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0年12月30日3版
合伙人“上新”,传感器“接入”工业互联网
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和青岛有关部门区市签约,助推我市在智能传感器领域快速起势
一个丰盈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是怎样的图景?青岛正在用让人目不暇接的实际行动给出自己的答案。
继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工业互联网关键领域布局清晰之后,就在2020年倒计时3天的12月29日,青岛再一次以会为媒,谋划传感器产业发展。
“没有传感器,工业互联网只能是一堆泡沫。”有专家如此断言。传感器之于工业互联网,就好比眼耳口鼻等感官之于人。离开传感器,一切智能化都无从谈起,工业大数据的分析使用和价值挖掘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青岛的“入伙”邀请迅速得到了也正亟待拓展应用新蓝海的传感器行业的响应。
雪后的室外寒风瑟瑟、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会议厅内却热情似火。前来参加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大会暨第三届先进材料前沿学术会议的每一位嘉宾都与青岛一见如故,在工业互联网这个共同话题的牵引下,思想碰撞高潮迭起,合作的火花不断擦出。
青岛市智能传感器产业技术发展公共服务平台、青岛市智能传感器产业专家智库揭牌。
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个全速进击的青岛。不论是智慧的贡献,还是投资和项目的合作,都在助推青岛在智能传感器领域快速起势。有理由相信,用不了多久青岛便有机会在智能传感器产业竞争格局中抢得一席之地。
工业互联网,传感器新蓝海
传感器不是新生事物。国内传感器产业已经经历40多年发展。与所有行业一样,我国传感器行业也在竭力谋求转型升级。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时代,就是行业公认的一个绝佳“超车”机遇。
传感器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的特征进一步增加了产品开发和生产难度。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2.6万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从产业竞争上看,国内企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从全球来看,我国传感器产业仍处于第二、第三方阵,产品集中在价值链中低端,美国、日韩和新加坡仍然把持着绝大部分高端市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黄维介绍。
数据显示,国内传感器市场中,超过80%的市场份额仍然被跨国公司占去,如GE、爱默生、西门子、博世、意法半导体、霍尼韦尔等全球工业巨头。
“但要看到,随着国家大力布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建设,我国的传感器产业正在快速崛起。”黄维指出。
传感器作为基础元器件,它的价值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得以发挥。互联网浪潮带动下,智能化生活走进千家万户。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充电桩、智能汽车……可以说,传感器已经进入了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无处不在。
庞大的智能应用需求,催生了全新的市场空间,也为我国企业改写市场格局提供了新的机会。“一个手机,至少有10个传感器,而一辆智能汽车则更多,会有上百个传感器。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到物与物之间的连接,传感器市场规模将实现一个量级的跨越。”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副总裁、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朱佳骐介绍,过去几年,消费电子的发展带动了传感器产业的迅猛发展,全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7%,物联网时代,这一增速将更快。
已将全球研发总部落户青岛的歌尔,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是由于抓住了此轮机遇,目前其智能传感器出货量已经跻身全球前十,成为全球市场上当之无愧的“黑马”。
“未来,工业互联网将是物联网中最广阔的市场之一。我们中心也已经积极布局,在上海建设了测试线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工业就是我们重点的服务领域之一。”朱佳骐表示,行业预测显示,到今年,工业互联网在我国整体物联网产业中的占比将达到25%,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
一拍即合,达成多项合作成果
一方急切寻觅、抢占新蓝海,另一方全力发出最诚挚的“城市合伙人”邀请。传感器行业大咖和企业与青岛一拍即合。
会上,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城阳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与市科技局、城阳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城阳区上马街道办事处、中青科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与12个入园项目签约。
在这些合作带动下,青岛传感器产业有望迅速壮大,在多个细分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逐渐形成一个完备的产业链条。
