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全国人大代表秦和:打通中小学和高校壁垒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老话题,被反复提及;但至今我们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拔尖创新人才供给不足,始终是我们面临的一大瓶颈。要想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取得新的突破。”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指出。

在秦和看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链条,要从学前抓起,贯穿整个基础教育,并延伸到整个高等教育阶段。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许多中小学和高校进行了探索。但总体而言,没有真正形成合力。他建议,建议国家层面进行系统设计,打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壁垒,注重在招生、课程、教学、评价等各方面更好地衔接,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前后接续,避免半途而止。特别是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加强普通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加强资源整合,但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赋予学校充分自主权,鼓励和支持学校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对此,秦和建议,强化学校主体作用,遵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打破僵化的、“一刀切”的管理模式,科学安排课程、师资和教育教学活动,在创新人才识别、选拔、培养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制度安排,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同时,要正确处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均衡教育的关系。既要努力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还要注重英才教育,特别是要重视智力超常儿童教育,避免在教育实践中把二者对立起来。

“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核心资源、核心竞争力,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自力更生。同时,我们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全球竞争力,不能故步自封。”秦和建议,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要有开放意识、全球视野,要千方百计从国际上争取一流资源、一流人才为我所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顶尖人才。有关部门应着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重大科技创新,对教育对外开放进行系统谋划。

(中国教育报 记者 唐琪)

责任编辑:李婧菲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