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8月21日9版
碧海潮生是故乡
--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五部分·城市景观
47
青岛观象台:仰可观星辰 俯可定丘壑
自古以来,要在中国版图上寻得一处观天象、洞潮夕的“应许之地”,似乎总与青岛地区脱不了干系。
■青岛观象台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 青岛卷》里有载:先秦时的琅琊台,就是观测天文气象、四时潮汐变化的所在,称得上中国今知最古老的观象台;到元代,青岛地区开通的世界上最早的大型通海运河胶莱运河,则是国人将海洋潮汐规律应用于海洋工程的伟大创造;而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青岛观象台的设立与天文气象、海洋观测应用研究,则是青岛成为中国现代海洋科学发祥地的最早的、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
1898年,与德国人一同入侵这座城市的,还有西方现代天文气象学先进的“器测”方法。当时的德国海军港务测量部气象天文测量所,就是后来在1912年正式落成的青岛观象台新台的前身。由此这座青岛著名的小山被命名为观象山,位于山顶、7层、21.6米高的观象台,成就了青岛十大景观之一——“穹台窥象”。沿蜿蜒的山径登顶,老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风貌尽收眼底,而“穹台”果然引无数天文爱好者前来“窥象”,历近百年不衰。
在青岛观象台的历史上,数位中国天文与海洋气象开拓者的名字熠熠闪光。蒋丙然,作为中国主权下青岛观象台第一任台长,在20世纪30年代还兼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中国气象学会副会长、会长,是我国近代天文地震、地磁和海洋观测研究事业的重要开拓者;高平子,气象、天文学家,1926年在观象台工作的他作为中国代表参加第一届万国经度测量,开中国天文界步入国际合作之先河,青岛观象台也因此在观象山上刻下了“万国经度测量纪念碑”的碑注;而此时竺可桢也在青岛观象台出任气象地震科科长。
1924年中国气象学会建在青岛,青岛观象台成为中国现代天文与海洋气象事业的中心基地,在这里成就了太多天文与海洋气象之最——它开创了现代太阳黑子的观测和研究;在它的西面山巅建成中国第一座直径7.8米的圆顶大型天文观测室,引进了我国第一架口径32厘米的天体照相仪;从这里率先废除了落球报时法,采用电音报时,成为迄今全国各地广播电视台播报北京时间的方法之始……
1928年,海洋学家兼戏剧家宋春舫的到来,使青岛观象台成为中国现代海洋科学的第一个综合研究机构。正是他与蒋丙然一起创建了青岛观象台海洋科,担任科长的宋春舫,从国外采购大量海洋仪器和参考书籍,吸收培养朱祖佑等年轻的海洋科学人才,开展青岛港潮汐观测和预报业务,在他的导引下,中国第一本海洋科学期刊《海洋半年刊》,在青岛观象台诞生。青岛观象台成为中国第一个海洋气象观测台所在地。
正是由于这座作为我国最早现代科研机构之一的观象台的存在,为青岛“穹台窥象”的城市地标景观再添科界新景。在青岛观象山的山顶,还有一座有门无窗、铁门常锁的神秘小屋,由花岗石和铁护栏双重围护,这座未加标注的神秘小石屋,就是科学界鼎鼎大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所在。在2020年,对世界之巅珠峰高度的新一轮测量让它重回大众好奇的视线。
为什么会将中国境内所有海拔的起算点设置在此处?首因还是青岛观象台:从1900年开始,位于青岛观象山顶的这座观象台就开启了验潮工作,并于1904年正式建成验潮站,不间断的大量累积的验潮资料,加上青岛观象台关于天文、气象、海洋的大量科学研究,再加之观象山稳定的地质条件等等综合因素,终于在1956年,国家高程控制的起算点——水准原点,正式设于青岛观象山山顶。它让青岛观象台以及它所在的观象山,真正成为仰可观星辰、俯可定丘壑的殊胜之地。
如今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仍常年进行太阳活动区白光精细结构以及特殊天象的观测与研究,同时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更加密集地开展天文科普公共教育活动,在去年国产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公映后,这里再度成为全国天文爱好者朝拜的网红胜地。当自然与历史,科技与人文在这里交汇,位于79米观象山山顶的青岛观象台就是青岛在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地理坐标的见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 魏 王 雷/图)
48
