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办公厅着眼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内容,筛选确定了2021年市办实事共10件32项,涵盖就业、教育、居住、交通、医疗、环境、养老、救困扶弱、文体休闲、政务服务等基本民生领域,以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美好生活新期待。
今年市办实事筛选活动自2020年8月底启动。为了更好地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排解民忧,让市办实事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市政府办公厅秉持共商共建共治理念,坚持日常收集与专项征集有机结合,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网上征集、活动征集、“三我”活动和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大数据分析等形式,多层面、多渠道面向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社区群众等广泛开展项目征集,共收集相关意见建议1176项。各区市、各部门结合有关意见建议和工作实际,充分调研并提出项目,同步征求市人大、市政协意见,共提报备选项目81个。结合部门提报意见,综合各方面因素,市政府办公厅就备选项目与有关部门及区市进行多轮沟通和逐项对接,适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协调。初选项目形成后,书面征求了市政府分管领导意见,并根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意见进一步调整完善。
项目筛选时,市政府办公厅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普惠可行”原则,充分考虑民生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基础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引导民生预期,让民生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稳步提升。
在宏观层面上,市政府办公厅坚持“五个统筹”。即城乡统筹,城市和农村兼顾到位,防止顾此失彼;政策统筹,与上级政策衔接,加强行业政策标准统筹,加快推进市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金统筹,合理划分市和区(市)事权及资金支出责任,对困难区(市)予以适当倾斜,做好资金保障,在关注重大民生项目的同时,对资金投入不大、群众迫切需要、社会效益明显的项目予以必要倾斜;建管统筹,既注重建设,也注重管理维护;效益统筹,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
在微观层面上,则注重把握精准性、连续性、创新性和引导性4个原则。把群众反映较多的居住、交通、教育、环境等方面项目更多的纳入初选,例如将老旧小区改造、市区道路积水、路灯设施提升等市民关注的事项列入初选范围,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将一些重大的或需要持续推进的事项,如就业、医疗、养老、文体方面的项目连续纳入市办实事,并相应对实施内容进行了丰富和完善;根据新的形势和需要,不断挖掘新项目,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新期待,与以往相比,城市空间微更新、渔港环境综合整治、社会工作站建立等15项是今年新纳入的项目;从引导社会预期、弘扬正能量出发,吸纳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爱心献血、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救困扶弱等一批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项目。
据介绍,对于各单位提报的项目,市政府办公厅都进行了深入论证,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认真梳理,确保各初选项目政策依据均较为充分。同时坚持效益导向,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不断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教育、文化、休闲、养老等公益事业,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市办实事发布后,市政府办公厅将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公布实事工作动态、实施效果,切实提升市办实事的透明度和知晓度,在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持续提升广大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薛华飞)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