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天只睡4小时够吗?孩子拒绝上学咋办?看看青岛专家怎么说

2020-08-18 08:0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近日,“张朝阳称自己每天只睡4个小时”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引发了网友热烈讨论。有网友表示,这种只需短睡即可精力充沛的体质,正是成功人士的特质;也有一些网友发出质疑,每天4个小时一定不健康。“短睡基因”真的存在吗?一天只睡4小时到底靠不靠谱?睡得晚、入睡难、睡不着、睡不好……你关心过自己的睡眠状况吗?如何睡个好觉?青岛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重症与睡眠病区医疗组长徐德祥,与你唠一唠“睡眠那些事儿”。

睡得少≠失眠

在徐德祥看来,并非睡眠时间减少就意味着失眠,入睡困难、频繁醒来、早醒等都是失眠症状,有些是人们在面对外界压力和应激性事件时常常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多数在事件过后可恢复正常,因而不必对此过度担忧。“从临床上讲,失眠的日间状况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或容易发怒、躯体不适和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可能影响工作和社交职能。”徐德祥指出,并非所有的失眠都需要介入治疗,由于饮用酒精、咖啡等饮料,日间休息过多造成的失眠都不需要介入治疗,只需调整生活方式即可。但如果出现慢性失眠障碍以及短期失眠障碍,则需前往医院进行相关介入治疗。

慢性失眠障碍是指频繁而持续的睡眠起始和维持困难,儿童及青少年入睡潜伏期和入睡后觉醒时间大于20分钟、中老年人大于30分钟,导致白天出现精力不集中、焦躁、记忆力下降的情况。短期失眠障碍也存在显著日间功能受损,会转入慢性失眠,也应进行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失眠是一种具有慢性、复发性或持续性倾向的睡眠障碍,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早就医,早期介入对病情控制有显著优势。”徐德祥解释道。

不做梦≠睡好

“梦多、不做梦这些都不是拥有一个好睡眠的标志。有的人说,自己从来都不做梦,睡眠质量是非常好的,这样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徐德祥纠正道,“人可能都会做梦,只不过你没记住罢了。”多达95%的人在醒后都会很快地遗忘梦境,这是因为当你进入梦乡之后,大脑会切换另外一种模式,记忆力会被紧紧地关掉。

如果你总感觉到自己做梦,一晚上都是在做梦的状态,可能是因为你真的比别人的梦多,也可能是由于醒来时正好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导致整夜都在做梦的错觉,其实不用过于纠结。

一天晚上没睡好≠睡眠节律紊乱

有些人由于工作性质,需要轮班或者值夜班,就会很担心自己的睡眠会因为这些原因受到干扰,“其实不然,我们只要合理安排好时间,控制好轮班的周期,偶尔一两次的睡眠剥夺是不会影响睡眠状况的。”徐德祥介绍,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一些突发状况导致不能按照自己正常睡眠规律进入睡眠状态,偶尔一两次是没有关系的,要及时调整好心态。可在白天小睡几十分钟,但不建议白天蒙头大睡,这样会破坏正常的睡眠节律,不利于恢复正常作息时间。

睡越多≠越好

“睡眠对健康固然很重要,但并非睡得越多越好。相反,过多的睡眠可能会使人精神不振。特别是一些催眠药物所带来的睡眠,虽然睡眠数量提高了,但质量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宿睡现象,白天依然疲惫不堪、昏昏欲睡。”徐德祥告诉记者,嗜睡主要分为病变引起的晚上睡不好,还有可能是白天嗜睡综合征或发作性睡病。他曾经碰到过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女孩,白天上课不能保持注意力、嗜睡,经过睡眠检测、抽取脑脊液后发现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有缺失,确诊为“发作性睡病”。最终,通过改善她的睡眠,白天适当补觉,配合上一些简单的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很快恢复了健康。

改善睡眠质量有办法

徐德祥指出,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改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他介绍,睡前泡脚、睡前喝牛奶、睡前拒绝使用电子设备等办法都对提升睡眠质量有所帮助。

具体来说,就需要尽可能每天同一时间起床和就寝,建立稳定的生物钟;还要保持良好的睡前行为习惯,睡前最好避免接受强的刺激及接触电子设备,不要在床上看书、玩手机,确保睡眠环境舒适,舒适的寝具也能帮助入睡,安静的睡眠环境有助于减少夜间觉醒。

名医档案

徐德祥,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重症与睡眠病区医疗组长。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睡眠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山东呼吸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山东睡眠分会青年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科普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等。在医院着手建立并兼职带领呼吸睡眠监测室工作4年,力促睡眠医学的诊疗技术与重症医学融合发展,引入ICU生理参数昼夜管理模式,探索睡眠期切换与睡眠剥夺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你的睡眠达标没?

