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0年12月22日9版
袁仲雪:赛轮的“制造力”从何而来
写在前面的话
从赛轮集团位于橡胶谷的办公楼出来,步行向西到青岛科技大学郑州路校区,不过五分钟。
这短短几百米的距离,见证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最典型的案例之一,也见证了赛轮如何在技术驱动下,一步步成为行业头部公司。
目前,赛轮集团总资产200多亿元,年营收超过150亿元,全球雇员超过1.2万人,经营规模居同行业全国第3位。其应用国际首创新材料制备的轮胎,性能达到欧盟标签法规最高标准;自主研发和制造的世界最大63吋巨型子午线轮胎,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在对话中,赛轮集团董事长袁仲雪讲述赛轮的“制造力”从何而来以及未来更宏阔的愿景。
“刚才我看了看卫星图,就在此时此刻,世界各大航道上有500多艘船载着赛轮的产品,发往全球180多个国家。这是‘中国制造’大放异彩的时代,而对赛轮来说,也是厚积薄发,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
“从1988年至今,30多年的时间,青科大实验室里的项目、科研成果转化成了产品、企业,形成了产业链。”
“基础研究已经成为跨国企业维系原创能力、实现专利和标准布局的重要举措。只有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才有望占领行业科技制高点。”
“作为橡胶轮胎行业,未来要发展,必须要有理论的研究,要有新材料、新装备的研究,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
《青岛制造高端访谈》第一期——专访赛轮集团董事长袁仲雪
从基础研究到全产业链集合创新
早在1988年,在青岛化工学院(现青岛科技大学),我负责学校的实验室,为了把实验室的科研项目转化为产品,成立了科技开发公司。十年的时间,转让了一百多个项目。
结果转让那么多,成功率却极低。因为企业家退休或者是企业改制等等,整个项目就结束了。当时感到非常郁闷。
1999年7月1日这天,校党委终于决定,让我们用民营的体制自己干。我和一帮老师开始走出校门,通过创办股份制企业,来实现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
■赛轮集团董事长 袁仲雪
这30多年,我们从未放弃基础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我们的项目转化不仅是要转化成一个产品,而是要转化成一个产业。
为了满足橡胶轮胎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需求,赛轮集团联合软控股份和青岛科技大学承建了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橡中心”)、国家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
国橡中心目前聚集了四千多研究人员,在研究设计总院下边设了8个分院,研究方向包括装备、智能制造、轮胎、材料、互联网、化工等等,8个分院下边还有12个研究所、66个研究室。这个团队是中国最大的,其中行业专家占了全国橡胶行业的1/2以上。
经过在基础研究领域多年的积淀,如今,国橡中心在装备、软件、新材料、互联网等领域都开始发力,而所有成果转化最后都集中在轮胎这个产业链条上。
作为一个企业,未来要发展,必须要有理论的研究、基础材料的研究……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支持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所有新的技术都不是拍拍脑袋出来的,都是因为在传统产业逻辑上耕耘了很长时间,打磨了很长时间,才有了新的想法和新的突破。譬如说国橡中心的怡维怡橡胶研究院研发了世界首创化学炼胶技术,创造出了“液体黄金”材料,用化学合成的办法,解决了困扰轮胎行业多年的“魔鬼三角”难题。
正是因为材料上的“颠覆性创新”,无论从节油、能耗,还是从耐磨、刹车距离等方面进行对比,现在赛轮的产品性能都不比国际一线品牌差。
从信息化到工业互联网
信息化是赛轮的基因。赛轮刚成立时叫青岛赛轮子午线轮胎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有限公司,就是为了实现橡胶行业的全信息化。
上世纪90年代我提出“控制到位才能管理到位”。那时候我就感觉到,凡是制造业,要想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效率,必须要逐步去掉人为因素,因为跟机器相比,人是不可控的。我们要把人工设备提升到自动化设备,然后再把自动化设备变成智能设备,再联成网络,一步步走到今天就是“橡链云”这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是孕育了20多年后才诞生的。这期间,我们上千名软件工程师都变成了轮胎工程师,开发了几千个MES系统功能模块。
