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女性不结婚,再幸福都不叫幸福?”| 饶雪漫:抵御偏见,需要内在的勇气

你有没有一种感觉,现在女性很容易活得很“拧巴”。

一方面,“独立女性”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一种很奇怪的“政治正确”。

她们好像不能依赖他人的任何力量,要活成一座孤岛,要靠自己买车买房,事业腾飞,结婚不能收彩礼,不能当全职太太,papi 酱的孩子随父姓都被网友骂上热搜。

另一方面,在传统观念的思维框架里,女性在成长过程中还是会听到很多“规训”:

你是女性,就应该活成女性该有的样子,到了一定年纪就应该结婚生子,否则就是另类。

但事实是,很多女性反观自己的人生,既做不到所宣扬的成功“独立女性”,也做不到在应该的年龄结婚生子,两边都靠不上,太“失败”了。

女性,到底应该活成什么样子?

作家饶雪漫说:不要让别人定义你,自己定义自己就好了。

01.

女性需要多大勇气,才能抵抗这个世界的偏见?

法国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在《第二性The Second Sex》讲到:其实我们的性别是被教出来的。

女性的身份在成长的社会环境中,被赋予了很多标签,比如女性应该是温柔的,贤良淑德,相夫教子……

在这些女性身份标准下,适婚年龄和最佳生育年龄,成了加在每个女性身上的紧箍咒。

在中国,只要一个大龄女性没结婚,那么,是个人都能用年龄来说你几句。

纪录片《中国剩女》里的 35 岁女律师邱华梅,赤裸裸展现了“剩女群体”的真实困境。

她去婚恋公司咨询找对象,同为女性的介绍人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评价:

“别嫌我说话难听。首先,你不漂亮,不是美女。第二,你年龄真的很大了……”

在外要面对外人的指点和挑剔,回到老家,华梅还要面对家人的集体催婚和批判。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华梅坐在沙发上,她的父母亲和姐姐们轮番呵斥她:

“不结婚就是有问题,不正常。”

“你就是读书读傻了!”

“不结婚,生病了谁照顾你?”

“不结婚,再幸福它也不叫幸福!”

“你也不想一下后果,你不结婚邻居怎么议论我们家?”

面对这些攻击,她还能据理力争。

可接下来,面对父母的情感勒索,她沉默了。

母亲说,前几年我生病厉害,只要你结婚生娃了,了了我的心愿,我就不牵挂你了。

父亲说,从小到大你学习都让我自豪,怎么唯独这件事不行了?从小我什么都给你买,家里再穷也供你念完大学,想着就算卖血也要供你读书,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你?

“你太自私了!”

听到这些话,华梅在一旁默默地流泪,问道:

“我不结婚,一切都没有价值了,是吗?”

在中国,有太多女性像华梅这样被女性偏见裹挟着长大。

她们接受了高等教育,工作勤勤恳恳,能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健身,美容,坚持学习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却因为婚恋问题而被否定所有价值。

女性到底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抵御这个世界的偏见与恶意?

02.

“不需要为了恋爱而恋爱,为了结婚而结婚”

女性不结婚、不生孩子可以吗?饶雪漫的答案是,可以。

在她看来,我们不需要否定婚姻的存在。

“不要去放弃寻找。找到一个可以跟自己的灵魂相通,并且可以扶持自己走完漫漫人生路的人,我觉得其实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但是,如果你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一个人过也很精彩。

可我们该如何面对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和坚持自我之间的冲突?

关键在于,你要想清楚,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那些阻碍你的声音来自于哪里,你是否要战胜它们,有没有力量战胜它们。

《剩女》纪录片里的华梅,也从来没有否定婚姻。

她也积极地去相亲,社交,结识新朋友,甚至去医院咨询如何合法冻卵,为自己铺后路。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抗拒婚姻,而是不愿将就,为了结婚而结婚。

不合脚的鞋子,硬要穿上,只有一个疼字。

但,和周围的传统婚恋观做斗争,必定是痛苦的,撕裂的。

在心理医生面前,华梅展露出了自己最脆弱的一面。

不管是“剩女”也好,“单身狗”也好,这些外界赋予的身份评价,她觉得自己会挣扎出来的。

她会不停地骂这些词,在某种程度上,她觉得自己已经战胜了它。

但,那是一个人孤零零的胜利。

这部纪录片在去年播出之后,华梅通过推特告诉网友们,她已经顺利毕业,移居德国,继续从事律师执业,也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另一半。

她从未放弃奔跑。她胜利了。

正如饶雪漫所说,女性成长最重要的是:

不管在什么样的年纪里,你都能够活出自我,能够做一个勇敢的,简单的,又很有个性的自己。

03.

女性没有该有的样子,不要让别人定义你

被“女性”标准裹挟的女孩们,该如何“做自己”呢?

饶雪漫反问我:关于女生的标准,这个标准是由谁来定的呢?

“不要让别人定义你,自己定义自己就好了。你想做个什么样的人,听从自己的内心就好了。”

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所言:你一生中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你自己。

中国女拳王张伟丽,被称为“中国最能打的女人”。

本以为她的拳头,可以打破大众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但夺冠后却总有人问她: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这么血腥和暴力?

甚至很多网友评论:她能找到对象吗?做她男朋友,肯定会被家暴吧。

张伟丽的回应笃定而自信:“我觉得女性不应该被定义,她可以有很多面。她可以是温柔的,也可以是勇敢的,也可以是坚韧的,可以是各种各样类型。我也可以非常温柔。这个是不冲突的。反而是个别男性的不自信造成了(这样的偏见)。”

张伟丽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而无法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我们,往往是因为,我们太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要求自己符合社会主流标准,“真实自我”被“虚假自我”压抑着。

04.

写在最后

一个人能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女性的成长,就是突破他人的定义与评价,把自我活出来。

女性“做自己”的内在力量可以从哪里来?

在饶雪漫老师看来,这来源于你平时积累的修养:

你读过的书,你走过的路,你认识过的人,它都会让你变得与众不同,让你变得更加自信。

你可以更好地认清自己,或者说最想做的那个自己。(作者 | 笛子  来源 | 壹心理)

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你可以接受觉得女性不结婚、不生育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责任编辑:李慧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