“此次我们签约的项目不仅有产业项目,还有资本项目,创新性强、涵盖面广,将为全市产业提供重要支撑。”城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比如,智能环境监测传感器项目,依托山西润玖汽车配件科技有限公司的环境监测传感器研发技术积累和研发人才支撑,建设环境监测传感器研发中心,引入其先进的以陶瓷材料为基础的厚薄膜加工工艺及尖端的环境监测传感器解决方案,以研发设计温度、湿度、气体等环境监测传感器产品为主要方向,实现环境监测传感器产品的精确应用开发与定型;智能汽车传感器项目,将与德国UST公司旗下公司合作,建设高温温度传感器生产线、氮氧化物及氢气传感器生产线等,产品是用于柴油发动机后尾气处理系统的核心部件氮氧化物传感器。”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城阳是全市最主要的传感器产业集聚地之一,拥有全市28%的传感器企业,依托这些项目和刚刚出台的最新相关产业政策,进一步撬动产业加快发展。
青岛市传感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也将建立起来。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将与本地相关部门联合打造,依托国家联盟的1000多家企业,可以为青岛产业提供传感器设计、测试、分装等服务。
还有很多专家虽然没有现场签约项目,但也带来了新的技术研究方向和产业创意,青岛已经成为他们眼中最有潜力的合作伙伴之一。黄维就带来了柔性电子技术,在会上进行探讨。“这是面向未来的根本性技术,在这个领域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具有压倒性优势,中国城市有可能复制 ‘美国硅谷的辉煌’,在下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他表示,未来硅基材料的时代将逐渐过去,碳基材料代表了产业未来,这是中国夺取全球产业竞争话语权的绝佳机会,有基础的城市不妨在碳基材料领域布局。
找准定位,在全国格局中抢得一席之地
抢抓机遇,但也要有章法。
青岛如何避开产业那些“坑”,从而实现更快发展,与会专家也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建议。
“青岛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同时也出台了 ‘创业十条’等产业政策,加之歌尔等一大批企业的落户,未来有机会在智能传感器全国格局中抢得重要的一席之地”。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表示,“但也要注意三点。”在他看来,首先要切忌贪求大而全,必须找准定位。“传感器自身的产业门类非常复杂,技术又在迅速发展和进步中。 青岛要做好顶层设计,找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同时,资源汇聚以及创新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速。李珂表示,青岛目前的产业基础还不够,需要加快打造产业生态环境,推进智能传感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孵化载体培育建设,带动孵化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创新产品和项目,加大各类传感器的技术和产品开发、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广。
“此外,建议打造应用示范工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他表示,传感器行业其实自身规模并不是太大,即使未来几年快速发展,也就是三五千亿规模,因此需要在应用上下功夫。比如,密切结合本地应用需求,围绕智慧城市、工业应用、智能家居、农业气象、医疗卫生、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重点应用领域,积极推动智能传感器示范应用,形成较强系统方案能力,向全省乃至全国范围推广,实现智能传感器规模应用。
德鼎创新基金合伙人王岳华则提醒,一定要避免产业的政策化。“其实也就是要政策市场化,产业必须要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强健。集成电路行业的例子已经很明显,如果政策一味不合市场逻辑扶持,企业只为 ‘拿补贴’,那就会失去竞争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欣)
金花绽青岛,女创客闪耀创业之城
“女创客大赛”总决赛项目六成涉足高科技,覆盖科技创新、产业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领域
创业是一条孤独而美丽的路,对女性而言,这条路更为艰辛。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当今的商业世界中,女性创业者相比男性创业者更难获得融资。不过,这样的情况正在扭转,“她创时代”的美好正在青岛悄然绽放。
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她力量—2020全国首届女创客大赛”经过为期两个月的项目遴选和路演环节,通过数十家知名投资机构的联合评审,近日从晋级复赛的100强项目中,诞生最终“20强”选手。入围者在29日齐聚青岛,角逐出总冠军。
12月29日,在青岛举行了“她力量—2020全国首届女创客大赛总决赛”。
时下的青岛正通过创业城市建设,快速感召、集聚城市发展所需的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创业中的城市一定是最懂创业者的,这座天高海阔、机遇空前的青春之岛洋溢着不倦的创业热情,拥有刚柔相济性格特质、作为智慧与美丽化身的女性创业者与城市之美相伴相映,肆意挥洒创意、创新、创造、创业的澎湃之力。
全国女性创客占比约40%
在男性主导的商业世界里,女性创业需要用更长时间来证明自己。
女性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后天的社会环境塑造了她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温暖的,甚至柔弱的。这使得她们在涉足商业世界时遭遇了普遍的偏见:优柔寡断、不够勇敢。
另一个限制是,女性有黄金生育期,要养育子女,这会极大牵扯她们的精力,母性使然,让她们更容易为孩子分心,导致不能全力做事业。
起步是如此艰难,但女性创业者走向成功的几率依然很大。
东方富海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陈玮在演讲分享时带来了一份数据报告:中国有6.8亿女性,占总人口的48.57%,在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总学生人数中,女性比男性多出142万人。在中国的创业者中,女创客占比约40%,其中79%扎根科创领域,高于美国54%的比例。女创客更青睐企业级服务、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三大产业;55.5%的女创客集中在31-45岁之间。高学历、国际化背景是她们的显著标签。79.6%的女创客“不为眼前的苟且”,是为了实现人生目标和理想而迈出创业的脚步。
