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冬小麦大面积播种基本结束

原创 2025-11-23 20:07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3日讯 秋种一粒籽,夏收万担粮。连日来,我市各地抢抓时机,科学有序开展秋播秋种工作。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11月23日,我市冬小麦大面积播种基本结束。据农技中心专家介绍,全市大力推广深耕整地等关键技术,通过选用良种、加大播量、施足底肥等措施,确保晚播小麦种好、管好。

多措并举种足种好小麦

各地抢抓天气晴好时机,沃野田间处处是村民忙碌的身影:深翻、旋耕、播种……在平度市南村镇清水村,青岛华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多台大型播种机在田间播种小麦。“今年因为前期持续降雨影响了播种,这几天天气晴好,大家整完地就开始播种。现在机械化作业,只要天气有利,全村很快就能完成播种。”合作社负责人王玉芹介绍,他们采用这种“前旋后播”一体机能够一次性完成旋耕、播种等多道工序,比传统播种机效率提高30%。

秋播以来,为保障小麦种足、种好、管好,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粮食安全摆在首位、扛在肩上、落在实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部署秋种工作,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一线督导,召开专题会议,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市上下联动、全员发动,逐级压紧压实小麦播种面积任务,持续落实“市包区(市)、区(市)包镇(街道)、镇(街道)包村、村包户”的四级帮包机制。市农业农村局出台一系列举措,持续推进小麦保面积、强田管、促壮苗指导服务。

针对今年持续连阴雨挑战,全市坚持政策资金保障与农技服务支撑相结合,化解晚播风险,提升播种质量。精准滴灌,持续打出扶农、护农、稳农的政策“组合拳”,全市1357万元农业应急救灾资金迅速到位,目前基本拨付到户、到主体。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兜底作用,为10万余户农户赔付8700余万元。发挥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主力军”作用,全市累计上阵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1.1万台,小麦播种机2万台。科学施策,围绕土壤墒情主线加强“四补一促”措施落实。全市推广晚播小麦“135”抗湿应变技术措施,依托绿色增粮“十百千”示范体系,率先在10个万亩片、100个千亩方、1000个百亩点做好抗湿晚播技术落地见效。组织全市农业农村系统10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累计发放明白纸35000余份、推送秋种等关键技术视频19个、举办农技云课堂专题直播3期,指导农户解决整地、播种、施肥等难题,着力稳面积、提质量、促壮苗。同时还重点帮助小农户、困难群体耕好地、种好粮,全市累计帮扶150余名困难农户播种小麦,确保应种尽种、种足种满。

多点发力科学管好小麦

“当前正是冬小麦出苗关键期,农技人员每天来我们田间地头,手把手做好科学指导,通过我们示范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好晚播小麦,下一步我们及时浇好越冬水等田管措施,全力保障苗全、苗齐、苗壮,为后续越冬和丰产打牢基础。”莱西市沽河街道种粮大户王峰俯身抓起一把泥土对记者表示,对明年的小麦丰收还是很有信心。

种子落地,管字上马。针对今年晚播面积大、田间麦苗弱的实际,市农业农村局迅速从“抢种”转到“保苗”上来,以管补晚、以管促壮。推进播后即管,无缝衔接“不歇脚”,出台冬前早春小麦田管技术意见,依托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开展小麦田冬前管理技术示范轮训,通过明白纸、微视频、微信群等多形式高频次传播,各级农技人员持续跟进苗情变化,做到“苗情不转壮、服务不收兵”,确保应管尽管、管出实效。依托技术赋能,因苗施策“出实招”,紧盯苗情转化关键期,加强冬前田间管理,坚持技术赋能,因苗施策,全力弥补播期推迟带来的不利影响。

“下一步,我们持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田间管理及技术指导,围绕查苗补苗、适墒镇压、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浇好越冬水等,指导农户加强冬小麦入冬后的田间管理,预防病虫害和天气的影响,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打好明年夏粮生产基础。”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宋辉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冯志)

责任编辑:王逸群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