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灼言丨齐鲁青未了 健儿谱新篇

2025-11-23 11:09 闪电新闻  

珠江潮涌,岭南欢腾,第十五届全运会的赛场上澎湃着青春的朝气与梦想的交响。在这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体育盛会上,齐鲁健儿以铿锵的步伐、昂扬的斗志,铸就了竞技体育的崭新丰碑,展现了山东体育的厚重底蕴。当无数精彩瞬间凝为永恒,当连场激战尘埃落定,我们不禁要问:山东体育的“开挂密码”究竟何在?

赛场上,山东健儿以奋进之姿诠释体育真谛,以卓越表现彰显齐鲁气度。无论是泳池中奋楫争先的矫健身影,还是球场上同心勠力的团队协作战术;无论是传统优势项目的强势领跑,还是新兴竞赛领域的锋芒初露,他们都以最佳的竞技状态演绎了体育的无穷魅力。这其中,有老将的执着坚守,也有新秀的锐意进取;有个人项目的奋力一搏,也有集体项目的众志成城。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山东体育的辉煌,源于锲而不舍的刻苦训练,源于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更源于对体育精神的深切领悟与不懈追寻。

沃土中,体育幼苗在系统化培育下拔节生长,后备人才于多元化机制中层出不穷。山东体育的持续辉煌,离不开坚实的人才基础和精密的培养体系。近年来,山东以开拓性思维破解青训难题,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在巩固已有市县体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径,依托普通学校建设新型体校,并将省运会向普通学校、民办武校、社会俱乐部全面开放参与通道。截至目前,全省在训青少年运动员已达4.8万余人,年度注册人数达到1.7万人。与此同时,山东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数量达83个,高居全国榜首。这种点面交织、普及与提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山东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创新处,政策引领与跨界融合双轮驱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齐头并进。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基层探索。山东陆续出台《“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实施方案》《山东省体育旅游发展规划(2025—2027年)》等政策,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资本参与”的长效机制。在“体育+”模式的深化推进下,山东精心塑造“好运山东”体育品牌,有效激发新兴市场活力。如烟台通过举办全国“村BA”北部大区赛,巧妙嫁接篮球赛事与万亩智慧农业园区,实现“体育+农业旅游”的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潍坊首创“V超”足球赛“90分钟赛事+消费链”模式,促使赛场周边形成良性商业循环。这些富有创见的实践,让体育超越了单纯的竞技范畴,跃升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

风尚里,体育基因深植大众生活,健身热潮席卷齐鲁大地。当泰山体育的装备为赛事保驾护航,当英派斯的健身器材遍布千家万户,山东已成功构筑“竞技引领、产业支撑、文化赋能”的立体化体育生态链。2024年,山东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攀升至41.3%;2025年上半年,山东共举办受众500人以上的体育赛事698项。从黄河之滨的自行车选手御风疾行,到泰山之巅的登山健儿迎曙攀峰,再到潍坊碧空下的五彩风筝竞艳翱翔,体育已深深融入山东人民的日常肌理。这种蔚然成风的体育氛围,既是山东体育累累硕果的根基,也是体育事业润泽民生的真实写照。

展望未来,山东体育必将继往开来续华章、乘风破浪启新程。全运会的赛场是淬炼实力的舞台,更是擘画未来的窗口。随着体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山东正勇担“走在前、挑大梁”的时代重任,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山东智慧”。从深化体教融合到拓宽运动员成长通道,从强化科技创新到完善体育生态布局,山东体育的发展路径愈发宽广。当拼搏精神与人文关怀相得益彰,当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共振合鸣,山东体育的实践便超越了竞技的狭义边界,升华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识。

全运圣火终将熄灭,但体育精神历久弥新。山东健儿在十五运赛场上所展现的力量与美丽、勇气与智慧、奋斗与超越,已然深深融入齐鲁大地的精神血脉。这股磅礴之力,必将驱动山东人民在更广阔的领域砥砺前行,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更多山东动能,书写更加璀璨的时代华章。(蔺炳)

责任编辑:周晓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