现在在赛轮的智能化生产车间,你能看到自动化物流调度系统、有5G通讯的智能成型机、可自动识别人员合规动作的智能视觉检测装置等,工艺标准、质量标准都能自学习、自优化,这些背后就是赛轮工业互联智能大脑的支撑。
再举一个例子,原来新建一个轮胎工厂,需要试制上万条轮胎,半年时间才能达到设备工艺参数稳定。现在通过橡链云大数据和机理模型,一个新工厂从首条轮胎生产就达到了所有标准工艺要求,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杜绝了不合格品的产生。
“橡链云”把我们几代人的经验和数据沉淀下来,实现了企业上下游有效链接和数据共享,达到了全链接的智能制造。
如果传统企业没有嫁接互联网,那么传统企业的质量、成本、效率就不可控。对赛轮而言,“橡链云”指向整个产业链的全局资源最优配置,它的诞生是20多年行业“制造力”的沉淀,未来也将继续提升我们的“制造力”。
青岛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是真正看到了青岛的长板。长板是什么?就是它的传统工业、基础工业,这是新兴城市很难拥有的。
所以我觉得青岛只要站在自己雄厚的工业基础上,再抓住工业互联网、AI、5G这些高科技,将他们实实在在融在一起,那么这个城市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从青岛金花到世界的金花
赛轮的使命是做一条好轮胎,要让中国的橡胶工业站上世界新高度。
在2000年以前,中国还没有规模化地走向轮胎技术生产,那时候加上外资公司的产量,中国的子午线轮胎产能才3600万条左右。经历2000年后的技术转让,到了2013年,我们的轮胎企业遍地开花。2019年我国子午线轮胎的产能达到了6亿多条。
从改革开放开始40多年的时间就可以看出来,轮胎行业如同中国的家电行业一样,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然后从多又到少、到高、到精……
未来,对于轮胎企业来说,只有做大才能做强,因为通过做大就有了资源、市场、信息、技术。
赛轮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技术自主化、制造智能化、品牌国际化,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轮胎企业。
现在我们唯一缺的就是品牌,国际轮胎巨头们已经成立几百年了,中国的轮胎行业发展起来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如何让消费者认可我们?只有做大,让大部分人都用上我们的产品了,品牌影响力也就上去了。
疫情的冲击,反而给了我们机会,国外的生产商因为疫情产能下降,同时用户也更加青睐高性价比的产品,所以我们的订单不降反增。我刚才在卫星图上看到,有500多艘船,正载着我们的产品运往180多个国家,很震撼。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我们心里是实实在在的,我们要真正抓住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加快发展,把新的技术和安全、绿色的产品,惠及给全世界。
赛轮不仅要成为青岛的“金花”,未来,我们还要争取成为世界的“金花”。(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 伟 整理)
青岛新维纺织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遵元:
纺织行业要有价值意识
中国纺织出口占世界的比重很大,但中国不是纺织强国,品牌还是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太快、太粗糙了,大部分企业依然是低价竞争意识,没有品牌观念。
我们做迭代涤纶就是一点一滴地研究消费者需求,做出消费者喜欢的东西。我们开始做技术,后来觉得只有技术不行,还要有服务;有服务不行,还要有自己的品牌;有品牌不行,还需要价值的领先。
人们对涤纶有一种错觉,总觉得涤纶产品比较low,性能比较差,其实涤纶是综合性能最好的纤维,保暖、保型、结实、色牢度等都不错。涤纶的出现根本上解决了人类穿衣问题,涤纶从发明投产到年产5000万吨,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占纤维总量的55%以上;而排名第二位的棉花,经过2000多年才发展到年产2500万吨,仅占纤维总量的27%左右。其他人造纤维比如尼龙、粘胶等,只能作为小众纤维而存在。
但人们经常看不到涤纶的价值。市面上有一个品牌叫COOLMAX,市价销售7万多元一吨,和羊毛差不多,但它就是普通涤纶,也没人说它价格高、档次低。涤纶可以不便宜,就因为人家有品牌,那我们为什么不研究品牌呢!
