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这座网红博物馆值得去打卡!早报老年记者团参观纺织谷,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和感动

3月4日上午,早报组织老年记者团成员参观纺织谷,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能从潜藏在粗犷外壳之下的细节之处,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和感动。

感受斑驳岁月与多彩新生

走进纺织谷,参观团成员们手中的相机就开始忙个不停,这里有太多可看、可拍、可以回忆的地方。整个青岛纺织谷呈现出胶片特有的质感,深棕色原木屋顶在白墙的映衬下古色古香。这里每走一步都可以让人自由发挥,通过构图打造出意境各不相同的摄影作品。站在老厂房外面,从斑驳的墙皮中透出的红砖墙极具年代感,一盏垂落的白炽灯成为整个画面的点睛之笔。很多游客在这里合影留念,换换角度便可以拍出截然不同的韵味。五十年代国棉厂特有的白瓷茶缸,作为雕塑展示在园区,与这样的老物件合影,人的心似乎也能感受到时光流逝的百转千回。

如果你想拍摄文艺画面,这里有咖啡工作室;如果你想拍摄潮流影像,这里有大面积的个性涂鸦墙;如果你想拍摄清新风格,这里也有色彩鲜活的墙体彩绘作为背景墙。

“大咖”当讲解员现场“圈粉”

在参观纺织谷现场,担任讲解员的是纺织谷文旅中心总监姜才先。在参观百年包豪斯工业建筑群的时候,姜才先抬头指着房顶带有斜坡角度的窗户问大家:“有没有发现所有的窗户都是朝北向?原因就是棉布是白色的,南向的窗户如果阳光照射进来,照到白色的棉线会使操作工人的眼睛很疲劳很晃眼,而朝北的窗户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姜才先告诉大家,车间房梁上百年的木头没有一点虫咬痕迹,是因为这些木材在使用前都经过了桐油的浸泡,起到很好的防腐、防虫效果。就连支撑厂房的上百根钢梁的螺丝,采用的都是热铆工艺,增加了钢梁的坚固性……从纺织谷厂院里的每一颗古树到厂房钢梁上的每一个钢钉,从母亲工业与青岛历史文化的关系,到传统产业的蝶变和转型,姜才先都娓娓道来。他博古通今,引经据典,生动丰富地讲解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今年62岁的杨洁参观结束后告诉记者,青岛纺织母亲工业的由来,听姜总娓娓道来,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我们身边有这样底蕴丰厚的博物馆,感到很满足很幸福。两个小时的参观感觉意犹未尽,我还会和家人再次游览纺织谷的。 ”

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青岛的纺织工业曾经激励了几代人,也为其他城市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一张老照片前姜先才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纺织谷刚开业的时候,一位老人坐着轮椅在儿女的陪伴下前来参观。老人家住北京,她经常跟孩子讲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在青岛国棉五厂实习过三个月,那段经历让她终生难忘。那年,老人的全家来青岛旅游,听说国棉五厂变身纺织谷,老人全家就赶过来参观,也是为了圆老人的一个心愿。当参观到一半的时候,老人突然激动的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她看着墙上的一张老照片热泪纵横。原来那张老照片上最后一排正是年轻时的自己,齐耳的短发,清秀的面庞,瞬间将老人带回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姜才先在听完老人的讲述后将这张老照片的影印件送给了老人的女儿,“每一个为时代奉献过的人都应该被记住。 ”姜才先对记者说。

“参观的过程我流泪了”

今年70岁的王思勤告诉记者,这次参观让他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纺织谷建成好几年了,我去过几次,去买东西,去拍照片。在我眼中纺织谷就是一个利用废旧厂房创造效益的地方,今天的参观颠覆了我的认识。 ”王思勤颇为激动地说:“很久没有一件事情能让我流泪了,而今天的参观我流泪了,就在姜总讲陈少敏为青岛纺织工人做了四件好事的时候。 ”

63岁的石敬祥是一位有着42年工龄的 “老纺织”,对这次活动有着特殊的情感,他告诉记者,作为辉煌了半个世纪的青岛纺织工业,十万大军对青岛和国家的贡献,有着在那个时期其它行业无法替代的伟大付出。 “参加活动的前一天晚上,我兴奋地睡不着觉,通过今天的参观和姜总出色的讲解,勾起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 ”

今年85岁的赵黄河已经是第二次参加早报组织的活动了,这次他特意写了一幅字送给纺织谷,“早报组织的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宋振涛)

责任编辑 李潇元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