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威海:“全域蓝色硅谷”加速崛起

2021-02-11 12:53 Hi威海客户端  

2月3日上午,冬日的威海远遥渔港没有因休渔而寂静冷清。渔港对面的远遥浅海科技湾区里,哈尔滨工业大学海洋智能装备研发中心的入驻企业正进行涉海无人机产品测试,山东大学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也在抓紧搭建海洋生物实验场地,还没完工的蓝科大厦已经获得10余家涉海企业青睐……海洋科技创新的热潮,在威海人熟悉的这片海里不断涌动。

海洋,是威海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海洋生产总值比重占全市生产总值达三分之一。要赢得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必须抢占海洋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威海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高度关注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质量和品牌建设,抢占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

1月3日,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推进工作专班正式入驻远遥浅海科技湾区以来,立即建立专班运行、板块推进、向上汇报对接、项目落地统筹等机制,加速统筹、协调、督导、推进全域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这个海洋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

这两天,威海海洋科技馆改造工程项目招标刚刚完成,厚厚的项目设计书将展览内容分为走向深蓝、威海与海洋、近海岸边、深海洋底、人海和谐五部分。其中,海洋牧场展项群、鲸落展项群的设计十分吸睛。今年8月,这个科普性、互动性、科技感十足的海洋科技馆就将开门迎客,将补足威海市作为海洋大市却无大型海洋科技展馆的空白。

不仅如此,威海海洋高技术产业园科研孵化器装修完成60%,预计7月完工;科创大厦完成主体建设,年底全面投入运营;鲁东大学特医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完成设备调试安装;一类新兽药“海立停”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已完成公司上半年投产;德克斯特智能检测机器人研发项目6月正式投产……随着全域“蓝色硅谷”的加速崛起,人才、技术、产业、金融等各类要素向这里不断汇集。

2月3日上午,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锦亮向专班工作人员提出了“场地有点不够用了”的诉求。这个去年从上海搬到威海的海洋智能装备企业,在全球水下自主机器人竞赛中连续两年打破美国和加拿大20年垄断关键技术的历史。从每年到威海实验,到现在把整个研发团队全部带来。正因为有了现在“近水楼台”的实验条件,其自主研发的船舶清洗机器人研发周期较之前缩短了一半以上。“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无疑是个利好。我们也将立足这个窗口期,继续提高自主研发水平,为威海海洋经济转型升级作出自己的贡献。”韩锦亮说,2020年公司的销售额突破800万元,而2021年一个多月订单就已突破5000万元。

不仅远遥浅海科技湾区里热潮涌动。“三个核心”之一的蓝色碳谷,目前已确定面积5万平方米的海洋生态大厦作为科技机构的核心承载区,落实入驻焦念志院士工作站、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威海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环境工程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此外,荣成市将重点围绕全产业链提升,向海洋产业高端化和市场终端化发力,2021年实施14个海洋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及医药项目,沙窝岛远洋渔业基地、鑫发海洋科技产业园、赤山磷虾产业园投入使用,年内海洋生物产业集群收入突破千亿元。

项目建设是科技城建设的重中之重。工作专班负责人程剑表示,聚焦三个板块主导定位,目前已经首批确定2021年重点推进的重大事项20个,重点围绕提升三个板块的核心引导带动能力下功夫;实施重点项目90个,其中产业项目51个,平台项目39个,加快科技城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产能以促进资源集聚。

同时,专班还将深化海洋生物、海洋智能装备、海洋新经济等产业链精准招商,重点推进与中国船舶、航天科技、中交建设、中关村、光大集团等央企强企总部合作,构建“技术创新、人才支撑、生态优化、产业发展”的发展链条。

■记者手记

蓝色创新链“赋能”千里海岸线

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哈尔滨工业大学海洋智能装备研发中心、山东大学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智真科技在这里迎来了从百万订单到千万订单的“转折点”……走进熟悉又陌生的远遥渔港,彻底感受了一把远遥浅海科技湾区里升腾着的蓝色动能。

因海得名、依海而建、临海而兴,海洋是威海市经济发展的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威海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高度关注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质量和品牌建设,抢占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作为引领威海市未来海洋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和推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启动以来,一批院士工作站、涉海创新企业、科研孵化器等平台、载体、企业等纷纷落户千里海岸线,串起一条创新链,“赋能”与威海人相生相伴的这片蓝色大海。

向海图强,未来可期。眼下,全域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城的“规划图”已经变成了“施工图”,还要让“施工图”尽快变成“实景图”,要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以科技创新提高产业附加值、竞争力,确保科技城建设迅速起势、快成规模、早出效益,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为海洋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建设海洋强省上争当排头兵。(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通讯员 王吉明)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