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观海新闻记者援藏日记② | 开始工作,桑珠孜区迎来“五月的风”

2021-03-03 14:41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时间:2021年3月2日

地点:日喀则市桑珠孜区 (海拔3860米)

天气:16℃/-5℃ 晴

第一天的日记,没想到关注度那么高。在观海新闻客户端的推送,得到读者的广泛转发。我自己在朋友圈转发的链接,有一百多个赞和几十条回复。之前发的一条朋友圈,更是有二百多个赞、一百五十多条回复。感谢牵挂着我的单位领导、同事、家人、朋友,你们给了我继续前进的动力。还有不少人说我胖了,说看到了“五月的风”。放心,过不了几天你们就会看到一个简约版的我,至于“五月的风”,今天让你们看个够。

晚上8点的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太阳才刚刚落山。

到达西藏的第一个晚上睡得不咋好,毕竟高原第一夜还是挺难熬的。写完当天的日记已经是晚上11点半了,简单洗漱一下,在12点前准时上床。新配发的枕头有点矮,还有点不太适应。下午本来已经好转的高原反应又出现了,头一胀一胀的,但是比之前已经好多了。戴上氧气吸管,静静地等待睡眠的到来。整个晚上,前半夜睡眠质量很差,中间醒了好几次,看表都是才一两点钟。后半夜还行,有一觉整整睡了3个多小时。日喀则的日出时间比青岛整整晚两个半小时,早上8点天才蒙蒙亮的时候,我就醒了。

晚上9点,青岛援藏干部公寓楼前,“五月的风”亮起了灯。

高原反应带来的另外一个糟糕感受就是脑子似乎不太转,记忆力似乎一下子没了。到达的第一天早上吃饭时,刘书记挨个给我们两个新人介绍了几位驾驶员的名字,我竟然一个都记不住,其中还有一位是汉族的驾驶员,更不用说另外几位的藏族名字了。好在过年期间,援藏工作组的成员我都见过了,还没把人家的名字忘掉,要不然就丢大人了。晚上出门去餐厅吃饭时,我还想着带着杯子去打点热水,杯子都放门口了,出门就锁了门,空着手到了餐厅。这大概是缺氧的缘故吧。

早上8点半,起床准备吃早饭,互相一看状态都很好。于是,我们愉快地决定:从今天开始就投入工作吧!第一项就是要开会讨论一下青岛援藏干部人才组成员的分工。别看我们只有8个人,除了党支部工作,内部还有纪检、项目、行政后勤、宣传、材料等分工,对外要分别联络对接山东省援藏工作组及市、区的招商、发改、商务、财政、审计、教育、组织部、宣传部、文旅局和外联、交往交流交融等各方面的工作,每个人身上都兼了好几项工作,这一年半的时间会挺忙的。作为一名新闻宣传一线的成员,宣传报道、材料组织、对接媒体自然是我的分内活。这不,我到达西藏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整理会议纪要并存档。今年,青岛援藏组要在桑珠孜区推进12个建设类项目,很多项目其实在援藏组成员回青岛休假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调度了。受高原天气影响,日喀则的建设工期很短,基本上只能在4月到10月期间才能施工,施工难度比青岛更大,工期也更短。所以,很多项目都要在施工前做好前期的充分准备,很多调度工作都是在援藏组休假期间就已经做好了。

航拍日喀则市桑珠孜区。

就在我们开这次会之前,神奇的张禹校长又一次让我们惊叹。之前他帮我修好了跳闸的空气开关,这次开会前,会议室的制氧机不工作了,不通电。张校长跑到会议室外的后面,找到了电闸,一通神操作,氧气通了!开完会,我整理好了会议纪要去他屋里打印。张校长正找出几个地暖控制面板,准备去帮着张明港修地暖!不多久,到了午饭的时间,张校长和张明港联袂到了餐厅吃饭,地暖修好了!我们一致决定授予张校长“六级电工”的荣誉称号。神奇的张校长还有一处让我特别佩服的地方,昨天是回来的第一天,他虽然也有高原反应,但是到了晚上他就开始收拾房间,据说收拾到快12点。今天我去找他,他竟然就在用力地拖地了,还郑重其事地嘱咐我:“你的行李先别收拾,你的房间也别收拾,起码过一个星期再说。”这让我情何以堪啊。

青岛援藏公寓温室里的一丛油菜花开花了,增添了一抹生机。

以上的内容是2日中午到下午抽空写好的。下午到晚上,我们连续开了两个会。下午5时,我们一行5人“乘坐”11路走到了桑珠孜区文化和旅游局,和区文旅局局长旦增卓玛还有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开了一个文旅专题会。主要讨论的是青稞博物馆的建设事宜、青稞文化旅游节、非遗普查、黑颈鹤保护等。这个专题会一直开到了晚上7点多。刘存东领队针对青稞博物馆的建设提出了很多意见,还有青稞文化节、原创音乐节、非遗普查等也很是一番烧脑。晚饭前,因为烧脑和缺氧,刘书记头疼得厉害,吸了一会儿氧后缓解了一些。简单晚饭过后,我们又和桑珠孜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委副书记田世新,区委组织部长李志涛一起就乡村振兴学院建构的事宜进行了深入研讨。这次会议一直持续到了晚上11点半,讨论了在乡村振兴的新阶段,面对新的任务,如何采用新的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激发内生动力。其实乡村振兴学院从去年就开始筹备建设了,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区一级的乡村振兴学院。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向乡村振兴转折点上,根据“一个围绕三个服务于”,如何让农牧民增收、让农牧民致富,把学院真正做成让农牧民增长本领的地方,这也是“智力援藏”的内涵所在。

一天开了三个会。

这一天的三个会,都是刘存东领队主持的,他会上全方位动脑提意见,有点劳累过度,中间还不得不吸了一会儿氧。三个会全程参会的副领队王成君,援藏组成员王鹏、张禹、周斌、张明港同样在一直坚持着,不过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头晕、头胀、头疼的症状,血氧饱和度都只有60-70%,心跳没有低于一百的。这才是来到高原的第二天,还是在氧气含量和气压都很低的冬季,没想到援藏的同志在高原上真够拼的。我还好,只是有点心跳加快,全程带着笔和脑子记录,开完会,我赶紧回自己的房间记录下这一天工作。这篇日记也终于能赶在2日晚上12点前写完。虽然开了一天会,尤其是下午4点到晚上11点半,连续7个多小时都没有吸氧,但是除了心跳有点加快,其他还行,晚上睡觉再观察一下。(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王建亮)

责任编辑:王逸群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