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工匠之城”名副其实,“技术能手”脱颖而出

青岛日报2021年2月23日2版

青岛:“工匠之城”名副其实,“技术能手”脱颖而出

搭设广阔舞台让更多大工匠脱颖而出,提升品牌之都内涵、推动创业城市建设

从“上青天”时期的郝建秀,到在青岛港码头创下装卸纪录、不甘人后的“金牌工人”许振超,以及现在的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身为制造业强市的青岛,工匠荣誉殿堂里星光闪耀。这些工匠,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却有着相同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高贵品格,青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始终离不开他们。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打造“工匠之城”。同时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加快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加快培育新一代“青岛金花”企业、建设国家质量品牌示范区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工匠们的积极参与、创造奉献。

“青岛工匠”熠熠生辉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沉管安装团队首席钳工管延安凭借精湛的技术功底和精益求精的严苛精神,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让超级沉管在12米海底实现厘米级精确对接,完成了在业内人士看来难度系数不亚于“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的超级工程,让“青岛工匠”在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中熠熠生辉。

高速动车组底架的枕梁与减震器座焊接部位,长度只有20厘米,高度不到9厘米,焊接空间非常狭小,而且在焊接过程中还要“平焊转立焊”,焊接难度极高,稍不留神就会出现焊接缺陷,所以焊接的一次合格率很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焊工、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张合礼就负责高速动车组的底架焊接,他凭借精湛的焊接手法,不仅能保证焊缝外形美观,而且一次合格率平均达到98%以上。

管延安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再检查一遍”,强调最多的就是“反复检查”。张合礼每天仅休息三四个小时,可以连轴工作数月,只为刻苦钻研技艺,让焊缝熔合达到最佳状态。

他们是“手工艺人”,是大国工匠,代表着新时代青岛产业工人的技术高度。正是他们在自己的行业里深耕细作,不断追求卓越,才让青岛制造的品牌持续发亮,让品质之城的建设步伐更加铿锵。

对于制造业强市而言,品牌之都与工匠之城需相互助力,才能互相成就。而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重构,工匠也逐渐被赋予更多新的时代内涵。

“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业大势下,有工匠精神、能够熟练掌握工业机器人操作控制的技术技能人才逐渐成为用人市场的‘香饽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于清笈坦言。

着眼于这种大势,为了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打造新时代的大国工匠,青岛一直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查保促”等活动。

仅2020年,市总工会即组织实施90余项市级劳动和技能竞赛,引导全市千余家单位开展各项劳动竞赛3000余项,参与职工近百万人,实现提质降耗近10亿元,也通过以赛代练,提升了广大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

此外,还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工友创业联盟,汇聚历年选树的优秀工友创业园、工友创业带头人,目前已有成员企业520余家,形成工会以创业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合力。联盟聚集项目与人才优势,一方面通过与对口扶贫协作地签订协议助力产业扶贫;另一方面,联盟拥有由89名创业导师组成的专家库,可为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创业指导。

让工匠们有事干、干成事

工匠为城市发展助力,城市更要创造条件让工匠们发展得好。要给予充分的空间和舞台,让工匠们有事干、干成事。

全国技术能手常东松来青后就充分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因为看重常东松的技术能力,青岛智安达投资有限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来青后,经过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常东松解决了轮胎压力、温度、路况、车辆参数与轮胎磨耗之间的关联和数据分析问题,为轮胎工厂研发提供了数据支持。

常东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我市对高层次技能领军人才的奖励。为促进高层次技能领军人才集聚青岛创新创业,按照我市出台的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能领军人才奖励政策,对全职引进的国家级、省级技能领军人才给予安家补贴;对自主培养和全职引进的全国技术能手和世界技能大赛铜牌获得者、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等给予奖励。

类似的政策,不止这一个。去年11月中旬,青岛以市政府名义“顶格”出台了《关于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工匠之城的意见》,对工匠的服务管理举措覆盖技能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使用、服务全链条,意在进一步优化技能人才生态发展环境,着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技能人才队伍。

《意见》中着墨最多的是实打实的奖励激励。《意见》中明确要按照“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贡献大者多得”的分配原则,支持工匠人才凭借技能提高经济收入;要实施技能人才安居计划,优先落实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高技能人才的住房保障……这一连串的技能人才鼓励办法,彰显着青岛打造“工匠之城”的决心,也着实打动了不少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心。

正是有了这一系列打造“工匠之城”的共识和努力,青岛近年来不断涌现出职业技能突出、创新能力强的产业人才典型示范。截至目前,青岛已有“大国工匠”2名、“齐鲁大工匠”3名、“齐鲁工匠”6名、“青岛大工匠”20名、“青岛工匠”80名。同时拥有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3个、市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78个。(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萍)

责任编辑:程雪涵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