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区市委书记访谈|张新竹:承接好上合示范区资源溢出效应

原创 2025-11-14 09:18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未来五年我国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

谋划新蓝图,开创新局面。青岛日报推出“区(市)委书记访谈”系列,展现各区市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冲刺四季度,为“十五五”开局之年打好基础。

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张新竹:

胶州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青岛市委部署要求,抢抓上合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立足“北方重要的国际交往门户、山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青岛市副中心”城市定位,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努力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贡献力量。

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张新竹

01

借势上合示范区,打造产业出海基地

全会提出,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上合示范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面向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新平台,在推动双向投资合作、产业出海方面优势突出。

“‘十五五’期间,胶州市将承接好上合示范区资源溢出效应,用好各类平台,帮助企业拓市场、降成本、提效率,努力建成北方重要的国际交往门户。”张新竹说。

上合示范区核心区 徐峰 摄

在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方面,围绕当地2400余家外贸企业发展诉求,胶州将继续借力上合示范区各功能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跨境经贸合作解决方案。

在助力行业降本增效方面,“利用上合国际枢纽港、青岛空港综保区等平台优势,同时深化‘陆海直运’等模式创新,胶州将帮助企业打通至中亚、欧洲、东盟等国际物流通道,全力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周转效率。”张新竹表示。

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胶州市将把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上合生态环保创新基地等平台“所能”和企业“所需”结合起来,加大产学研对接力度,培育更多小巨人、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

02

壮大实体经济,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胶州市制造业基础雄厚,拥有工业企业1.5万余家,规上工业企业1000余家。“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发展方向,“十五五”期间,胶州市将加快集聚一批高质量优质项目,打造山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张新竹介绍。

聚焦新兴产业培育,胶州市重点发力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产业赛道。

智能家电赛道,以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为引领,提速冰箱三期、空调、洗涤等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推动科诺尔微纳新材料等配套项目落地集聚,加快构建千亿级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赛道,加快布局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园,有序推进深兰人工智能、凯盟美可半导体陶瓷材料生产等项目建设,支持华为、新华三等企业布局智算中心软硬件基础设施,构建产业协同发展生态。

新能源产业赛道,推进氢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布局,加快超超临界煤电机组项目建设,探索交能融合、虚拟电厂、绿电直连等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新能源装备基地。

临空经济示范区

聚焦传统产业提升,坚持“制造+服务”双轮驱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钢结构、智能家居、绿色食品等“六大地标”产业扩能提质。

钢结构产业以东方铁塔等企业为链主,优化“钢刚好”产业互联网平台功能,推动“研产造检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智能家居产业依托源氏木语北方区域结算中心与供应链总部,推进科技创新园区建设,搭建“木语云”产业大脑,推动产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型。

绿色食品产业以益海嘉里为龙头,前端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集中连片、稳产高产的农业生产功能区;后端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开发多元化农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我们还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信用+审管’等多种措施,开辟守信企业绿色服务通道。针对重点行业分类制定服务方案,组建跨部门服务团队,助力企业稳健发展。聚焦企业的用工、用地、融资需求,加快填补技能人才缺口,每年设立专项指标满足企业用地需求,推动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达10%以上。”张新竹说。

03

集约节约内涵式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全会指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我们将坚持走集约节约内涵式发展路子,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支撑,加快城乡要素流动,提升综合承载力,全力打造青岛城市副中心。”张新竹表示。

为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胶州市围绕“出行便捷”,将稳步推进上合大道、青兰高速改扩建、地铁8号线支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力构建“内畅外联”的城市路网体系。

围绕“住有宜居”,出台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管理品质提升实施意见,增加“好房子”供给。配套完善养老托幼、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等嵌入式服务设施,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

胶州秋景

提升市民的幸福感,离不开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

张新竹介绍,聚焦教育资源扩容,胶州正规划建设胶西高中、金华学校,推动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合学校建成招生,加快打造职教高地,提升教育国际化、现代化水平。

聚焦医疗水平提升,高质量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稳步推进东方医院胶州医院科技院区等重点医疗卫生项目,让群众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聚焦康养产业发展,以大沽河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承载,规划建设上合国际康养未来城,培育大健康产业特色园区,推动康养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此方面,胶州市按照“以片区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将洋河镇、里岔镇、铺集镇作为“一块板”,一体推进“艾上洋河”“智农祓里”等省级、市级片区和艾山风景名胜区建设,全面激发城乡融合新动能。

同时,加快推进里岔、胶西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清水湾数字农业等智慧农业模式,提升“胶味领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效应,推广“订单农业+保底收购”等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王萌    编辑|赵笛

责任编辑:宋尉嘉

0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