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岁的张书成原本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工,因为2013年起在天涯论坛记录每天务工的点点滴滴和所思所想,意外“走红”。成为“网红”后,原来的日子仍要继续,张书成还是每天在建筑工地操持着他的木工工具。不过随着小视频的兴起,他记录生活的方式从泡论坛转为用镜头发声。今年,为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他和妻子决定不回老家德州。在他看来,利用难得的闲暇时间拍拍自己喜欢的小视频,记录留青过年的日子,具有别样意义,也是一种幸福。
张书成夫妇贴春联在青岛过年。
“网红”不易
每天工地待满10小时
2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张书成位于城阳的家。租住的房子虽然没开通暖气,但是厨房、卫生间、卧室、客厅被他勤快的妻子收拾得干净整洁。因为是和工友合租,所以租金不算太贵,每月1000元就够了,这样的性价比让张书成觉得挺满意。
采访中,张书成告诉记者,2004年自己打定主意到外面闯闯,走出老家德州宁津县,在辗转广东、辽宁等地后,在2009年选择落脚青岛,一干就是11年多,并打算继续留在这里,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离老家德州近,还因为“这是一个富有经济活力的城市,在这能挣着钱,这里的人也比较实在,不怎么排外。”
虽然已经是“网红”,但张书成不改农民工的朴质真诚,每天的工作也依然是在建筑工地打零工。依靠朋友介绍、劳务市场蹲点,张书成的收入比较稳定,但工作也比较辛苦。“每天差不多要在工地待10个小时,早晨6点到工地工作,11点下班,下午1点到6点继续干。”每日奔波于工地,能量需求大,生性节俭的张书成在饮食上却并未“优待”自己,早晨两三元买点油条、饼,中午10元左右买点菜和馒头,晚上回家吃妻子做的家常便饭,就是一日三餐。
转战“快手”
追赶互联网+新风尚
张书成正式“触网”的时间大约要追溯到8年前。他把每天的工作拍下照片,配上文字发布在天涯论坛,性格各异的工友、每日所见所得在他的笔下鲜活生动,渐渐地,他的帖子里来了越来越多慕名回复的人,人气旺了。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张书成并未满足于论坛“盖楼”,每天手机不离手的他也见证着“互联网+”过程中一个个风口的更迭。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记录生活?当小视频APP兴起后,张书成在“快手”上找到了一席之地,他希望通过小视频让粉丝感受生活正能量。
“其实我拍的小视频都比较简单。”点开张书成的快手号,最多的内容是每天干了哪些工作、挣了多少钱,虽然有一定的雷同性,但是背景音乐、字幕一个都不少,粉丝们也能看得津津有味,还能体会到生活最本原的滋味。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年来,不舍得在吃穿上多花钱的张书成却买来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办理上网套餐,尽管妻子有时候会提醒他节约一些,但却是他的最忠实粉丝,每次张书成发了小视频,妻子总要先睹为快。
留青过年
两份礼物让他感动
采访张书成时,记者送上了青岛晚报为留青过年人员准备的福袋。接过这份心意满满的礼物,张书成和妻子开心又感动,连声感谢,并且立刻拿起福字、窗花,在家里的门上、窗上不停地比量,看看贴到哪里看起来最喜庆。
在张书成的床边,还摆放着一份他刚刚收到的礼物,那是他的儿子网购后刚邮寄来的。“他知道我喜欢喝菠萝啤酒,就一下子买了两箱。我也喜欢喝咖啡,他也给我买了一大袋,这下可够我喝一段时间了。” 张书成的儿子知道,如果自己不给父亲买这些东西,张书成是不舍得买的。惦记着妈妈的颈椎不太好,孝顺的儿子在礼物清单里特意加了一台颈椎按摩仪。摆弄着儿子寄来的新年礼物,两口子眼神里是抑制不住的欣慰和幸福。
聊起儿子,张书成的语气中透出自豪。他说儿子目前在老家县重点高中教语文,已经工作四年了。一家三口虽然平时分居两地,但是经常通过微信联系。每次聊天,儿子的结束语总是绕不开“注意身体”“不要太辛苦”“多休息”。
张书成与在老家的母亲视频通话。
新年愿望
父母健康自己多挣钱
张书成是个细致人,抽屉里放着一本小账本,一笔笔收入、支出记得清清楚楚。去年回老家过年,疫情发生后,他在家“蛰伏”了许久,直到3月才回到青岛。尽管工作的时间短,但是工价倒是涨了,临近年终一算账,两口子总收入大约10多万,比2019年还高,这是他2020年最开心的事之一。
“我希望新一年父母身体都健健康康的,我能有时间多陪陪他们。”说起新年愿望谈及父母,张书成惦记起在老家的父母,用微信视频通话功能联系到了自己的妈妈,受张书成的影响,78岁的父亲、77岁的母亲都会玩微信。聊了几句家常后,久未见到大儿子的老人在镜头那边抹起了眼泪,但不忘叮嘱他安心留在青岛过年,别给政府添麻烦,做好防护。
今年,张书成家还有一件大喜事——儿子即将结婚,房子已经买好了。眼看着儿子成家立业,作为父母,张书成两口子心里自然是说不出的高兴。不过与此同时,他也感觉到有些许压力,“要准备彩礼钱、筹办结婚,也不是个小数啊,不能光靠儿子的工资,成家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多呢。”所以,他今年还得铆足力气,撸起袖子加油干,再多挣点钱。(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文 徐常青/图)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