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18日讯 2010年,规划建设远期目标为10000亩、近期目标为5000亩的石墨新材料集聚区;2015年10月,引进石墨烯高端人才萧小月博士,石墨烯产业化制备项目试车成功,成为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石墨烯浆料生产基地;2016年9月成功签约石墨烯诺奖获得者安德烈·海姆教授,依托德通纳米组建省级院士工作站;2018年10月,成立青岛碳材料研究中心,哈工大、河工大等4支团队入驻;2020年7月,山东南墅紫荆石墨烯产业研究院、总投资10亿元的深圳贝特瑞石墨纯化及锂电负极材料项目共同揭牌,石墨新材料专业污水处理厂正式启动……一系列高端石墨材料产业纷纷落户莱西,为莱西石墨材料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成为 “南墅石墨”再现辉煌的转折点,为莱西打造国家级“碳谷”示范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为了加快石墨新材料产业发展,莱西立足产业实际,深化推进“八个一”的发展机制,在传统石墨产业转型升级、石墨烯高端人才引进、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着力做大做强石墨新材料产业,石墨新材料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莱西集聚碳材料企业120家,产业链完善,产品门类齐全,力争到2021年末,全市碳材料产业实现提档升级,实现工业产值50亿元;到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
为发挥莱西石墨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从2010年开始,依托原南墅石墨矿5000亩国有土地和闲置厂房,按照现代化工业园的建设要求,莱西规划了远期目标10000亩的石墨新材料集聚区,累计投资5亿多元,目前已建成1500亩,园内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集聚区已入驻德通纳米、青北碳素、洛唯新材料等石墨新材料企业19家。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3家,青岛市重点项目5家,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1家。
同时,按照“整合、共享、优化、提高”的思路,莱西规划建设了集专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孵化器于一体的青岛碳材料研究中心,筑巢引凤、集聚创新资源。该中心总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2018年10月中心内外装修竣工并投入运营,为莱西碳材料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和人才支撑。目前,中心已经柔性引进安德烈·海姆、萧小月、哈工大钟博等4个专家团队,入驻、孵化项目8个。
做强石墨新材料产业链,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壮大产业集群……为优化全市产业结构,延伸石墨产业链条,莱西规划、建设以石墨新材料产业为支撑,集科技研发、产业培育、文旅休闲于一体的石墨产业新城,规划建设石墨工业博物馆、产业区、商务区、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区、生活区等五个功能板块,真正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
莱西还不断做大做强石墨产业,为新城提供产业支撑。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引导传统石墨企业转型升级,为突破莱西攻势提供石墨新材料产业支撑。在加快传统项目提档升级和已竣工项目投产的同时,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强与行业巨头的联合,提升产业的国际地位。2019年11月,与上海杉杉合作建设年产5000吨的人造石墨锂电负极材料项目建成投产。2020年6月,与国内锂电负极材料最大生产企业深圳贝特瑞合作建设国内最大纯化石墨及锂电负极材料项目建成投产,当年实现产值3600万元。目前,影视基地、石墨工业文化创意、民宿旅游等功能板块已经启动,石墨产业新城前景可期。历经十年运行,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破损,为提高项目承载能力,莱西加大投入,整修园区道路18000平方米,规划新建道路25000平方米。投资3亿元建设国内首个石墨专业污水处理厂,对石墨深加工产生的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污水的闭路循环,达到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目标。目前,污水处理厂已正式投入运行,开创零排放、闭路循环的污水处理方式,目前已有6家企业签约入网,进一步拓宽项目落地领域、完善园区产业链条,推进石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石墨行业“四评级一评价”结果运用,出台专项政策,引导全市园外企业入园集聚发展。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运营模式,推进与深圳研一合作,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引进、嫁接深圳研一在石墨新材料领域的市场、技术、人才等优势,进一步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创新服务能力。发挥莱西石墨新材料产业品牌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和五矿集团石墨矿山资源、锂电正极材料、资金等优势,联合本土石墨原材料及制品贸易企业青岛朗芮特石墨有限公司,共同整合行业优质资源,打造石墨新材料交易平台。通过在原材料供给渠道和交易模式方面实施制度创新、现代金融创新、物联网技术创新,为产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打造集交易、结算、物流、仓储、供应链金融为一体的、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石墨新材料产业线上自贸区”。以线上促线下,以交易促产业,进一步集聚、整合碳材料产业领域原材料、产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物流等资源,促进莱西石墨新材料产业跨越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