信号山:三面郁葱环碧海 一山高下尽红楼
青岛老城区的山坐拥地利,俯瞰山海水云间是等闲事。然而信号山的独特在于,它不仅能俯瞰,还是老城区视觉的高点。晴天雨天,山顶红色的蘑菇楼都是鲜明的地标。自1898年德占时期开始,信号山就从民间的“大石头山”变成了发送船舶进出信号的重要制高点。这座小山在历史上每一次更名,与青岛每一次易主相对应,而信号山的功能从“信号台”到公园景点的职能转换,也印刻了历史的转折。对于青岛人来说,信号山是历史属性的,也是地理属性的,还是功能属性的。它的存在,就是一个绝对的信号。
■信号山顶红色的蘑菇楼。
位于龙山路上的信号山海拔98米,面积6.3公顷,在老城区里它地势高耸、山石峻峭,山顶处三幢红色蘑菇楼宛如三支熊熊燃烧的火炬,耸立于青松绿树中格外醒目。信号山原名大石头山,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不久,在这座山上修建了一座信号导向台,专为轮船及帆船入港时传递信号,用以指挥船舶进出胶州湾。曾著有《青岛德式建筑》的摄影家袁宾久考证,“这个山一开始叫‘特鲁泊山’,后来叫‘迪特里希山’,这两个人都是当时侵占青岛的德军将领。”(也有说法称当时德国人命名此山为齐格纳山,“齐格纳”是德语里“信号”的意思)。之后,德国人又在该山脚下修建总督官邸(迎宾馆),信号山逐渐成为极具军事意义、地理意义的老城主峰。
根据信号山公园的铭牌介绍,信号山一开始被老百姓称为“挂旗山”。历史学者鲁海介绍,“这个信号台发信号不是咱们现在的那种电子信号,而是通过挂旗帜来指挥。”当时在青岛游历的英国人F·帕默在游记《青岛(1898—1910)》里记载:“山上的信号有这样几种:三角形的顶尖向上表示由北方开来一艘轮船,三角形的顶尖向下表示由南方开来一艘轮船,四角形的旗是表示有一艘帆船,小红旗表示一艘有固定航期的邮轮。而如果升起一个球形标志,则表示有一艘军舰要到达……这些信号下面的旗帜则表示船舶的国籍。”这些旗语成为当时青岛一景,吸引了不少游人观看,如今信号旗在青岛已经被先进的导航技术取代,而信号山公园长廊悬挂的就是当前仍在世界部分港口使用的各种信号旗。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军借机侵占青岛后,将信号山更名为“神尾山”,神尾的真正身份是日本“青岛攻城军司令长官”、第十八师团长神尾光臣。到了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后,此山被正式定名为“信号山”。不过,到了上世纪30年代,山下已陆续形成了龙江路、龙山路、龙口路、龙华路、伏龙路这五条民居聚居街,信号山也由此被称为“五龙山”。1931年,著名文人、红学家俞平伯来青岛游览,特意创作了一首《青岛信号山》:
故人邀我作东游,喜得年时及早秋。
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
沙温浪软飘情侣,烛暗弦低含舞俦。
此夕凭虚君不见,万千灯火占齐州。
这首七律笔力雄健,铺陈得当,颔联高度概括了信号山俯瞰青岛前海一线的风景,“郁葱”“碧海”“红楼”浓缩了青岛独有的景观,颈联则描摹了情侣戏海、舞伴翩翩的生活情境。俞平伯对此诗颇为看重,在后辈回忆录里,曾提及俞平伯三十多年后题写《青岛信号山》赠送文友的往事,也可见信号山的景致给俞平伯留下的印象深刻。
从现存照片来看,德占时期的信号山主体建筑“信号台”其实是一座二层的小楼,外墙用石头砌成,造型有些像碉堡。而现在信号山的标志性建筑,是三个红色的蘑菇形状建筑。厦门大学博士、著有《滨海型城市青岛旅游业的演进》一书的高玉玲教授介绍,上世纪80年代,青岛市政府决定开辟信号山等十个山头公园,并修建起如今标志性的三个红色蘑菇球。“这三个红球建筑象征三把火炬,也是传递信号的意思。”这三个红色蘑菇建筑大小不一,两侧略小的两座为微波通讯楼和海上监督楼,最高的一座为旋转观景楼,设有旋转观景音乐茶座,游客可以进入俯瞰城市美景,20分钟旋转一圈。
如今的信号山,周围聚拢着老城区最具特色的地标,包括迎宾馆(总督官邸)、江苏路教堂(总督教堂)、青医附院(总督府野战医院)、“老市府”(胶澳总督府)等标志性建筑,更有多位名人故居。然而对于市民来说,这座山除了登高瞰海,还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青岛有着端午节“采艾挹露”的习俗,每年端午节黎明前,市民们纷纷登山采艾蒿,拉露水(用手绢把庄稼苗或草叶树叶上的露珠采下来,用它擦眼擦脸,民间传说端午露水擦眼不得眼疾),消灾祈福。青史风云,山形依旧,信号山无言守护静谧老城。(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文王 雷/图)
49
小鱼山:山不在高,灵境天成
鱼山路和福山路交会,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东南,坐落着海拔60米的小鱼山。山不在高,登临此山,自西向东铺陈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水族馆、汇泉湾、第一海水浴场、八大关景区等,前海美景尽收眼底。小鱼山主建筑为“览潮阁”,三层八角高18米,阁内有螺旋式的楼梯,外设护栏平台,绕阁而行,游人可以饱览“蓝天、碧海、青山、绿树、红瓦、黄墙”的老青岛风貌。加上青岛文化名人故居大多围绕小鱼山分布,可以说小鱼山身处青岛文脉高地,占尽人文风流。