对大多数白领一族来说,工作忙,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你一定也试过试图凭着几小时睡眠和大量咖啡完成一天工作。《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显示,当前我国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6.5小时。对此提出倡导性目标:从2022年到2030年,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要保持在7到8小时。目前我国居民的睡眠障碍以及带来的身心疾病问题日益突出。调查显示,我国有4亿多人受睡眠问题的困扰,长期睡眠不足会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损害认知功能、记忆力和免疫系统,与睡眠相关疾病有80多种。

不过,每个人究竟该睡多久呢?徐德祥看来,睡眠时间的长度标准很难统一,不同年龄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6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每天睡5.5至7小时,30至60岁成年人平均每天睡7小时左右,13至29岁青年人平均每天睡8小时左右,4至12岁儿童平均每天睡10至12小时。“由于个体差异,即使是每个年龄段的不同人群所需的睡眠时长也有所不同,不能单纯要求大家睡够多少小时。”徐德祥告诉记者,可以通过观察自身在第二天工作和生活的状态来确定,多久的睡眠时间适合自己。“有些成年人,一天睡5个小时就能保证自己在第二天正常工作学习,因此,他也没有必要纠结和焦虑睡不够8个小时。”

互动问答

1、睡眠不足会伤肝吗?

会,肝脏最主要的功能是新陈代谢和解毒。经常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影响肝脏夜间自我修复。因此最好每晚11点以前入睡,最迟也要在凌晨1时以前进入熟睡期。

2、网传的种种“张朝阳4小时睡眠法”等靠谱吗?

“达·芬奇睡眠法”将人类习惯的单次睡眠过程分散成多个睡眠周期来进行,即每工作4小时睡眠15分钟到半个小时,周而复始。一天下来,总睡眠时间大概只有1.5至2个小时。“Everyman睡眠计划”是在一天的时间内安排一次3小时的主睡眠,并在特定的时间进行3次20分钟左右的小睡,最终控制在4小时左右。有些拥有短睡习惯的人,可能对他个人而言是合适的,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每个人的睡眠时长,还是建议不要随意效仿。

3、可以尝试助眠产品吗?

为了保障睡眠质量,不少人求助于助眠产品。95后和00后则更喜爱香薰蜡烛、耳塞、足贴、眼罩、复方精油等助眠小物品。但徐德祥提醒,关于什么助眠产品好,一定要到专业睡眠中心咨询,首先准确评估睡眠质量,诊断睡眠问题,然后选择适合的方法。

孩子“拒绝上学” 这是一种病

临近开学医院心理科咨询门诊最近“热”起来 身体“闹”情绪多动症成热点

本周话题

临近新学期开学,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理科咨询门诊“热”了起来。前来咨询情绪问题的家庭也逐渐增加。在家中享受无忧无虑假期生活的孩子,临近开学出现了情绪障碍,而一些已经进入校园的孩子们却表现有多动症或孤独症的症状,不是所有多动症都表现为多动好动,也不是所有孤独症都能被提早观察和发现,家长应注意及时关注孩子心理状态变化和行为表现,为“开学第一课”打好基础。

/案例1 /

临近开学孩子开始“闹”情绪

还有两周时间,中小学就将开学,五年级的小学生小丽却早早地进入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小丽最近总觉得头晕,白天不肯出门,晚上又睡不好,胃口也差了很多。每天晚上,她的妈妈都要“盯”着她集中补作业,但她却完成得越来越晚,从晚上8点到10点,甚至12点,有时还望着一堆作业偷偷抹眼泪。无奈的妈妈带小丽到医院做了身体检查,但是没有发现任何疾病,小丽妈妈更紧张了,担心孩子是不是心理出问题了。

专家解析

不要忽视孩子的身体症状

“最近门诊上出现了不少这样有情绪障碍的孩子,当学习或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面临重新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会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抑郁的情况。”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匡桂芳说道。由于存在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使学龄儿童对学校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并且伴有身心症状和拒绝上学的行为,也称为“拒绝上学症”。据统计,13.8%的儿童情绪障碍为“拒绝上学症”。国内有研究发现,“拒绝上学症已逐渐成为影响患儿自身、家庭、学校的一种常见情绪障碍,特别是对儿童学业、社交、情绪和身心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匡桂芳指出,最常见的症状并非是精神心理症状,而是身体症状,比如头晕、胸闷、肚子疼,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手抖、尿急等。这些症状往往会被家长错认为只是身体上的不适。尽管大多数孩子能在一个月左右逐步适应,但也有学生变得愈加严重,这时候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据了解,“拒绝上学症”多发于几个年龄段:5-7岁为第一高峰期,这一阶段可能与分离焦虑相关;11-12岁为第二高峰期,可能与学习压力逐渐加重,以及与老师、同学间的人际冲突有关;14-15岁为第三个高峰期,这可能与学生进入青春期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意识冲突等因素有关。

