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3日讯 近日,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上交通溢油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开花结果。该项目研制出一套可应用于海上溢油应急回收的设备,且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据了解,该设备由海仪所郝宗睿研究员带领的海洋流体机械创新团队自主研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科研团队聚焦“海上沉潜油围控、回收和清除技术研究”这一课题,针对渤海沉潜油处置技术和装备研发关键问题,完成了原理样机的研发、试制。据介绍,该样机由集油装置、高效吸油泵、控制系统和油水初分离装置四部分组成,可有效对潜于水中和沉在海底的沉潜油进行回收。设备产业化后,将为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海上溢油灾害应急处置等方面提供先进的应急装备。
近年来,我国渤海区域每年都在遭受沉潜油侵袭,给沿岸海洋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海上交通溢油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由自然资源部北海监测中心牵头,联合海仪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欧森海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旨在确定沉潜油的形成机理,建立有效的监测手段、快速的围控回收技术,形成一整套拦截、吸附、围控、回收的解决方案。(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