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台镇尧店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户通过“智慧秤”小程序进行交易。 通讯员 刘敏 摄
◥洛城街道东斟灌彩椒种植户介绍蔬菜追溯展示系统。 (寿光市委宣传部供图)
▲智慧蔬菜交易服务平台的总控平台。通讯员 刘敏 摄
◤大棚农户正在采摘丝瓜,随后通过智慧蔬菜交易服务平台进行售卖。潍报全媒体记者 王乐 摄
卖菜只需扫码,一部手机把蔬菜交易接入“云端”;“从菜园到餐桌”实现可视化追溯,在“菜园子”与“菜篮子”之间搭建起数字桥梁;为全域农企农民精准画像,对蔬菜种植精准定位,绘制寿光蔬菜产业全景“一张图”……
这是寿光市与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推出的建行系统内首个智慧农业产业链生态场景项目——寿光蔬菜智慧管理服务平台的功能展示,它嵌入蔬菜产业的各个环节,为当地农民、涉农经营单位提供适配性的产品和差异化的服务,将金融活水引入阡陌田间,把服务重心下沉到农村市场,助力提升“寿光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智慧化管理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
一个平台“管了”一条产业链
寒冬腊月,寿光市纪台镇尧店蔬菜专业合作社里一派繁忙景象,前来交易的菜农络绎不绝。
长茄种植户徐中彩拉着刚摘下来的菜前来售卖,只见他把货车开到地磅秤上,随后下车到旁边的机器上刷卡,地磅秤响起自动报数:产品毛重1454公斤。卸完货后,徐中彩重新把车开上去除重,车皮净重1034公斤。此时,合作社工作人员用POS机打印出回执,所有信息都在上面显示:包装总重9公斤,产品净重408公斤,单价3.4元/公斤,小计1387.20元。菜款即时转入徐中彩的建行账户。整个蔬菜交易流程简单透明、迅速高效。
在“五渠通天下、四海集一市”的寿光,“没有买不到的菜,也没有卖不出的菜。”这是农业产业大发展与专业市场大流通相结合带给寿光的底气。但随着寿光蔬菜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也有一些“成长中的烦恼”,以菜农销售为例,由于部分地区购销渠道分散,菜农需自己联系菜商、结算款项,个别菜商拖欠农民菜款,压低菜价、电子地磅不准等问题时有发生。
“要准确了解我省‘三农’现状,密切与政府部门联系,更精准对接‘三农’需求,找准乡村金融的突破方向!用金融手段支持乡村振兴,既是服务社会民生的初心使命,也是赢得未来市场的战略选择。”从2020年5月份开始,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在寿光就农业智慧化管理开展调研,尝试以金融科技优势,介入当地龙头支柱产业,寻求可推广、可复制的特色乡村振兴智慧模式,为“三农”实行精准“滴灌”。
“从最初设想开发蔬菜撮合交易平台到最终确定建设蔬菜智慧管理服务平台,是省分行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基础上的科学决策!”建行寿光支行行长程建华参与了整个项目开发。全辖16个二级分行、34个机关党支部将寿光市作为调研重点,深入田间地头,广泛收集农户需求,了解农企实际情况,洞察数据深层信息,为破解乡村金融服务难题找准方向。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堵点,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发挥建行金融科技优势,与寿光市政府携手打造“寿光蔬菜智慧管理服务平台”,让蔬菜产业链参与各方获取更大的便利。
集中骨干力量,组建产业联盟,协调各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历时1个月,完成蔬菜数据采集、指标体系整合、平台开发测试等任务,快速构建起以大数据分析为核心、物联网应用为关键,集智慧农业、大棚管理、远程监控、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交易撮合、产品溯源、质量监管、金融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智慧蔬菜生态体系,并于去年9月正式上线运行。
智慧蔬菜平台采用“1+2+N”的总体建设框架,即建设“1”个服务平台架构,搭建大数据和物联网“2”个基础支撑服务平台,拓展“N”个服务应用。其中大数据系统已接入当地人口、农企、农村、市场、大棚、农资六大数据库,充分整合蔬菜产业链上1000余万条信息流,涵盖大棚数据14.55万条,可对农企、农民精准“画像”,对蔬菜种植精准定位,初步绘制了寿光蔬菜产业全景“一张图”;而物联网系统,则通过远程监控、传感和控制系统,实时采集大棚土壤、湿度、温度、光照、二氧化碳等数据信息,即时监控蔬菜生长环境,及时处置各类报警信息。
大数据赋能蔬菜产业链的经验,迅速从寿光的田野走向全国。在平台上线后几个月,在寿光积累了经验的智慧蔬菜交易服务平台,分别在“京沪菜篮子”聊城莘县、临沂兰陵成功移植上线,平台复制推广已然全面铺开。
一串数据“活了”一个大市场