专家支招

少焦虑多沟通

匡桂芳提醒家长,最好能悄悄帮助孩子为开学做一些生活上的准备,比如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孩子转换到上学模式有很大帮助,鼓励适当运动娱乐来排解紧张压力。另外,有的家长自己就存在焦虑情绪,这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家长要对孩子有正确的期望,避免一味追求学习成绩的高标准而让孩子对学业产生抵触和恐惧。亲子之间多多沟通有助缓解彼此压力,家长可以描述新学校生活状态以及可能遇到的情况,聊聊彼此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为孩子树立情绪调节、压力应对的榜样。

/案例 2 /

初二男生假期发现患有“多动症”

这个假期,初二年级的涛涛被父母带到了心理科咨询,“涛涛从小就比其他孩子顽皮,我们觉得男孩子皮点无可厚非,再加上他小学的时候很聪明、智商也高,只要我们抓得紧点,甚至能考到前几名。”涛涛的父母说,但是上了初中后情况突然变了,涛涛的父母开始着急慌乱,“涛涛仍然特别调皮不听教导,因为学习量增大许多,他不用功,上课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落下的功课就越来越多,对学习完全没了兴趣,上次期末考试出现了不及格。假期在家还表现得特别冲动暴躁。”当涛涛被诊断为“多动症”时,父母很困惑:“这么大了还会得多动症吗?”

专家解析

冲动和注意缺陷型容易被忽视

匡桂芳告诉记者,暑期开始后,像涛涛这样的初中生来咨询的不少,甚至还有高中毕业生来咨询的,这些学生中不少人经过专业评估诊断为多动症。“他们并不是现在才得,而是早期根本没有被发现。”匡桂芳介绍说,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是多动症的三大主要症状,多动最容易察觉,表现为坐不住、特别顽皮、不安分;上课小动作多、不遵守纪律、爱捣乱;没有耐心、做事情不持久,有头无尾。冲动型多动症的孩子,他们的行为情绪都容易冲动,不考虑后果地发脾气,对一些危险行为也缺乏谨慎判断,例如不观察道路情况就横冲马路,盲目地从高处跳,或者不顾及后果地出手打人等。

“而对于注意缺陷为主的多动症,则不容易被老师和家长发现重视,因为他们并不太影响到别人,相反因为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低,更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匡桂芳提醒,很多家长发现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时注意力很集中,所以无法理解孩子有注意缺陷。其实看电视、玩游戏只是一种被动注意,家长要判断孩子在写作业、自主学习时能不能达到注意力集中。如果表现为维持注意困难,听讲和做作业都不能专心,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说话时总是心不在焉,不愿写作业,而且写得很慢,经常丢三落四,并且影响到了社会功能,如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就要考虑是不是有可能为注意缺陷型多动症。在我国,一个班级中就可能有1至3名多动症儿童。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但会造成孩子学习困难,更会让孩子与家庭成员和同龄儿童关系紧张。这些问题尤其需要在早期就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专家支招

多动症造成学习困难 综合治疗才有效

匡桂芳告诉记者,多动症是与儿童发育相关的疾病,社会功能损害是逐渐出现的,在7至10岁时容易被发现,因为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学业轻松,孩子即使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也能跟得上,到了三四年级甚至更高年级学习压力变大,学习内容增多,出现学习困难了,有些家长才想起来带孩子就诊。

对多动症的治疗,匡桂芳认为越早越好,而且采用的是综合治疗,包括药物、心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家长们也会担心药物治疗会不会有副作用,我们都会在充分权衡利弊和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给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匡桂芳提醒说,如果经过评估诊断并不是多动症,而只是由于太溺爱、顺从,自控力和学习习惯不好等原因,那就要依靠家庭教育来引导而不是治疗。

/案例 3 /

宝宝入园3天不说话不交流咋回事?

