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终于回来了”“漫长的等待啊”“哭了哭了”……这是不久前国内一视频网站的弹幕内容。粉丝期盼的并非流量偶像剧,也不是热播动漫,而是一部根正苗红的党史题材献礼剧——《觉醒年代》。
网友“催更” 外媒点赞
行业内外一致好评
近日,这部巨作在央视一套高燃收官。《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通过重现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毛泽东、周恩来、鲁迅、胡适、辜鸿铭等历史人物,让我们“对话”100年前的“新青年”。
陈独秀(于和伟饰)
李大钊(张桐饰)
该剧播出期间收视口碑一路飙升,观众观看热情高涨,连连“催更”,不仅俘获了诸多年龄层的观众,更获得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专家的一致肯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相继发文点赞。3月2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记者特稿,积极评价《觉醒年代》再现了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建党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是一部制作精良、好看耐看的历史大剧。
口碑炸裂 热血沸腾
《觉醒年代》实力圈粉
“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没有简单粗暴的灌输,不回避曾经走过的弯路,不掩饰曾经遭遇的困难。”这是不少网友对《觉醒年代》的评价。
有血有肉,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在《觉醒年代》中,那些我们从课本中了解的历史人物,不再是“高大全”的形象,不再是“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他们有血有肉,有笑有泪,被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剧中,陈独秀与两个儿子矛盾不断、李大钊面对妻儿温情脉脉、辜鸿铭对新文化不屑一顾……这些场景无一不充满烟火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李政说:“这部剧在创作上的大胆尝试,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人倍感亲切。”
剧中,陈独秀请汪孟邹吃火锅的细节被网友津津乐道。二人等不到位子,只好跟一个车夫“拼锅”,不料被车夫“秀”了一把。
李大钊与妻子赵纫兰的对手戏也是一大亮点。剧中,赵纫兰、李大钊在家里盘炕,技术不熟练的李大钊被妻子赵纫兰一顿嫌弃。有意思的是,剧中李大钊比妻子小六岁,李大钊管刘琳扮演的妻子赵纫兰叫“姐”,赵纫兰则唤李大钊小名“憨坨”。
真实再现,全景描绘建党历程
虽说该剧充满生活气息,但是关键的历史时刻却一个都不少。从思想启蒙到革命行动,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激荡思想、奋起抗争,鲁迅《狂人日记》的写作和发表、李大钊与毛泽东公开演讲痛斥旧势力的虚伪……这些画面在《觉醒年代》中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周树人泣泪为《狂人日记》署下笔名鲁迅。动图来源:《觉醒年代》官博
精益求精,真诚致敬革命先驱
《觉醒年代》由张永新执导,张桐、于和伟、侯京健、马少骅、朱贺日尧领衔主演,张晚意、毕彦君、曹磊、何政军、刘琳等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对于这部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精品剧目,剧组上下都抱持着一颗敬畏之心,无论剧本、表演,还是服装、化妆,各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由于年代的特殊性,该剧对于背景细节的把控尤为重要,制片人刘国华介绍,剧中大到当时年代的建筑,小到制服上的金属纽扣;大到外交部的陈设,小到剧中人物所用的牙刷牙粉,无论是大小还是材质,都力求真实再现。为了拍摄出最佳效果,剧中的北大红楼建筑甚至按照1:1.2的比例复刻原版。
诗意浪漫,电影感表达仪式足
随着观众审美口味的提升,“电影感”成了好剧的衡量标准之一,《觉醒年代》在影像表达上便力求做到这一点,用大量的隐喻作为镜头语言勾勒出时代风骨。剧中青年毛泽东的出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剧中青年毛泽东出场时采用慢镜头,怀抱《新青年》杂志在泥泞街头奔跑,周围牵着牲口、面无表情的百姓接连入镜,坐在车子上的富家公子吃着三明治,蜷缩在路旁等待被卖掉的女孩灰头土脸、痛哭不止,社会历史环境不言而喻。网友评论说:“这一段的表现手法真的是相当厉害了。‘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毛润之就是一道光。”
年轻人也爱主旋律
“泛娱乐”中一股清流
值得关注的是,《觉醒年代》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追剧。根据视频网站的站内数据显示,《觉醒年代》发布弹幕的人群中,90后、95后占比是全站基准值的1.6倍。也就是说,《觉醒年代》的年轻观众数量超过了影视剧中该年龄段人数的平均值。一方面,该剧在主旋律作品中有较强的生活气息,比较“接地气”;另一方面,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觉醒年代》把“中国该往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不可回避的问题,转化为了剧中多个不同个体、不同理念的冲突与抉择。这样“以大化小”的方式,拉近了年轻人和历史的距离,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心理共鸣。
对于主旋律作品而言,如何走近观众是必须面对的话题。其实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历史故事、伟人风骨都有着信仰和追求,只是在日常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易显现。而《觉醒年代》这种有血有肉、真诚精良的主旋律作品帮助我们点燃了心中的“火花”。正如导演张永新所说:“年轻人并不是对西方舶来品无条件接受的,他们善于寻找和发现我们传统文化里那种美的东西,那种与时俱进的东西。”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从这段激情澎湃的历史中走出来,我们应该思考的是:现代的年轻人该如何成就自己的生活。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应仅是过去的历史,还有人生路上的坐标和向导。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