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31日讯 温暖春日,万物蓬勃,平度市田庄镇张东村正崛起一座特色农业产业园。
在钢架结构的冬暖大棚内,一行行刚移栽的樱桃西红柿幼苗生机盎然,两指宽的滴灌带横穿其中,浸润着嫩绿的苗株;大棚外,工人正操作机器进行机耕路地基和配套水电管道挖掘施工……田庄镇张东村特色农业园正在崛起。
“种下苗子,就种下了希望。产业园建在了‘家门口’,大家种了一辈子粮食,以前这事我们想都不敢想。”张东村妇女主任刘建萍说出了村民的心声。
多年来,张东村都是小麦、玉米轮番种,高效农业发展多年来一直没有破题。这种波澜不惊的状态,在青岛“公选书记”姜勇到来后被彻底打破。
“有了产业群众才能增收。”2019年底来到张东村后,姜勇带着村“两委”成员多处考察研究,确定发展设施农业项目。
通过多方联系洽谈,最终,总投资7000余万元、占地364亩、规划建设54座现代化大棚的农业产业项目花落张东村。
项目落地不是件容易的事。规模化的高效农业项目需要集中连片的土地作为支撑,一次性集中流转364亩土地共涉及张东村100余户村民,听说要将种了几十年的田地转包出去,改建大棚,让一直安稳生活的村民们在心中打了一个问号,土地流转工作进展缓慢。
姜勇和村“两委”干部们心中一合计,还是要和群众当面锣对面鼓地说清楚。于是,趁着中午、晚上村民在家,他们坐到老百姓院子里,讲新产业出路、讲土地流转政策,挨个回答村民疑问。就这样,项目所需土地终于流转了下来,为产业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
去年6月,田庄镇张东村特色农业园项目顺利开工,并确定了以“平台公司 农户”为核心,镇村、保险、金融共同参与的管理运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平台公司负责农业园运营,并提供技术指导、肥料供给和产品销售等服务;农户则凭劳动力入股,除支付每亩1.5万元的租赁费用外,不用再投入其他资金,只需每天扛着锄头、提着水桶来干活就行,最终,平台公司和农户各占大棚收益的50%。”姜勇介绍,这种模式不是以往公司和农户各管一摊式的简单合作,而是以“平分收益”的形式将二者真正紧紧融合在一起,促使双方都能将园区运营管理当成“自家事”来干。
“平分收益”是给村民吃下的最大的“定心丸”。“这是在群众没有大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和村‘两委’共同探索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群众担心没有管理技术影响大棚收益的问题。”平度农旅集团副总经理王海光说。
“种植专家曾当面给大家算过一笔账,正常来说,每亩大棚每年至少能产1.8万斤樱桃西红柿,2.2亩的棚能产4万斤,按照每斤平均7元的收购价格,一个大棚年纯收入20多万元。现在俺村已经有20多户村民报名了,我看这已建成的30个棚都不够俺们村分的。”刘建萍笑着说,刚种下了樱桃西红柿幼苗孕育着张东村致富的希望,村民心中充满了期待。(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 通讯员 张仰运)
责任编辑: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