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日报聚焦 | 工业互联网:全国两会“热词”,各地竞相“逐鹿”

青岛日报2021年3月11日5版

工业互联网:全国两会“热词”,各地竞相“逐鹿”

如何更好地赋能产业,工业大数据的盘活和中小企业的“触网”“用网”或许是两个关键链条

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工业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从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算起,工业互联网已连续第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经过过去几年的起步期发展后,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的提升带动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十四五”期间,面临竞争日益胶着的全球产业竞争,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的工业互联网将对我国产业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工业互联网如何进一步赋能产业,加快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全国上下都在全力探索。

城市和企业的核心发展课题

近年来,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传统制造业能级,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共识。中国要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产业数字化是必由之路。尤其是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抓住了机遇窗口期,“中国制造”便能事半功倍。

全国两会上亮相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这些提法的内在逻辑都是通过数字赋能,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中国制造加速向中高端迈进。而工业互联网,恰恰是实现这些的重要支撑。

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工业互联网通过对人、机、物全面连接,变革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

过去几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活跃,产业生态不断壮大,各地方、产业各界共识不断凝聚,积极性不断提升,在石油、石化、钢铁、电子、服装等行业的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效。

数据显示,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改造,可以提升8%到13%的利润率,“灯塔工厂”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运营指标平均提升了50%-60%。

疫情让更多人看到工业互联网的价值。以卡奥斯平台为例,48小时上线了医疗物资供需平台汇聚医疗物资;又迅速升级为企业复工增产服务平台;3天为山西侯马从无到有搭建口罩生产基地;3天让牛仔服装企业山东海思堡集团完成防护服转产……工业互联网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方面的作用,也将助力未来中国快速解决“卡脖子”技术、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体系。

不只国家层面,工业互联网也成为城市和企业的未来发展的核心课题之一。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政府不把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数字经济产业等写进当地“十四五”规划。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红艺表示,宁波要实施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利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传统产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带动产业发展。

来自生物医药、工程机械、物流等行业的代表委员都对工业互联网发展十分关注,并对加快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产业升级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翔宇药业董事长林凡儒就建议借助工业互联网,对中药材种植、中药生产以及流通全链条进行变革,提升产品质量,构建智能产业生态系统。

盘活工业数据,普及新模式新业态

过去几年的起步期,很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感受仅仅是工厂生产效率的提升。但进入快速成长期,企业将通过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新模式新业态享受到更多转型升级的红利。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要实现新模式、新业态的大范围推广。届时,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应用普及率要达到30%。面向垂直细分行业,形成100个左右新模式应用试点示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和应用场景,实现在200家以上工业企业复制推广。

酷特智能建立了全国首个服装行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

盘活工业数据,就变得尤为重要。没有工业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价值挖掘,一切个性化服务和智能化的协同都无从谈起。人们熟悉的酷特智能C2M模式能够建立,依靠的就是多年来积累的服装版型数据。

而《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要实施数据汇聚赋能行动。数据要素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两会现场,如何更好挖掘、利用工业大数据也成为不少代表委员谈论的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表示,工业大数据已被世界各个国家高度关注,我国工业门类最为齐全,工业数据也非常丰富。要更好挖掘数据价值,首先要解决数据汇聚难问题。基于此,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承接了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工作,将通过发挥数据的价值,为政府提供工业经济运行预测、产业链安全可控运行监测以及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等。

促进数据流动,推动平台间数据互联互通是充分发挥工业大数据价值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标准机制,推动平台间数据字典互认,建设统一的工业数据、算法模型、微服务等调用接口。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建议,聚焦工业互联网新型网络基础设施的特点,系统梳理相关标准制定情况,进一步明确缺失和亟须制定标准,提出标准制定路线图,重点推进网络、数据、平台和安全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拥抱”中小企业,平台将迎爆发式发展

中小企业是中国制造的重要力量,只有加快它们“触网”“用网”的步伐,提升市场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产业能级的跃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三年行动计划也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列为重要任务之一。提出支持大型企业引领推广、中小企业广泛应用的融通发展模式,鼓励领先企业推广供应链体系和网络化组织平台,打造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带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能力提升和订单、产能、资源等共享。

在业内专家看来,基础薄弱、资金缺乏是制约中小企业升级改造的主因。而作为中小企业拥抱工业互联网的一条“捷径”,工业互联网平台未来几年将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双跨平台、行业垂直平台、专业平台,百舸争流共同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从两会上企业家代表委员发言中,就能略窥一二。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表示,能吸引中小企业的好平台一定是具有工业思维的。平台企业要在工业机理模型、工业App、工业软件,以及给上平台企业分布式建立数据管理中心方面发力。作为与GE和西门子平台比肩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先行者,卡奥斯将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做深做透垂直行业,完全开源,把垂直行业从上游到下游贯通,所有企业都可以参与共建平台,共建垂直领域;二是做大产业示范园区,集聚产业链。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表示,传化正在打造服务产业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用数字技术来整合生产、物流、金融、基础设施等要素,帮助制造企业提升效率和价值,目前已经服务了20多万家制造企业。今年1月,传化集团与吉利集团联手,推动共建汽车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布局新能源运力装备及整车服务网络。

