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擦过丝毫不惧,援朝战场老班长飞送情报
- “如果回到从前,我还会义无反顾地参加解放军,听党指挥,保家卫国,弘扬正义!”86岁市民陈同善的家中,在醒目位置摆放了一个金边相框,这张照片拍摄于1949年,时年15岁的他站在三人中间,他的左边站着师长陈兵远,一起在苏州“别有洞天”的景观前拍下了珍贵的合影。如今的陈同善对于一些事情已经记不太准确,行动也不太方便,但说起当年的那段峥嵘岁月,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译心/文 宋新华/图
- 1948年,14岁的陈同善因革命需要,破格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属于陈毅司令员率领的第三野战军,我是队伍里年龄最小的,工作沉着细心,陈兵远师长安排我当通讯班长,负责传递情报。”陈同善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的事情,深感自豪。他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多次荣立三等功、四等功和小功。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译心/文 宋新华/图
-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1953年7月抗美援朝胜利之前,大批中国人民志愿军陆续奔赴朝鲜。“当时我们坐着露天车厢的大汽车,从福建厦门长途跋涉往朝鲜出发。”陈同善说,每当想起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场面,就觉得心潮澎湃。从激烈的战场向大本营传递情报,需要争分夺秒。陈同善每次接过机密信件,都会飞快地跑几十里路送信。有一次,敌人的子弹从他的右腿擦过,鲜血染红了裤子,他咬紧牙关,忍受疼痛,一刻不敢松懈,继续奔向目的地。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译心/文 宋新华/图
- “这点小伤不算什么,当时我才十几岁,也不懂什么是害怕,就是一心听指挥。参军是非常光荣的事情,抗美援朝期间,很多冲锋陷阵的同志牺牲在了战场上,但是我们决不会退缩,都抱着必胜的信念坚守阵地。虽然很辛苦很劳累,但是我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不辜负军队的信任。”(图为陈同善的兵役证。)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译心/文 宋新华/图
- 陈同善表示,当年队伍摸黑行军赶路时,又困又累,有些同志走路撞到树干上去了,但只要一上战场,大家全都精神饱满,随时准备接受最严酷的考验。(图为陈同善年轻时。)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译心/文 宋新华/图
- 国家颁发给陈同善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译心/文 宋新华/图
- 去年荣获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令陈同善爱不释手。今年,他还将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译心/文 宋新华/图
- “这些纪念章都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国军人精神的象征,是传家宝!”陈同善说,他毕生都以成为一名军人为荣,希望年轻一代也踊跃参军,在国家需要时勇往直前,将中国军人的精神代代相传。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译心/文 宋新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