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离不开深沉的文化力量支撑。
“十四五”烟台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胶东红色文化,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建立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体系,不断提升学习成效。深入实施理论惠民工程,用好理论宣讲示范基地、理论专栏专刊、“学习强国”平台,扎实开展百姓宣讲、理论宣传宣讲、理论研究阐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培育优良家教家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让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永驻烟台。精心选树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烟台好人等先进典型,树立鲜明时代价值取向。健全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推进制定《烟台市志愿服务条例》,提升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水平。拓展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巩固壮大农村宣传思想阵地,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完善网上线下共同推进文明创建的工作机制,传播弘扬正能量作品和主旋律声音,打造精神文明建设的网上阵地。加大网络空间治理力度,持续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活动,提升网络内容建设水平,增强网络文化原创能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网络文化品牌,全面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感染力、传播力和引导力。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营机制,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满意度明显提升。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烟台市新文化中心等能够彰显烟台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健全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覆盖全域的公共旅游设施网络。持续优化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社区(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建成一批“新时代农民文化乐园”。全力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加快建设数字博物馆、图书馆、网上文化馆、网上剧院等数字文化工程,打造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烟台文旅云”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公共资源配臵,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深化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开展馆际合作,推进互联互通,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健全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五送六进”文化惠民活动,每年举办烟台市民文化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健全群众文化活动多元供给服务机制,抓好“一村一年一场戏”、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培养农村文化带头人。健全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机制,增加广播电视、电影等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参与度、获得感、幸福感。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提升文化艺术发展水平。推动优秀艺术剧目走出去,争取2部以上优秀剧目进入全国巡演。深入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程,依托城市艺术空间,免费开展艺术培训、举办市民美育活动、引进高水平美术、书法、摄影展览,擦亮“艺术烟台”品牌;抓牢传统戏曲振兴,推动戏曲进党校、进校园,举办周末、假日戏曲专场演出,擦亮“京剧码头”品牌;健全阅读网格体系,举办全民阅读系列活动,营造“书声琅琅、香飘烟台”的浓厚氛围,擦亮“书香烟台”品牌。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制定促进非遗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完善保护中心+传承基地+传承人“三位一体”非遗保护体系,推动非遗项目数字化。促进文化遗产资源融入旅游各环节,依托文化文物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遗产旅游、研学旅游,将公共文化场馆、非遗传承基地等纳入旅游线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市级主流媒体融合,打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型主流媒体。强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媒体+政务+服务”功能建设,实现省市县互联互融互通。做大做强烟台文旅集团等国企,打造文化旗舰企业。完善经济文化政策,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和投资基金的引领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力度,落实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在财税、土地、金融、工商、社保、人才等方面加强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积极营造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浓厚氛围。
培育文化新业态。以“文化+”为引领,推进“一县一品”建设,着力锻造海洋文化、红色文化、葡萄酒文化、鲁菜文化、甲骨文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方面融合发展。
推动烟台文化走出去。紧紧把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有利机遇,挖掘整合地方特色文化优势,突出“仙境海岸·鲜美烟台”主题,积极参加文化产业“博览会”“贸易展”“孔子家乡文化展”等国内外重要文化展会,推动烟台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YMG全媒体记者孙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