中小企业“触网”“用网”也离不开专业人才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表示,当前我国互联网科技人才多集中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缺乏既懂互联网又懂工业制造、工艺和产品的专家人才,只有少数制造龙头企业能针对业务场景进行专门的投入和“原生”人才培育。

人社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为300万人,到2025年缺口预计达到450万人,加快相关人才培养尤为紧迫。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华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霞建议,希望能从国家层面增设数字化课程,推动高校、企业建立数字化培训体系,打造不同层级的数字化人才队伍。(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孙欣)

更多新闻:

出口订单暴涨,空箱成了不少中小货代企业“甜蜜的烦恼”

“缺箱潮”下,青岛货代行业加速转型

在各大船公司和港口努力下状况正在好转,企业也开始扩展增量、展开错位竞争

天下苦“缺箱”久矣。

在这个出口旺季,不少外贸商忧的不是没有订单,而是没有集装箱。

牛年伊始,形势是否有所好转?

“比年前好转,但明显还是紧缺。”从业16年的老货代人,青岛联丰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剑的答案是并不乐观。他用了反常这个词形容今年的行情,往年节后还能清闲一段时间,今年初七复工就忙不过来了,很多订单已经到了4月底,箱子和舱位都十分抢手。

空箱整体供应仍偏紧

“港不是老大,船不是老大,货也不是老大,抢破头也抢不到的空箱才是老大。”张剑对这句话有着切身感受。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外贸订单断崖式下跌,中小货代的生存都是问题;9月份之后,出口订单暴涨,中国每出口3个集装箱只能返回1个,空箱又成了货代“甜蜜的烦恼”。

“运力最紧张的时候,一条航线一周四班船缩减为只有一班船,大家都在抢舱位抢箱子。”张剑告诉记者。

繁忙的山东港口青岛港集装箱码头。

中国港口协会数据显示,2月中上旬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60.7%,虽有去年同期受疫情严重影响基数低因素,但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可达到9%,集装箱业务已好于疫情前水平。

从源头来看,“一箱难求”症结在于国际供应链体系和运输体系的不平衡。一方面美欧需求强劲复苏,中国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优势支撑出口额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和劳动力短缺,空箱在国外港口卸船时间较长而滞留在口岸,1月份美国洛杉矶港的船舶排队时间甚至长达两周。

为了缓解空箱短缺矛盾,各大船公司加大空箱调运力度,中远海运甚至派出大型集装箱船一次运回1.3万个空集装箱。在山东港口青岛港,今年卸船空箱量超过2000标箱的船舶达到40余艘次,“中海环球”“中远海运阿尔卑斯”“达飞康迪卡瑞吉”等主力干线运回大量空箱,但受国外疫情和春节停班影响,空箱整体供应仍偏紧。

“预计今年年中将会好转,随着船公司下半年在一些航线上换大船,将进一步缓解运力紧张的状况。”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副总经理张军介绍。

目前,山东港口青岛港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携手黄岛海关大力推进国内空箱调拨放行实现电子化进程,彻底改变手工审核纸面关封模式,大大加快了国内空箱放行时间。

从存量搏杀到增量突围

货代是连接货主和承运方之间的中间商,进入门槛较低、价格竞争激烈,疫情下的“一箱难求”和运费暴涨更加大了货代行业的存量搏杀。

“货代每票货物利润其实并不高,而且船公司票结有一定账期,其间往往需要货代垫付运费。”张剑坦言并不希望看到运费暴涨,毕竟会加大自身的资金压力。

在企查查上搜索青岛货运代理,共有37766个结果,多数都是张剑这样的中小货代,只有少数拥有船公司一手资源和人脉关系的大货代被称之为“庄家”。当然,不是人人都可以坐庄,大部分货代还得靠差异化生存。

2005年,张剑刚刚入行的时候,货代还属于比较吃香的行当。2015年之后,货代行业逐渐面临“去中间化”的挑战,价格愈发透明,利润空间缩小。疫情以来,一些船公司和平台公司更试图通过线上方式直接销售舱位,中远海运集运、合德海运、马士基等都试水了直播带舱模式。

不过,张剑认为货代并不会完全被市场淘汰,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服务能力上。正如他的公司名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货代的角色正从单一的货运代理转变为供应链管理。疫情之前,张剑的重点方向在印度线的特种箱,这一年来他把自己的业务范围拓展到电商、拼箱、陆运等方面,客户有需要就提供方案,从而增强抗风险能力。

“去年我没有感觉到特别难,就是因为比别人想得更多一点做得更快一点。我们定位为供应链公司,比如做全程陆运代理,通过货车把货物拉到缅甸,比空运便宜又比海运快捷。”张剑表示,“大家的业务多集中在青岛,做山东周边,我今年还准备到深圳开公司,不靠低价去硬拼,而是要拓展增量、展开错位竞争。”(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责任编辑:刘聪聪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