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难抵美食诱惑,可吃了又后悔” | 岛城心理专家教你:美食与我如何“两不相负”

最近,小丽的心情很糟糕,原因是这段时间,她几乎天天下班回家后都会吃很多东西。

冰箱、食品柜每天都会被她无数次打开,水果、蛋糕、薯片、火腿肠……

酸的、甜的、辣的……,每一样食物都充满了诱惑。

吃下食物的那一刻,她的满足感无以言表。

每天下班路上,小丽就开始幻想各种美食,那些诱人的食物仿佛就在眼前。

一到家,她的两只眼睛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搜寻美食的身影。

如果家里现存的食物不能满足自己,那简单,定两单外卖就解决了。

几乎每次吃东西,小丽都要吃到很撑才能停下来。

然而短暂的满足感之后,她就开始为自己的体重焦虑,并后悔自责自己为什么又没忍住……

上述情境对于很多女性朋友们而言,可能都不算陌生。

相较于男性,女性更容易受到情绪性进食的影响。

今天我们邀请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院副主任宋欣欣来聊聊有关情绪性进食的一些知识。

01.

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受到情绪性进食的困扰呢?

从生物社会理论来看,可能包括三方面原因。

第一,基于生物学因素的情绪脆弱性。

具有这一特点的个体与他人相比,往往更容易陷入情绪变化或者低落的情绪中。

他们沉浸在这样的情绪变化中的时间也往往更持久,对相同刺激的反应也往往更强烈。

第二,基于生物学因素的食物脆弱性。

具有这一特点的个体,往往存在着享受性进食,表现为食欲增加或者在没有生理饥饿的情况下也很渴望吃食物。

他们的大脑往往在进食前就仿佛“看到了”那些美味的食物。

另外,他们的延迟满足能力是不足的。

他们更不容易为了一个长远的有利的目标,来抵御一个短期的可能是对自身有害的诱惑。

第三,否定性环境。

成长在否定性环境中的个体,他们的养育者并不是不爱他们,而是对他们的感受、想法等不能做出恰当的反应。

他们常常会感觉到不被认可、被否定等。

食物,可能是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少数不会否定他们的事物。

这使得他们与食物之间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抚慰的关系,进而发展成情绪性进食行为。

02.

假如前文中的小丽能诚实地面对自己,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进食问题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

环境中可能存在着特定的诱发因素,可能是被老板批评、没有被老师认可、或者在某项任务中受挫了、又或者近期承载了很多压力却无法言说。

在这些环境因素的刺激之下,人们可能会产生诸如愤怒、委屈、恐惧、紧张、担忧、抑郁、焦虑等情绪。

因为这些情绪体验并不令人愉快,而且还可能并没有很好的办法去处理这些情绪体验。

于是人们可能会产生回避或者逃避这些情绪体验的冲动,此时情绪性进食就会成为人们用以回避情绪的行为。

而这一行为短期内使我们获得了满足,逃避了情绪。

但长久来看,会让人们产生自我厌恶、自我贬低。

比如像小丽那样后悔自责,而这又可能成为诱发下一轮情绪性进食的刺激因素。

显然,意识到这些,有助于我们解决情绪性进食行为。

03.

如何控制情绪性进食,推荐三个小方法。

第一是正念。正念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觉察能力,使我们更加有能力在付诸行动之前,识别出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情绪,进而识别出环境中的刺激因素,从而帮助我们更有效的调节情绪,采取更具有适应性的、建设性的行为来解决问题。

第二点就是如何调节情绪。当我们能够识别出自己的情绪体验后,就有能力采取一些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和自己信得过的朋友、家人等聊一聊让自己困扰或者倍感压力的事情,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唱歌、跳舞、听音乐,接触大自然等等,都有助于我们更有效也更健康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当然,积极地去面对并解决给我们带来困扰的现实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是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自己承受痛苦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将拥有更大的心理空间来容纳一些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绪体验,从而让我们有能力和空间来识别和处理情绪体验,进而采取更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愿你在享受美食时,唇齿间品尝到的皆是纯粹的食物之味,而不是在借进食咀嚼心灵的酸甜苦辣。

如此,我们大抵可以在享受美食和保持健康体态之间达成和谐一致。(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李慧)

你有情绪性进食吗?你曾经因为此事苦恼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更多内容请关注“观海·倾诉”频道。

责任编辑:李慧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