨头宣布:投资青岛,再加码!

原创 2025-11-07 09:01

全球商贸环境的动荡喧嚣,并没有影响外资巨头们对投资青岛的热情。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曾赞荣出席开幕式,参观部分企业展区,并与宋军继等共同见证阿斯利康-青岛高新区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三期项目签约。

这是自2023年3月以来,阿斯利康连续第三年在青岛高新区追加投资。

八年进博时光,青岛与跨国企业之间,一条“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路径清晰可见。

以阿斯利康、雀巢等公司为代表,近一段时间多家国际巨头纷纷宣布在青岛加大投资,把这里作为在中国长期战略布局的重要支点。

01

从世界落地青岛

进博会首日刚开展,全球领先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就举行了与青岛高新区管委的签约仪式,宣布将追加投资约1.36亿美元。

此次扩建将进一步提升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的产能,更好地满足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治疗需求。同时,青岛基地项目还采用了节能技术,预计投产后实现近零碳运营。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负责人尹思睿(Iskra Reic)表示:“本次在进博会上宣布的青岛基地扩建项目,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创新生态的信心,以及我们携手推动科学进步与共同健康的愿景。”

阿斯利康展厅

除了阿斯利康,近一段时间以来,外资巨头密集宣布在青岛的新投资。

作为全球知名的食品饮料公司,雀巢不断深化植根中国的战略布局,而青岛正是其布局的重要一环。

10月28日,雀巢UHT超高温灭菌奶暨1.8克咖啡小条包产线项目投产仪式在青岛莱西举行。目前,莱西工厂拥有雀巢大中华大区唯一一家液体乳制品生产工厂、唯一一家速溶咖啡生产工厂,是亚洲、非洲、大洋洲范围内唯一一个具有嘉宝品牌湿产品产能的工厂。

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凯思(Kais Marzouki)表示,雀巢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不会停歇,将持续链接全球资源,把更多创新产品与服务带入中国,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

雀巢展厅

同样是在10月,韦思化工公司(Weiss Chemie)与青岛中德生态园管委会签署设立生产基地的投资意向书,韦思集团在华首个生产基地计划落户青岛。

作为德国的隐形冠军,韦思化工在青岛落地的制造基地项目,不仅是其在亚太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制造项目,所生产的高端胶黏剂和密封剂,也是企业王牌产品,将主要用于门窗和建筑行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全球四大粮商之一的路易达孚,在华投资决策,牵动行业格局走向。

此次路易达孚携动物营养解决方案、食品配料及速溶咖啡产品等多元化产品亮相中国市场,集团开始向价值链下游拓展战略布局。

与这一战略布局相匹配的是,今年6月,路易达孚集团在青岛启动新建食品科技产业中心。该项目位于青岛董家口经济区,将重点开展油籽加工、特种饲料蛋白加工及食品级磷脂生产业务。

路易达孚全球首席执行官高启(Michael Gelchie)表示,“世界约有20%的粮食供应,靠的是全球贸易链。要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和发展,就必须深化多边合作。”

用真金白银,这些跨国公司巨头为青岛投出了“信任票”。

02

从青岛走向世界

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的时间越长,他们也就越来越认识到:“投资中国”不仅是资金和产品的输入,更要发掘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更深层次地推进“本土化”战略。

“20 years in Qingdao”,这是阿根廷跨国企业集团泰纳瑞斯本届进博会展台的主题。10月31日,泰纳瑞斯青岛工厂刚刚举办了20周年庆典。

20年来,青岛工厂通过持续投资优化布局,从单一的油套管生产基地,发展为集团在亚太地区集能源管材与汽车零部件于一体的综合性制造与服务中心。

泰纳瑞斯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刘景华表示:“未来将继续以青岛为战略支点,持续投资于技术升级、绿色制造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跨国企业优势,与中国能源和高端制造业共赴高质量、可持续的新征程。”

泰纳瑞斯展厅

创新式的“双足行走+轮式滑行”模式,支持每秒超过2米的高速移动……

这款可执行包括物体操作、零件检测、现实捕捉和操作员辅助等任务的人形机器人,正是海克斯康在本届进博会上全球首发的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AEON。

“以前是将国外技术带入中国市场,现在却能将企业在中国培育的技术输往全球。”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华东事业群运营总监周庆表示,以青岛为大中华区总部,海克斯康正不断完善在中国的创新链。

海克斯康展厅

同是深耕健康食品领域的法国达能集团(Danone),此次带到进博会的婴幼儿和特殊营养产品,就来自青岛工厂自动化生产线。

值得注意的是,除参加进博会活动之外,在上海期间,曾赞荣还前往采埃孚亚太集团有限公司,与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汪润怡座谈交流,希望企业加大在青投资布局力度,不断拓展汽车领域更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作为最早投资青岛的跨国公司,同泰纳瑞斯一样,采埃孚商用车系统(青岛)有限公司在2025年10月15日,刚举办了建厂20周年庆典。

正如其中国区总裁汪润怡所说,“二十年来,青岛工厂依托采埃孚集团深厚的技术底蕴和青岛优越的区位优势,一步步扎根、成长。如今,青岛公司已成为国内外商用车控制系统领域的佼佼者,也是集团在中国的核心制造基地之一。”

从青岛出发,这些跨国公司在这里发展壮大,不断打开自己的边界,再一次凭借“青岛制造”重新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03

他们为什么选择青岛

进博会办到第八届,这里每年都在讨论的一个关键词是“溢出”,正如进博会上从不缺席的两批“常客”。

一批是国有企业、中大型外贸平台公司。每年进博会的青岛交易团中,他们也担纲主力,专注于在进博会上寻找深度合作伙伴,并签下一批采购清单、合资项目。

一批是青岛各区市的招商专员。对他们来说,进博会已经成为一年中最为重要的集中招商平台。为了将更多参展企业从“展商”变为“投资商”,需要使出浑身解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馆。图源新华社

毋庸置疑,进博会提供了一个高能级引流端口、交流平台。在当下,这里的端口优势、平台功能,更需要转化为“发展红利”。

当然,要想实现更好的转化,靠的并不只是短短6天的奔走。这一切得益于市场准入、审批等方面的持续改革,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青岛重商亲企、高效服务,培植了产业生态合作的肥沃土壤。我们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11月6日,在进博会期间举办的“2025山东与跨国公司产业生态合作伙伴对话会”上,青岛郑重承诺。

2025山东与跨国公司产业生态合作伙伴对话会

在这背后,是一座城市,更为根本的发展取向——扩大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让企业安心发展的营商环境。

这也正是跨国公司为什么在青岛不断加大投资,最生动的注脚。

记者、摄影|刘兰星   编辑|赵笛   

责任编辑:宋尉嘉

0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