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致理念引领文明创建,以文明创建提升精致内涵。2020年,威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2020年11月,威海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荣成、乳山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再次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全域一片红”。
“威海人民的幸福,来自于‘千里海岸线、一首文明曲’里的独特亲和力。”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在2020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作主旨发言时说,威海把培育文明市民作为建设幸福城市的着力点,“君子之风·美德威海”的幸福招牌越擦越亮。
2018年以来,威海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坚持文明城市创建与精致城市建设一体推进,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聚焦新实践,培育新风尚……文明,为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坚持核心价值引领 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1月29日中午11时,是荣成市夏庄镇后寨村暖心食堂的“餐前一刻钟”时间,82岁的村民李德兴提议当天“拉呱”主题定为“就地过大年”。
“咱们得响应国家的号召,今年过年少出门、不聚集,过一个健康文明年。”“我已经跟儿子儿媳说了,让他们留在外地过年就行,不用挂念我们,安全最重要。”……老人们讨论得热烈。
在威海,遍布城乡的暖心食堂利用“餐前一刻钟”时间,把“学理论、懂政策,做明白人”理论大众化普及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此外,“银杏树下传习语”“百姓故事会”“文艺轻骑兵”等20多个特色宣讲品牌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征程中,威海市不断突出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
——以弘扬红色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启动全国首个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训基地,精心打造刘公岛、天福山、马石山、胶东育儿所、郭永怀展馆等串珠成链的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辟6条红色旅游和研学线路,创作推出舞剧《乳娘》、京剧《郭永怀》等一批红色题材文艺精品,构筑起这座城市的精神高地。
——以发挥榜样力量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屡救危难、勇斗歹徒、提名“全国道德模范”的全明林,不惧风险、舍己救人的“中国好人”柏军、梁文强,不断延伸善举、助力乡村振兴的“最美志愿者”吕明玉……全市涌现出市级以上道德模范221名,“威海好人”799名,7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各行各业“最美人物”、各类典型10万多名。一个个闪亮的名字,犹如一盏盏精神明灯,引领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以信用为抓手创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运用“海贝分”凸显信用有价,加减之间为每位市民描绘出一幅“道德”画像。大力实施信用建设“五进工程”,把征信体系纳入精致城市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在全国261个地级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
“君子之风”遍吹城乡,“美德威海”蔚然成形。一直以来,威海市持续培育新时代好少年,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推广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家在耳濡目染中感受道德的力量。
着力培育文明市民 彰显城市“温度”“风度”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共同战“疫”,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优秀答卷。答卷的背后,“文明的力量”提供了强大支撑。2万多篇各类稿件,1000多部抗疫文艺作品,18件作品获得省级以上重点奖项,谱写出一曲同心抗疫的威海赞歌。
培育文明市民,是威海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疫情期间,威海人民展现出的伟大抗疫精神,也是我市文明素养日益提升的生动缩影。去年春天,12000多支志愿服务团队,40多万名志愿者顶风冒雪、不分昼夜,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全市涌现出全省抗击疫情“最美志愿者”和“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8个。
2020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年。创城被赋予全新的内涵——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开展一场凝聚力量、攻坚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创建。
去年6月,威海市文明委第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创建动员会议动员全市上下奋力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连冠”。
下发《威海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开展市民素质等六大提升工程、全市500名“文明观察员”上岗执勤……威海市对涉及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公共秩序、窗口服务等领域的1838个重点点位进行全面检测,涉及“看得见”的市容环境和“看不见”的市民素质等方方面面。
如今,礼让斑马线、不车窗抛物、不随意鸣笛、不乱停乱放、排队上下车、文明养犬、文明旅游等成为全民共识,持续开展“精致城市·文明市民”培育行动让精致城市的“温度”“风度”更加彰显。
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文明风尚已逐渐转化为制度规范,威海市先后出台《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精致城市建设条例》,文明与精致融为一体,常态运行。
聚焦便民惠民目标 绘就文明幸福底色
威海市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坚持以人为本,聚焦便民惠民利民等各方面工作,用文明绘就共享成果的幸福底色。
每天下午5时,是环翠区万福邻里中心最热闹的时候。从前灰头土脸的马路市场退街入室,不仅解决了多年来的交通拥堵难题,更解开了附近百姓常年的心结。
家住周边的市民王丽荣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去万福邻里市集逛逛,一楼挑点时令生鲜蔬菜,二楼逛逛美食小吃,再到顶层运动休闲公园遛遛腿脚。她说:“路上不堵了,楼下不闹了,我们过街安全了,去处也多了!”
2020年,威海市聚焦“不精致不文明、群众不满意”的问题,精准化解城市“成长的烦恼”。一年来,威海不动产权“办证难”遗留问题基本处理完成,改造老旧小区48个,建成过街天桥9座、公共停车场9处、口袋公园131处,全市30余个社区食堂、395个老年餐桌饭菜飘香。
此外,威海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新时代精神文明更深地融入精致城市建设,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
用足“绣花”功夫,一幅精致幸福的文明图景徐徐展开。2020年,威海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并被中宣部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宣传报道典型。
威海,正从城的精致向人的文明发展,从城的精致向人的幸福迈进。
统筹城乡一体推进 “蒲公英”开满威海大地
2分兑换肥皂、5分兑换洗手液、10分兑换毛巾……在荣成市俚岛镇大庄许家村信用超市,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种生活用品,商品下方贴着分值不等的“价格”标签。在这里,老百姓只需拿着自家的积分卡,凭积分兑换心仪的商品。
“自打有了积分兑换商品活动,大伙参与村情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大庄许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青海说,依托“志愿活动+征信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起村民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群众“点单”便可选择心仪的志愿服务,400多个“暖心食堂”靠“信用+”运营,每5位市民中就有一名志愿者……威海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朵朵象征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蒲公英”,将文明之风带到千家万户。
2018年,威海全面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荣成市、环翠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试点,文登区、乳山市先后被确定为省级试点,“志愿+信用”经验模式在全国推广。2020年5月,荣成市作为全省唯一城市,被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重点联系县(市、区)之一。
目前,全市实现志愿服务数据信息“一张网”管理,志愿服务活动时长与个人信用“海贝分”挂钩,67万名注册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城乡基层,“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城乡一体推进,威海市把乡村文明行动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省级清洁村庄覆盖率位居全省前茅,“精致农家·美丽庭院”创建项目成为全省唯一一个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11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138个村镇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全市98.47%的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标准,居全省首位。(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