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16日讯 为期四天的2025年“青岛农品·兴农记”市集在台东三路步行街完美落幕。这是一次“青岛农品”的展销盛会,也是一次“品牌强农”的生动实践,优质农品实力“抢镜”,品牌活力表现亮眼,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采购。


新老品牌聚合发力,点亮“青岛农品”金字招牌
本次市集集合了青岛40余家优秀品牌农业企业、数百种特色农产品,既有参加过往年“青岛农品·兴农记”市集的胶州大白菜、金口芹菜、崂山茶、王哥庄大馒头、杠六九西红柿、饴分甜黑蒜、海中金海米、腊杆子烤鸡、崂泰海鲜酱等“明星”产品,也有“薯我甜”鲜地瓜、“绿桑红”桑椹冰酒、“吕家埠”香油等“新面孔”。新老品牌携手与市民共享丰收喜悦,还通过“满赠”“试吃”等让利市民,一众产品广受好评,展现“青岛农品”品牌发展的蓬勃活力。

“我们每年都来参加咱们这个市集,金口芹菜实心实梗、纤维很细,非常受欢迎。”青岛彭龄金口芹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若亭说。第一次来参加“青岛农品·兴农记”市集的莱西市珍稀果园家庭农场第一天就迎来“开门红”,单是妮娜皇后和浪漫红颜两个品种的葡萄就卖了200多斤。即墨润丰家庭农场脆甜可口的脆柿非常应季,也收获了一大波“粉丝”,市民李女士第一天买回去觉得非常好吃,第二天又和朋友回来采购。


“久香园的展位在哪里?我想买大馒头。”一位市民在市集中打听,她是专门前来采购“何记久香园”王哥庄大馒头的。像这样慕名而来的“回头客”不在少数,“这几天不少以前吃过饴分甜黑蒜的顾客找过来,好东西都认可。”青岛一分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史修勇表示。
“绿色”护航美好生活,“匠心”升级“青岛农品”品牌内涵
刚刚采摘的新鲜地瓜、今秋新收获的小米、五谷土鸡蛋、纯天然蜂蜜……这些带着“土味儿”的农产品深受市民喜爱。同时,在品质生活不断提升的当下,在本次市集上从有机蔬菜到纯粮酿造酱油,再到养生茶和艾草制品等带着“匠心”的特色农产品也广受欢迎。“这是咱‘幸福老家’的黄瓜,不用洗就能直接啃!我们的蔬菜从播种到收获全流程可见,都是当天从基地直供到餐桌。” 摊主王彬卫告诉记者。同样讲究自然安全的还有食圣99鲜酱油,“这款酱油采用非转基因脱脂大豆和小麦酿造而成,酱香醇厚,鲜味十足。”食圣99鲜酱油分公司负责人苗秋兰介绍道。这些产品用“绿色品质”守护市民健康,用“匠心”唤醒市民温馨乡情,升级青岛农品“绿色品质 世界共享”的品牌内涵。




产销精准对接,拓宽“青岛农品”创新发展之路
近年来,政府搭台、媒体助力、农企唱主角,在多方合力之下,“青岛农品”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全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名中,“青岛农品”连续6年进入全国“十强”。

品牌引领,赋能农业产业发展,自2023年以来,由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主办,青岛日报社(集团)观海新闻承办的“青岛农品·兴农记”市集连续举办三年共8场次,分别在奥帆中心、音乐广场、五四广场、海之恋公园、台东步行街等青岛热门景区、网红打卡地打造农品多元消费场景,搭建农企与消费者产销对接平台,深化青岛农品“绿色品质 世界共享”的品牌形象,助推产业升级。

在本次市集上,“洋河源丰”展位前的顾客总是络绎不绝,负责人周大姐表示:“这几天,冰激凌萝卜、水果萝卜都卖得很好,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在千斤以上。”脆甜的萝卜不仅得到了市民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更收到了来自“何记久香园”的大订单——5000斤萝卜。据悉,“何记久香园”订购的5000斤萝卜将用来制作咸菜萝卜干。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从产销对接到资源链接,“青岛农品·兴农记”市集承担着搭平台、提消费、强品牌的重任,持续书写乡村振兴与幸福生活的美丽篇章,本届市集落幕,“青岛农品”不说再见。(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乔文静 赵娜/文 乔文静 李晓彤/图)
责任编辑:臧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