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卿本佳人,奈何娱乐”也不必哀叹,其实我们挺需要许知远这样的知识分子

许知远在《吐槽大会》上的表现,可能是这个已经略显疲态的节目本季第一个出圈话题了。许知远在节目里说的梗确实看着比较高级,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鲁迅、梁启超、川端康成等等,还吐槽了“作家是一种你以为你在从事的职业”,金句不少。最后,许知远获得149票,排名倒数第二。

所谓“知识分子吐槽”

许知远的这段吐槽,被很多自媒体冠以“知识分子的吐槽”。许知远提到的这些人,在综艺节目里都不是常见人物,颇有点耳目一新的效果。可以看出,其他脱口秀选手在后台也是好评居多,现场被吐槽嘉宾脸上的表情也颇有些僵硬,大概这种类型吐槽,确实让他们感到有点无法接招。

平心而论,这些梗确实比较高级,但与其说是这些吐槽是“知识分子”的,倒不如说是中产口味的。

说实话,对于本科以上学历人群来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算不上生僻的人物。鲁迅、梁启超、川端康成,更是畅销书的热门题材,书店的醒目位置不难见到他们。

之所以说这是中产口味,是因为这些梗其实也就是比大众娱乐的水准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不是简单粗暴,而是有些精致、有点考究。

之所以评分不高,其实也不奇怪。记得有一季《奔跑吧兄弟》里,只有鹿晗答对了闰土刺的是猹,即被观众惊为天人;李雪琴之前说过一个“宇宙的尽头”,也被舆论叹为“不愧是北大的”。从这些可以想象综艺圈的知识含量,还是比较稀薄的,受众也未必能欣赏更高级的梗。

这也让许知远的排名显得有些滑稽:知识分子都降格成这样了,还不买账啊?

这其实也是提了一个问题:知识分子,该以什么样的姿势和大众对话?

自带流量诉求的知识分子们

从《奇葩说》里的薛兆丰、刘擎,到现在的许知远,都曾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讨论:知识分子从书斋里走出来了,开始进入最热闹的综艺了。

其实知识分子是自带流量诉求的。可能听着有点矫情,但知识分子天然带着“启蒙宿命”的,需要面向大众,传递他们认为的那个理。

启蒙是个来自近代西方传来的概念,但所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的知识群体同样有强烈的表达欲。

值得说的是,越来越多人选择的形式——综艺。本质来说,综艺一定不是个讲道理最理想的地方,它肯定不是知识分子的主场。点缀其中的知识分子,他们一开口就仿佛是这种效果:

“大家别光顾着笑啊,我稍微插一句话……”

所以,很多时候综艺里的知识分子,总给人一种“委屈感”,有一种满脸陪笑、客随主人的感觉。

但是转念一想,虽然知识密度低,但就传播效率上看,可能除了综艺,就没什么更好的选择了。综艺里随口一句知识点,可能就胜过正经课堂讲一学期。

文化潮流很难抗拒。比如,当短视频用户超过8亿,哪怕是名校毕业,卡尔维诺、哈贝马斯张口就来,只要进入媒体圈当一个小编,就不得不在一天到晚坐在电脑前,做着那些一惊一乍、配乐劲爆、字体浮夸的短视频。

知识分子也是这样,单纯是从受众范围上,综艺其实就已经让有表达欲的知识分子无法抗拒了。更不用说在商业加持下,综艺与其他诸如讲台、读书会、杂志刊物等平台几乎没有可比性的经济回报。

可以料想,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走出书斋,走进录影棚。

吐槽大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分子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许知远未必是一种学院型的知识分子。

许知远缺少一些实证型学术著作,他更近于作家,或是含混一点的“文化人”,属于那种“一看就是搞文化的人”。

这其实能决定我们对一个知识分子大体形象的判断。比如,梁启超如果没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只有《少年中国说》,钱钟书没有《管锥编》只有《围城》,他们在学术史上的形象肯定不是现在这样。

所以,没有理论型著作的学者更多是种“外向型”知识分子:把知识揉吧揉吧碎,进行快餐化呈现。

当然不是鄙薄,《少年中国说》这种当年的爆款文同样意义重大。而是觉得,在综艺上吐槽嘉宾、取悦大众、间或普及知识点的形象,和许知远的整体人设还是挺搭的。

其实我们也挺需要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更像一种知识的中介。他们不需要多么高深,也不会让人昏昏欲睡,他们只是展现知识比较有趣、甚至是实用主义的一面:云淡风轻又深入骨髓地吐槽别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倒也不必要有“卿本佳人,奈何娱乐”的哀叹,有些知识分子,本身也更适合游走于严肃和娱乐、象牙塔与大屏幕之间的。

至于他149票、倒数第二的成绩,说实话也不算太难看。知识分子能这样出圈也算有点意义了,至少让大家记住了梁启超、川端康成,而那场比赛的第一名,又有几个记得呢?

责任编辑:单蓓蓓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