“菜农大多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记性不好,又因为是手工记账,这位大爷说少记了一次磅,那位大娘说少给了一次钱,有理说不清,有了这个‘智慧秤’,所有信息一目了然,基本没有纠纷了。”纪台镇尧店蔬菜专业合作社记账员杨艳春说,在以前她每天的工作都忙作一团,用上“智慧秤”后,系统自动记账、报数、结算金额,不仅交易更快更简单,还省掉了一个过磅员,一年可节省3万多元的人工费用。
杨艳春所说的“智慧秤”是智慧蔬菜交易服务平台已上线三大应用之一——蔬菜交易终端系统,它由一卡通、LED显示屏、电子地磅等设备组成,实时采集蔬菜品种、数量价格、出货流向、回款状态等情况,并形成电子记账本,相当于在“菜园子”与“菜篮子”之间搭建起数字桥梁,农户通过微信小程序,可随时随地调整经营策略,市场参与主体可实现信息同步共享、权益有效保障,极大提高蔬菜交易效率。
“‘智慧秤’能帮市场管交易,‘智慧农场’可帮菜农管大棚,蔬菜追溯展示系统可帮政府管市场。”寿光支行项目专班成员赵兵形象概括了平台已上线三大应用。
“智慧农场”是一款立体展示园区分布、大棚数量、种植面积、蔬菜生长、用水用电等情况的应用,农户通过PC端和手机端操作,就能智能控制农机农具,精准调配生长套餐,实现蔬菜标准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目前,在寿光番茄小镇和蔬菜小镇上线了4个智慧农场,走进这些大棚,真正能感受到工厂车间般的农业种植是什么状态。
让消费者安心,是蔬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蔬菜追溯展示系统基于“智慧农场”生产数据和“智慧秤”交易数据,全面展示蔬菜生产概况,全程记录市场交易流程,实现“从菜园到餐桌”的可视化追溯。消费者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知道蔬菜品种、种植情况、采摘日期、质量检验等信息。“每一位消费者能亲眼看到农产品从地头走向他们手中全过程,并能重复核实这些信息,让他们吃得安心。”赵兵介绍。
一个名单解了一个“老大难”
“我们科室仅有3个人,以前用的平台功能集成度低,产销各环节信息隔离,数据统计都采用原始的手工报送方式,由村委会、合作社层层上报,不仅劳动量巨大,最主要的是数字不精确,政府很难对蔬菜交易进行有效监管。”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合作社管理科主任刘银炜说,过去由于蔬菜交易各环节未有效串联,生产、销售、管理各自为战,对市场缺乏分析掌控,政府难以科学决策,智慧蔬菜交易服务平台启用后,农业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推动“寿光模式”不断转型升级。
不仅政府管理服务更高效,菜农的获得感也实实在在不断跃升。
“蔬菜收购本钱大,一天周转资金要3万多元,一个月就要过百万元,如果不赊账,哪来那么大本钱?”尧店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琦对赊账问题一直很关心,这是合作社跟农户常发生争执的地方。基于菜农经常遇到的资金难题,智慧蔬菜平台将上线 “我要贷款”功能,面向蔬菜合作社和大棚种植户,推出“菜农惠”产品,解决蔬菜合作社资金结算难题,并为大棚种植户提供资金支持。
蔬菜智慧管理服务平台的推广与建设银行主营业务的带动,是双向的力,相生相长。半年来,寿光支行通过对大数据挖掘,对“白名单”内430户大棚种植户授信“蔬菜大棚快贷”额度4250万元。紧扣大棚种植户融资“期限短、额度小、时效快”的特点,依托裕农快贷平台,在涉农大数据支撑基础上,通过对客户“种植经验+关键环节控制”的关注和评估,及时推出了“蔬菜大棚快贷”产品,符合准入条件的客户可通过线上渠道自助完成贷款申请、支用和还款等流程操作,及时获得融资支持,解决了融资“老大难”。同时,充分发挥建行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传统优势,积极支持“寿光市智慧农业科技园项目”建设,目前已成功批复授信额度3亿元,并顺利投放2.59亿元大棚建设专项贷款,用于建设高标准智能温室和蔬菜大棚,促进当地“设施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不仅付款方便了,还能拿到额外佣金,以后我的钱全部存到建行,我要介绍同行申请‘裕农通’业主!”东华蔬菜专业合作社老板庞东高兴地说。合作社是寿光本地菜的主要销售渠道,集中了附近村子菜农主要的资金沉淀,寿光支行对安装蔬菜交易终端的合作社择优发展为“裕农通”业主。目前,已累计在蔬菜合作社中拓展62户“裕农通”服务点,“裕农通”借记卡发卡1086张。
“寿光有3000多农资经销商,是蔬菜产业链上重要一环。针对需求,平台已上线‘我要收单’版块,商户在线提交商户申请材料,通过审核后,可立即下载并使用二维码收单。”寿光支行行长程建华表示,随着对蔬菜产业链的不断渗透,商机不断涌现,平台也不断更迭升级,将更多的建行元素嵌入蔬菜版块,为整个产业链参与方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潍报全媒体记者 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