陈玮总结,女性创业者具有七大优势:直觉更准,女性拥有更加敏锐的第六感;更注重财务管理,女性天生有精打细算的本领;能屈能伸,女性更有坚韧不拔的耐力;市场拓展能力更强,女性春风化雨的柔情,是天生的销售达人;守得住初心,经得起诱惑,女性创业者鲜有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者;风险意识更强,女性多数更偏向保守型投资风格;更讲诚信,网商银行中,女性还款速度和诚信率要高于男性27%。
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对女性创办的企业进行投资可获得比平均水平更高的回报。胡润百富榜显示,全球超50%的10亿美元身价女富豪来自中国。然而,只有不到3%的风险投资资金流向女性创办的企业。陈玮认为,未来创投要更关注女性,并发出这样的感叹:“把事情做成靠男性,把事情做好靠女性”。
本次大赛评委之一,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联席会议副主席、青岛平台建设合作与创意机构轮值主席喻东也颇有感慨:华为的狼性文化对他影响颇深,许多人把狼性贴上了男性的标签。事实上,狼性的核心是团队的协同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恰好是女性的性格优势。新技术带来了商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女性创业的环境在逐渐改变,可以预见,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女性创业成功。
决赛项目解决“痛点”需求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让女性有了更多机会,成为创业者走向前台,并一步步迈向成功。本次女创客大赛的举办,为女性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绽放舞台。
“花点时间”来了。凭借在鲜花全产业链的精耕细作,带给1500万女性用户“每周一花的幸福”,扶持200多位女性开启自主创业之路。
“全屋优品”来了,2015年在青岛完成了公司首单,再遇青岛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家居软装数字化平台。
“安保科技”来了,专注急危重症医疗设备综合解决方案,始终抱持着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的目标愿景。
“轻网科技”来了,这个面向工业互联的云化网络领航者,已将触角伸到欧洲及北美。
还有生发于青岛的“医护百家”,正在用女性对生命、健康、家人的独特诠释,解决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痛点”。
决赛中,与会评委和嘉宾发出最多的感叹就是“震撼”。为路演舞台上展现的女性魅力,也为创业项目闪烁着女性对社会“痛点”需求的独到见解。女创客的项目呈现多领域、多元化特点,覆盖科技创新、产业互联网、新消费、生物医药等领域,从项目亮点到创业者优秀的表现力,都在总决赛中大放异彩。
决赛评委之一,中国天使联合会会长、金慧丰投资董事长周丽霞认为:本届大赛的女创客有“三高”:颜值高、学历高、项目科技含量高。进入决赛的20位女创客中,平均学历在研究生以上,多位都是博士和海归。60%的项目涉足高科技,25%涉足医疗领域。她说:“我经常在全国各地看项目,一场大赛中科技项目比例如此之高是很难得的。”
青岛助女性创业者站上时代风口
在总决赛暨颁奖典礼上,还举行了巾帼创客基金成立启动仪式。青岛这座青春之岛、创业之城、城市中的“独角兽”,让与会嘉宾再次感受到了一座城市“用我的风险成全你的创意”的果敢与自信。
事实上,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青岛,对于释放“她力量”的探索早已开始。疫情过后,青岛已多次与“她力量”深情相约。
8月31日—9月3日,中国女企协率领全国各地各行业女企业家走进青岛、共话合作与发展。
12月26日,青岛市第五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38名女队员受邀参与到APEC女性领导力论坛,把青岛对女性创新创业的关注与渴望传达到千里之外。
此刻,“她力量—2020全国首届女创客大赛”的成功举办,让更多投资人看到了青岛对女性创业的深刻领悟,看到了青岛对赋予女性创业者更多发展机遇的诚恳邀约。
加快建设全球创投风投中心的青岛,正在吸引全球范围的创投风投资源,为成全人才创意创新创造准备最佳的资本土壤。截至11月底,青岛在中基协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350家,管理基金834只,管理规模达1023.18亿元,私募基金管理人家数、管理基金只数增速均居全国第一。
颁奖典礼中,对青岛这座“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做事”的创业之城,创维集团创始人、开沃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在主题演讲一开始就表达了褒扬。“这次来到青岛,心里充满的都是感动和震撼。”他说,创业就是一场快乐的冒险之旅。从青岛主办全国首届女创客大赛的行动,他看到了青岛创新创意的未来。“青岛聚焦女性创业者的巨大潜质,对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启示。”
黄宏生的感受,代表了许多企业家的心声。自去年以来,正是围绕创业,青岛提出要打造最适合创业者成长的“4+1”发展生态。这是青岛改革发展的内核,同样也是创业者创新创造的内核。
在10月24日召开的中共青岛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上,建设“创业城市”被确定为青岛城市发展的主战略之一。会上通过的“青创十条”,就是由创业者提出政策蓝本,以此让青岛的政策精准滴灌到创业者的最渴望处,这也展现了青岛再次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岛创投风投的异军突起,带来源源不断的风险资本、创业辅导和专业服务,定会让初露锋芒的创业者,尤其是女性创业者更快站上时代的风口,焕发更加耀眼的光芒。(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