3岁的童童今年7月份被幼儿园录取了,8月初就开始了幼儿园生活。没想到刚入园的第三天,老师就向家长反映童童在幼儿园不合群、我行我素,不和别人交流,对老师的指令也充耳不闻,完全融不进班集体去,因此建议家长带童童到医院做全面检查。

童童的家长对此非常震惊。

专家解析

在集体环境中更易发现孤独症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这二者是一个概念,这个病症比上面两种情况都要严重得多。”匡桂芳告诉记者,患有孤独症的大多数孩子在更早时候如一两岁时就已有行为表现,但是很遗憾,很多家长直到宝宝上了幼儿园才发现。这是因为孤独症社交障碍也是由轻到重,一些轻度的孤独症孩子,当他在家庭环境里时,家长“摸”着了自己孩子的特点,就难以捕捉到孤独症的信号。但是当孩子上了幼儿园,老师在集体环境和同龄孩子比较中,就更容易发现“不对劲”。

专家支招

发现“不对劲”要尽早干预

匡桂芳建议家长,平时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比如是不是说话晚,不爱沟通,交流有困难,不会聊天,答非所问,或者不回应别人的问题,不合群,只会跟自己玩,不会跟别人玩,与同龄孩子在一起时采取捣乱、戳人的方式,还有明显的固执刻板性行为。家长要知道,多数孤独症患儿的核心症状都有上述类似的问题,医院心理科室有系统的专业识别体系,一旦确诊,将根据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专业训练。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说,药物不是首位,更多是开展语言训练、社交技能、家庭训练等个别化干预计划。

3岁女童吃海鲜 一口吞了蛏子壳

两名婴幼儿吞食异物被送至医院急诊 因送医及时未造成大的伤害

“大夫,大夫,快救救我孩子!”几天前,晚上7点半左右,一对年轻的夫妇抱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孩子慌里慌张地跑进了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原来,一家三口从杭州来青旅游,晚上吃海鲜。但一不留神,3岁多的女儿天天(化名)吞进去一块蛏子壳。孩子哭个没完,年轻夫妇一下子慌了神,赶紧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跑。无独有偶。还有个小朋友吞下了一只发卡。

误吞异物①

蛏子壳卡在孩子食道口

经过CT检查显示,蛏子壳卡在孩子的食管口。“如果异物已到达胃部还好一点,因为胃腔隙大,胃壁较厚,但食道不一样,腔隙比较小,尖锐的异物容易卡住甚至穿孔。”由于担心天天食道被蛏子壳穿透、穿孔,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消化内科负责人杨维民决定进行急诊胃镜手术。电子胃镜显示屏清晰可见,一块长约2cm的不规则的蛏子壳横跨在食道口前,蛏子壳两端紧紧卡在两侧喉部黏膜里。通过胃镜,杨维民小心翼翼地用异物钳钳住蛏子皮一端,轻轻地顺势将异物通过食管从口中取出。

据杨维民介绍,儿童误吞的常见异物有小骨刺、果核、硬币、纽扣电池、磁珠、图钉、戒指、小玩具等。尤其是有的儿童习惯口含玩具打闹,常常会误咽。“部分消化道异物会引起的消化道黏膜明显损伤甚至穿孔,要及时就诊。”杨维民说,如果吞入钉子、碎玻璃等尖锐的异物、多个磁力珠或者纽扣电池这样的腐蚀性异物,必须火速去医院检查处置。如果孩子不慎咽下异物,感到胸口或上腹部疼痛且吞咽困难,就应立即停止进食进水,以防异物继续下滑损伤消化道,同时速去医院检查由医生决定是否行急诊胃镜探查取出。

误吞异物②

十二指肠发现老式发卡

就在天天手术的前一天,5岁的女童桐桐(化名)也因误吞异物来到医院。胃镜探查时,杨维民发现一根长达5厘米的发卡卡在孩子的十二指肠乳头处。经过二十多分钟手术,发卡被顺利取出。杨维民指出,对较小的消化道异物,如果是无毒的,如玻璃球、硬币、塑料等圆钝的东西,确定不在食道,无呕吐、腹痛等不适且吞咽无困难,不一定马上取出,可先观察3-4天,看能否自然排出。家长注意将孩子排出的大便收集起来,看看里面是否有异物。

“如果孩子误吞异物后很长时间都没排出来,应到医院诊治。”杨维民介绍说,一名2岁多的男婴误食一枚硬币,家长总想着让他自行排出,可是10多天迟迟没有排出,家长带孩子来到消化内科。取异物后发现,硬币一面已被胃酸腐蚀发黑,胃黏膜也有损伤。

●专家提醒

异物伤害多发生于3岁以内婴幼儿。此阶段的幼儿活动范围变广,动手能力变强,对外界充满好奇。幼儿喉部的反射性保护功能发育不完善,牙齿没长全,咀嚼功能较差,不能完全将食物嚼碎。杨维民提醒,要让孩子远离小玩具,进食时不要引逗孩子哭闹,大孩子也要改掉口含异物的习惯。(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徐小钦)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