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北方第一省,“拐点”来了?

2021-01-20 23:14 青报观象山  

在南北经济失衡愈演愈烈的当下,“北方第一省”山东的一举一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经济运行情况,中国GDP突破100万亿元的消息令人振奋。

第二天(1月19日),山东省政府便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全省2020年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山东成为全国最早发布年度数据的极少数省份之一。

2020年已然过去,好与不好,都已经是既成事实,历史不容篡改,不用遮遮掩掩,也没必要“等等看看”。

这就是山东的坦荡与从容。

当然,关键还是要用数据说话: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显示,2020年山东省生产总值731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

乍一看,这个增速与往年比似乎并不算高,但如果放在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里,就值得大书特书。

在疫情的冲击下,世界经济极其低迷,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2020年,中国GDP同比增长2.3%,实在难能可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百年未有之疫情,我们每前行一步,都极为艰难。而山东的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个百分点。用除法计算更为直观:山东增速是全国平均增速的1.57倍。

要知道,在2019年,山东的增速(5.5%)还低于全国(6.0%)0.5个百分点,“拖了全国的后腿”。

山东不仅跑赢了“大盘”,就算与头部的经济大省相比,也毫不逊色。

与领头羊广东相比:前三季度,广东GDP增速为0.7%(同期山东为1.9%),广东想凭借第四季度翻盘,很难。

与江苏相比:前三季度,江苏省GDP增速为2.5%,比山东高出0.6个百分点,从全年看,江苏增速应当略高于山东,但领先不会太多。

与追兵浙江比: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浙江2020年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5%,略低于山东,山东的领先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近代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在上世纪80年代,山东连续4年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至今仍稳居全国第三位。

但由于错过了信息化和消费互联网几波发展浪潮,产业层次不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降低,使得山东在头部省份中的竞争力处于劣势,一度面临着“标兵渐行渐远、追兵渐行渐近”的不利局面。

一时间,质疑之声四起,“山东落伍论”颇有市场,“唱衰山东”“黑山东”甚嚣尘上,大有“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架势,山东一度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雄厚产业基础的山东,没有自乱阵脚,而是直面不足,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坦承落后,随后,知耻而后勇,痛定思痛,于2018年年初开始,坚定地踏上了“涅槃之旅”。

这一路,有好风景,但少不了困难和挫折,甚至质疑和否定,但山东从未忘记为什么出发、要去到哪里,“不听穿林打叶声”,做新旧动能转换的坚定践行者、独行侠。

今天,山东正在步入收获期,诸多关键数据曲线都在表明:山东的“拐点”来了!

1、北方第一省能否崛起,

关乎整个北方的未来 

山东历来是经济大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山东经济都位于全国省份的最前排。1982年,超过江苏、广东、上海等强劲对手,上升至全国第一位。这个优势保持了4年,一直到1986年,被江苏超越,落到第二位。两年后的1988年,又被广东超越,下降至第三位。1989年,广东超越江苏跃居第一位,至此,广东、江苏、山东GDP三强局面形成。至今,这个格局已经维持了32年之久。

其间,广东一路高歌猛进,逐步拉大了对追赶者的领先优势。江苏与山东紧紧追赶,一直在争夺第二的位置,互有胜负。2004年,山东超越江苏,重回第二。2006年,再次被江苏超越,位列第三。

从2008年起,山东与江苏、广东的差距开始逐步拉大。身后的浙江则加快了追赶的步伐,不断缩小与山东的差距。

南北省份之间的此消彼长,是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东西差距转变为南北差距,而且这种南北分化还在逐步扩大。到2019年,长江以北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占比,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47%左右,下降到了35.2%。

作为北方经济第一省,山东的高度就是北方的高度,山东能不能保住第三的位置,进而进位争先,关系到整个北方在中国区域发展经济中的前途与未来。

经过2018年、2019年、2020年,持续三年的“蛰伏”,山东迎来了爆发。

2020年前三季度,山东GDP同比增长1.9%,高于全国(0.7%)1.2个百分点。

2020年全年,山东GDP增长3.6%,比全国快了1.3个百分点,进一步拉开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为全国经济恢复作出了山东贡献。

凭借良好表现,今年前三季度,山东与广东GDP的比值缩小了0.6个百分点,表明与排头兵的差距缩小了。以目前的态势,在2020年全年,山东与广东之间的差距还将进一步缩小。

此外,山东继续保持了对追兵浙江的领先优势:由2019年前三季度的6270.29亿元,扩大至2020年前三季度的6360.01亿元。如果浙江全年实现3.5%的预计增长,那山东的领先优势还将进一步扩大。

以此观之,短时间内,还没有哪个省份能够威胁到山东作为经济第三省的地位。

同时,从北方看,山东保持着对北方第二省河南的领先优势:从2010年的16077亿元,扩大到2019年的16808亿元。

2、腾了什么笼,换来什么鸟?

