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海南三亚,大部分人可能会想到阳光沙滩,如果时光回溯700年,三亚崖州古城堪称中国的“纺织发源地”——宋末元初著名纺织家黄道婆,在这里生活了近40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回到松江府(今上海)后,“衣被天下”。
700年后的崖州古城,一场“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正在上演。开场大秀“南溟吉贝——黎锦主题非遗服饰秀”,设计师结合国际潮流,将黎锦与手工染香云纱莨绸、粗纺棉麻等结合,关于服饰的昨天、今天、明天,就这样在衣香鬓影中一眼千年。
秀场上的非遗服饰衣袂翩跹,但纺织非遗要传承发展,绝不能仅仅出现在秀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坦言,相比中国纺织工业领先世界的水平,纺织非遗在体量、效益上存在较大问题,“纺织非遗的传承发展,一定要寻找新的动能,要有资本和科技的投入,才能跟上整个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责任编辑:李鹏飞
随着中国人文化自信越来越强,纺织非遗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但让孙淮滨困惑的是,非遗服饰的市场在哪里?“我们行业每年都在办非遗的博览会,但普遍规模不大,专业性不强;每年都有很多时装周,开幕闭幕大秀也青睐非遗服饰,但商业转化效率不高;非遗服饰总体而言没有形成较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孙淮滨期待,纺织非遗在软装饰行业、艺术品拍卖、电商平台,或将带来新的市场。
行业协会的观察,正是企业的痛点。吴建华是苏州一家丝绸公司的董事长,在致力于恢复宋锦生产的过程中,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原则性”问题——手工织造宋锦的工序非常繁琐,如果不解决它的规模化生产,就很难进入大众市场。为此,公司团队改造了机器,做出了宋锦,质疑却随之而来,“有专家说,你这怎么能叫宋锦呢,宋锦是手工的”。但当吴建华拿着机器织造的宋锦请专家比对时,专家也坦言,与手工制品在品质上没有差别。
“中国的丝绸、中国的历史,都是不断变化的,纺织装备也是如此。我们要做的是两件事情,一是传承保护,二是创新发展。”吴建华在公司建了一个宋锦文化中心,展示千年前宋锦的手工织造;同时,他也期望去“争夺”市场,让宋锦适合当下的时尚潮流,触动年轻消费者的心理——直白点说,让人愿意掏钱买买买。
业界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学界研究的方向。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洁,指出了“非遗”从被命名之初就面临的残酷现实:为什么叫“遗产”,就证明它基本上不适合这个时代了。尽管遗憾,他更关心的是,如何让非遗活在这个时代。
杨洁出生在少数民族地区,长大后到北京学习,又到意大利留学,三种环境给他带来很大的文化冲撞,“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北京的文化,北京的文化和欧洲的文化,其实都是对冲的”。这让杨洁自问,如何通过设计的语言构建出一种审美的共性,能让非遗转化成一种国际化的视角,让中国人觉得是美的,欧洲人、非洲人也觉得是美的。
“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非遗,它有很精美、很伟大的部分。我们作为创作者,其实思考的是一种符号设计语言和它背后的气韵,或者说一种文化和一种中国气质。”杨洁说,“我们缺乏的,是一种更国际化的传播方式,包括商业逻辑,让非遗能真正去切近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和需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是“南溟吉贝”的三位设计师之一。尽管有着“非遗”“黎锦”等鲜明独特性的标签,但她强调,对文化符号的使用要适度,“非遗服饰的落地,是要让它生活化,让人好买又好穿,不会穿上之后就‘变’成少数民族。世界需要我们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
在李薇看来,“非遗当随时代”,其创新有着三个维度:第一是历史维度,即传统手工艺面临传承与保护,需要我们好好记录非遗手工艺,形成著作和文本,给年轻人留下可供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资源;第二是文化维度,即寻找民族文化的DNA,就像奢侈品的LOGO一样,让人看到这些符号就知道这是我们的东西;第三是艺术维度,将传统进行创新,进入当下,让更多人去了解和使用。
年逾八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依然强调非遗的“当代性”:“你把昨天的历史拿到今天,不是要当成一个牌位供起来。保护当然是需要的,但要想延续就必须适合今天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才是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