我们迭代涤纶的价格是普通涤纶的3-4倍。它解决的是消费者的舒适问题,过去消费者穿涤纶不舒适,现在穿迭代涤纶就舒适了。它还好染色、好定型,解决涤纶不亲水、回潮率低的问题,抗起球性提高了一个等级,抗静电性提高了两个数量级,柔软度提高了20%。
企业做好产品、建立品牌,是个系统性工程。中国企业产品质量已经很好了,服务意识也有了,但还需要两点:一是要有价值意识,让产品的价值更高、生命力更长;二是要有耐心,不赚快钱,做专精特新企业。今年年初熔喷布“一布难求”,当时很多人希望我做熔喷布,因为我的毕业论文就是熔喷布,但我觉得不行,这会冲淡我对迭代涤纶的专注,因此坚决不做。
新维就是要坚守一个领域,坚决不赚快钱。我们准备用3-5年,甚至10年的时间,把迭代涤纶培育成为国内纤维第一品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整理)
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
企业家“吐槽”青岛
政府“站台”需要专业化
前阵子我参加了一个行业性会见活动,与会的一位外地企业家表示,他们是业内颇具实力的技术企业,与国内A央企是重要合作伙伴。一位参与会见的政府官员听闻后热情地表示,他曾经去过这个A央企,与一位副总裁有过对话交流。这位官员大谈对行业的关心和支持,并表示多次亲自为行业“站台”,去外地推介青岛的这一产业。当这位官员提到副总裁的名字时,外地企业家委婉地“纠正”说,这是B央企的领导,A、B两家企业仅是名称有相似,实际业务属于不同行业分支。气氛一度有些尴尬。
说这个事情,不是要求政府官员要成为行业专家,但是既然要给行业“站台”, 还是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对行业的基本信息、知名企业的大致概况要有所了解。企业家都很务实,越是好项目的投资越是决定慎重;企业家也善于察言观色,从一举一动中就摸清了对方的底牌。
如果政府官员不够专业化,极有可能发生两种意想不到的结果:一是招商来的项目是想来套利的“空壳”;二是优质企业对当地营商环境的信心不足。这种行业性会见,政府官员还是需要提前亲自做好功课,而不是照着别人准备的稿子“念讲话”。毕竟无论哪一级政府官员的公开形象都是城市竞争软实力,专业化素养还是需要拿出时间练一练。
——某大型企业青岛分公司总经理
政策兑现要有时间表
通过相关惠企政策平台,我们了解了很多政策信息,仅今年就申报成为山东省瞪羚企业和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现在青岛政策发布和申报都没问题,但还希望政策兑现、资金发放再提速。
现在的政策兑现有点不太确定,在奖补兑现的环节还存在一定的拖期情况。比如,去年申请上青岛市“专精特新”项目,有10万元奖补资金,今年上半年分期兑现了3万元,余下的70%到现在还没有兑现的时间节点。为了便于企业内部财务规划,希望政策兑现速度能够再加快,给企业明确的时间表。
——青岛某中小企业负责人
评奖别忽略中小企业
山东乃至青岛的金融类荣誉几乎都给了国有金融机构的高管,而极少有民营领域的金融人士获奖。我认为,青岛正在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需要吸引更多创投人士来到青岛这片热土创新创业。金融领域人才荣誉评审应该考虑一下非国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士,比如中小创投机构等,我们也有金融创新做法,也为青岛市的招商引资贡献了力量。
——青岛某创投机构业务负责人
项目引进后,主动服务的意识还很不够
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对企业的影响是润物无声的,但又非常大、非常直接。就像到了夏天,无需宣传,大家都知道来青岛避暑一样,拥有了好的营商环境,好项目自然而然也就主动找上门了。
目前来看,青岛的营商环境距离这一理想状态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项目引进之后的服务上,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就了解到,一些新引进项目在配套服务的主动跟进上就不是很及时。一个项目落地后的相关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相关部门与部门之间,因分管领域不同,在服务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隐性壁垒。政府相关部门对分内之事大多可以“尽职尽责”,但相互协作,为企业考虑、为项目着想的主动服务还很不够。青岛应重视市场准入后的准营服务,努力打破隐性壁垒,将“引进来”的服务链条延长至企业落地运营后的各个环节。
——青岛一国际管理咨询公司负责人
企业各类资格认定标准应更灵活
我是青岛本地一家创投机构的业务负责人,我认为目前企业各类资格认定的标准过于刻板。参选企业是否能够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评定,不能简单地以专利数量、研发费用、人才结构为考量,建议多关注企业的核心技术,增加技术可持续发展性、可替代程度、产业转化度等更多考量维度。
——青岛某创投机构负责人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