数据显示,山东是在最近10余年间,开始被广东和江苏拉开差距的。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山东跟不上广东、江苏的步伐?

关键还是山东没跟上潮流。“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一条清晰脉络就是,科技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有的国家抓住这个机遇,一跃成为世界强国;有的国家与这样的机遇失之交臂,不可避免地走进落日的辉煌。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省也是如此。”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2018年举行的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山东经济的症结所在。

因为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作为支撑,山东的经济结构大大落后于江苏、浙江省。刘家义列举了一组数据: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33.8%,分别比江苏、浙江低7.7和6.3个百分点,甚至比传统农业大省河南还低1.1个百分点。另外从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来看,山东省为1399件,广东省是2.4万件,山东仅为广东的5.8%。

这些数字,反映的是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警醒的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正悄然滑过。

“如果我们的发展方式涛声依旧,产业结构还是那张旧船票,就永远登不上高质量发展的巨轮,对全国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区域协调发展等,都是一个大拖累。”

这几年,这个局面得到改观了吗?

先来看高新技术企业数量:2016年,山东高新技术企业为4692家,到2020年突破1.4万家,4年间增长了两倍之多。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2329件,是2015年末的2倍多,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在全国第6位。

再来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情况:2019年,山东这一比重达到40.1%,与江苏的差距由2016年的7.7个百分点缩小到2019年的4.3个百分点;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4.5%,比上年再提高4.4个百分点,与江苏的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2020年末,山东省“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由2016年的22%,提高到30%。

这几年,山东一直在“腾笼换鸟”,到底腾了多少笼子,换来什么鸟?

山东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大力压减焦化、地炼产能,2018年以来,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关停化工生产仓储企业1500多家,化工园区从近200家压减到84家。2019年全省压减生铁产能465万吨、粗钢923万吨。2020年一年,就累计关停化工生产企业超过1500家。

落后产能的出清为新动能加快成长腾出了宝贵空间。2020年,山东累计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超过7万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7.6%,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率先走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

集中打造“十强”现代产业优势集群,裕龙岛炼化一体化、日照精品钢基地、世界高端铝业基地、山东重工绿色产业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7个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

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等高端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十强”重点产业规模迅速提升,发展势头强劲。

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在科技革命面前“无问西东”,谁抢占了科技高地,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山东也不例外。手握“科技牌”的山东,正在打开全新的未来之门。

3、是上是下,关键就在“十四五”

曾经雄踞榜首,如今稳居前三、北方第一,应该说,山东的发展整体还是不错的。

但历史反复证明,如果安于现状、小富即安,那不仅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恐怕就连现状也无法维持,小福也不可得。

山东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版图中举足轻重,“十四五”期间发展如何,不仅深刻影响山东自身,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尤其是在南北经济失衡愈演愈烈的当下,山东的使命任务更加艰巨而光荣。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要求山东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于北方,山东要做黄河流域的龙头;于全国,山东要做对外开放新高地。完成了这两个使命任务,山东在国家开放发展大局、区域发展格局等的地位自然就提高了,在全国省份中的位次必然水涨船高。

一系列迹象表明,山东走的路子是对的。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不仅可以破解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还能够为北方经济的崛起提供强大助力。

面向“十四五”,山东应当充满信心,一定要看到,并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作为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口,山东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集聚人口多、发展潜力大,南北连接京津冀、长三角两大世界级城市群,东西贯通黄河流域广阔腹地,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有条件、有责任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疫情之下,山东产业基础好的优势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得以充分彰显。

目前,山东工业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正在为加快释放产能拓展新空间。我国是疫情冲击下唯一保持产业链健康运转的大国。山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充分发挥工业产业体系完备和强大产业供给优势,加力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恢复,主动适应疫情下国际贸易需求的新变化,竭尽所能为全球抗疫斗争提供物资需要。与此同时,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紧盯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 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市场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2020年,山东全省经济逆势上扬,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工业经济在全国率先启动并快速达产。

面向“十四五”,山东要进一步优化存量优势,快速蓄积增量优势。只要善于发挥这些优势,就一定可以高高扬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龙头,全面提升整体竞争力、辐射引领力。  

作者 |沈默    编辑 | 长亭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