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上午,歌尔全球研发总部在青启用;同时,总投资67亿元的青岛微电子产业园暨集成式智能传感器项目也在崂山区北宅街道奠基。
据介绍,歌尔全球研发总部将面向未来消费电子领域发展需求,建设虚拟/增强现实、声学、光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研发平台,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级信息技术研发高地。
微电子产业园项目建成后主要从事微电声、光电、传感器等精密器件和虚拟增强现实、智能穿戴等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与智能制造,服务于谷歌、微软、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等全球行业领导企业。项目一期计划于2021年完成园区工程建设,2022年完成产线安装并投产,2024年全部投产后将具备年产10亿只智能传感器系统的能力,年产值突破100亿元,新增就业3000人。
如果把目光放到青岛全域,今年,在西海岸新区,由中国半导体领军人物张汝京博士领军的芯恩项目(全省第一家芯片制造项目)正在推进,在即墨布局的惠科6英寸晶圆半导体项目(国内最大半导体功率器件生产基地)如期实现投产,青岛首家芯片封装测试企业泰睿思微电子实现量产……青岛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强力“补链”,突破“缺芯少面”的产业瓶颈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歌尔是谁
作为一家十分低调的企业,普通人对于歌尔比较陌生。但对于关注消费电子领域的专业人士,“歌尔”的名字肯定如雷贯耳。
歌尔创办于2001年,以生产麦克风“起家”,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11月底山东省一份创富榜上,歌尔股份创始人姜滨家族以975.44亿元的财富估值,问鼎榜首。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歌尔在声学、光学、微电子、精密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虚拟/增强现实、智能耳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领域,构建起全球领先的综合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力。其中,微型扬声器、微型受话器、微型麦克风、虚拟/增强现实、智能穿戴产品出货量居全球第一,有线/无线耳机、游戏手柄等出货量全球领先,在MEMS(微机电系统)领域是中国唯一进入全球前十的企业。
今年,歌尔在全球市场上更是“一路高歌”。根据歌尔股份(002241)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0年1-9月实现营收34,730,352,069.19元,同比增长43.90%;其中第三季度盈利1,235,594,763.0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92%。
由于较早开始布局海外市场,歌尔陆续在美国、丹麦、韩国、日本等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每年把6%-8%的营业收入投入研发,目前累计申请专利2万余项,连续5年获得中国电子元器件企业百强研发实力第一名。
最大渴求——人才
在青建设的全球研发中心,也是歌尔精心布局的重要“棋子”。
2014年,歌尔开始从零部件制造跨界至消费电子领域,并提出了“零件+成品”的发展战略。在转型过程中,扩大高端人才的储备,成为企业的一个核心需求。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需要更强大的研发平台支撑。在人才方面,青岛各级别人才数量基本占到全省的1/3左右。尤其是在高端人才方面,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青岛都是全省首屈一指的。”歌尔相关负责人告诉观海新闻记者,今年以来,青岛瞄准疫情之下的海外人才回流,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新机遇,以海外人才、产业人才和创业人才为重点,从政策支持、环境优化和协同推进上共同发力。为企业统筹整合全球研发资源,汇聚世界高端研发人才,不断引领科技创新向前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而今天同步奠基的微电子产业园,是以MEMS传感器和集成电路设计为主要方向,致力于补足青岛市微电子产业发展的短板,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链。
据崂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微电子产业园的建设投产将培养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吸引和集聚大批芯片及产品封装测试企业。形成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以及系统应用的全产业生态链,并与华为、苹果、亚马逊等世界一流厂商建立合作链接。
建成运营后,崂山区将成为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最庞大、人才最密集的区域。
不过,在目前国内芯片类人才极为紧缺的大背景下,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青岛,在帮助企业引才方面,还要下一番苦工。
“我们太缺研发类人才了,目前青岛惠科的科研团队,全部都是我们从外地带来的。”青岛惠科微电子总经理梁洪春告诉观海新闻记者,今年企业项目开工后,为了解决人才难题,他们也走访过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驻青高校,希望“订单式”培养人才,为以后企业发展打好基础。“应届毕业生一般还需要再磨砺个三五年,才能有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所以在培养人才方面,政府和企业都任重道远。”
“补链”速度加快
事实上,今年以来,青岛的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步伐在提速。
在国际芯片产业新形势与全球消费品类需求复苏的双重影响下,今年国内上游芯片订单“爆满”,芯片供应短缺也导致价格的飞涨。
“今年芯片的价格大约上涨了40%至50%,我们项目还没建成,就已经接到了十几万件芯片意向订单。没有谁比我们企业更渴望尽早投产。”青岛惠科微电子总经理梁洪春告诉观海新闻记者。
惠科6英寸晶圆半导体项目今年开工,是集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将打造国内最大半导体功率器件生产基地。产品可应用在高铁动力系统、汽车动力系统、消费及通讯电子系统等领域。
在青岛市各级政府的帮助下,企业克服了疫情影响,从项目开工到封顶仅用70天。顺利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纳统”的目标。目前企业已经开始试生产,预计半个月后设备调试完毕后,将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预计2022年一季度,将实现月产芯片20万片、WLCSP封装10万片,年销售收入25亿元。
我市首个以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为主体的半导体器件封装和测试企业——青岛泰睿思微电子有限公司也在今年实现量产。目前的封测能力已经达到现在的封测能力达到3亿颗/月。预计明年上半年封测能力可以达到4.5亿颗/月。
“过去青岛的下游企业可能需要去南方订购芯片,随着缺失链条不断补齐,本土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效率会提升很多。青岛惠科成立之后,在市工信局等部门的牵头下,我们也对接了上百家设计公司和应用工厂。相信未来青岛的半导体产业会显示出集群效应。”梁洪春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萌)
责任编辑: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