小鱼山身处青岛文脉高地,占尽人文风流。
小鱼山山顶为一阁揽两亭结构,阁为览潮阁,亭一左一右,分别为拥翠亭、碧波亭,取“山峦拥翠,海漾碧波”之意。三处亭阁匾额皆由著名艺术大师吴作人题写。这座公园面积2.5公顷,绿地面积2.1公顷,绿地率84%,因势谋景,以景造型,是青岛市第一座古典风格的山头园林公园。连接阁与亭的曲廊上,镶嵌瓷板釉上彩壁画《八仙过海》和《蒲松龄宇宙》,让游客流连、赏玩。整个小鱼山的建筑设计突出山海主题,主打“鱼”的图案造型,把自然美、建筑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松涛海潮应和,秋风冬雪接踵,小鱼山汇聚四时之美,更是青岛老城美景的最佳观景台之一。
小鱼山历史渊源深厚。1892年,清政府在青岛建立总兵衙门(今青岛市人民会堂),它的东门正对着一座小山,小山因而得名衙门山。1897年,德国入侵者将衙门山上的炮台拆除,新建了自己的炮台。《青岛文物与名胜保护纪实》里《小鱼山公园》一文中写道:“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时,山上炮台被毁,坚固的钢筋水泥地下室及通道至今犹存,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铁证。”日据时期开凿鱼山路,这条路穿衙门山而过,将山一分为二成了东西两部分。文史专家鲁勇介绍:“因都靠近鱼山路,人们便按照方位将两座山分别叫作东鱼山和西鱼山,之后西鱼山上的建筑越来越多,逐渐消失了,而东鱼山被保存了下来。”所以,人们才总说先有了鱼山路,后才有小鱼山。1934年,由居士王金钰赞助,在小鱼山之巅建造讲经阁一处,名曰“湛山精舍”,“其占地约为12亩,上下两层,为古建筑形式,黑瓦覆顶。远处遥望,在青岛诸多建筑中独具风格。”1959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专家们提出,鱼山环境优美,视野开阔,应建成青岛市的风景眺望点,但“湛山精舍”建筑粗简、风格平俗,与地理环境不协调建议拆除。这一年,湛山精舍被拆除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青岛市园林部门重新开发利用这座山头,将它的名字定为“小鱼山公园”。览潮阁中央地面刻着大大的“1984”,标明小鱼山公园的建筑年份。
小鱼山之美,近观一阁揽两亭,远眺老城山海景观;而小鱼山之赏,分为山上、山下两部分。小鱼山山下,汇聚了青岛史上一大批文化名人故居,因而形成了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街区由环绕小鱼山的福山路、鱼山路、大学路和莱阳路四条街道及其周边小巷构成,再加上黄县路、大学路等街道上的老楼老院组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人文名流、科学巨子在此寓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1923年康有为来到青岛,次年买下福山支路5号,成为寓居小鱼山街区的第一位文化名人。同年,私立青岛大学在小鱼山西北侧(在今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成立,1930年改建为国立青岛大学,1931年9月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为青岛现代城市文化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尤其著名教育家杨振声担任校长期间,他广邀名家任教,小鱼山下一时名人荟萃,星光闪耀,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童第周等专家学者都陆续来到青岛,也让这座山成为青岛文脉的制高点。
2012年6月,“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当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这也是继八大关之后,青岛第二条获此殊荣的街区。在小鱼山下,分布着文化名人故居3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历史建筑占区内建筑总数的62%。从山上到山下,从近观到远眺,小鱼山在老城区占尽风流,堪称天海灵境,人文渊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文 王 雷/图)
责任编辑: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