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委员专家纵论保障农产品质量!“倾听与商量”第六期今日观海播出

青岛日报2021年4月1日7版

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市政协委员、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纵论保障农产品质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月25日,由市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工作室、青岛日报社、市政务服务热线共同打造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举行了第六期协商活动。本期活动由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承办。市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代表和专家学者来到活动现场,围绕“保障农产品质量,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这一主题展开热议,在倾听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在商量中汇集力量、解决问题。

活动现场,市政协委员、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畅谈如何保障农产品质量。

源头把控 多措并举

让市民吃得更“放心”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是社会各界的普遍关切。在前期调研中,记者走进街头巷尾、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多方了解市民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看法。不少市民表示,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问题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本期协商活动中,这也成为嘉宾们讨论的热点。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委组织处处长姜玉兰是农学科班出身,曾经在农业部门工作了二十多年。在她看来,市民不必过分担心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问题。

姜玉兰

“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在源头治理,管住‘药瓶子’和‘化肥袋子’,就管住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长期以来,青岛高度重视农药管理工作,全域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并配套建立了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制度,每年开展定性定量检测1万批次以上,快速检测40万批次以上,近几年,农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姜玉兰表示,从调研情况来看,在我市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农户中,农药使用比较规范。

姜玉兰坦言,违规用药行为也存在一些监管盲区,“在散户中,因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质量安全知识掌握不全面等原因,确实存在少数违规用药现象。2001年,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不足,难以及时指导农户规范使用农药;此外,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也比较薄弱,对违规用药行为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目前还不能完全根除。”

就此,姜玉兰建议,应利用多种手段,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力度,使生产者自觉生产安全的农产品,经营者自觉销售安全的农产品。针对散户用药不规范问题,在市、区两级监管系统的基础上,发挥网格化管理功效,加强乡镇农技推广和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规范化建设。在涉农乡镇(街道)组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综合服务站点,配备专业人员;在农村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配备村级农产品质量协管员,形成市、区(市)、镇(街道)、村四级强有力的监管体系,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层层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管。

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市政协委员、青岛金馥隆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柴庸琴认为,我市应该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水平,可以采取补贴或者免税的形式,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将机械播种、病虫害防治等纳入服务范畴,推行“耕种管收”全程服务。“此举可以有效规避散户生产分散用药引发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柴庸琴说。

市政协委员,青岛金馥隆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柴庸琴(左)与台上嘉宾进行交流。

作为农产品输入型城市,青岛60%的农产品由外地供应,保障这些外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义同样重大。市政协委员、山东文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宁建议,青岛应该加强追溯体系建设,一方面,不断提高本地农产品追溯覆盖率;另一方面,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为抓手,做好外地供应农产品追溯。不仅要强化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中的地位,确保无合格证产品不进入市场,还要加强在消费端推广,引导市民养成看合格证消费的习惯。


张 宁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治手段必不可少。“中央对食品安全工作有四个‘最严’的要求,其中包括‘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在日常监管中,应该按照有关精神要求,对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以儆效尤。像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的违规使用瘦肉精问题,一定要对相关责任人严惩,以此提振市民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张宁如是说。

针对农产品检测环节的监管问题,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生态工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徐良表示,应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在源头控制。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多个新文件,涉及禁用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内容。根据这些新要求,农产品检测工作应该逐渐增大检测范围,加大抽查力度。

徐 良

生态健康 绿色发展

让农民种得更“省心”

伴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这对农业的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农业生产过程存在破坏环境、土壤退化等问题,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一定要借助科学理念,推广新型技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徐良表示,“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推广新技术的过程中,经常是困难重重,甚至会出现好技术推广不出去的窘境。想到这些好技术、好方法无法真正用到田间地头,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心里又遗憾又着急。”

种子是农业的基石,现代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推广新品种意义重大,可新种子的推广也存在同样的尴尬。“2017年青岛就已提出建设国际种都的战略构想,目前,全市已聚集了一批优质种子研发及产销企业,推广良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前期调研中,我发现仍有部分农户对新品种心存抵触情绪,热衷于种植老品种。”姜玉兰表示。

好技术、新品种之所以推广不畅,一方面是因为农村高素质人员流失,留守农户学习新技术、栽种新品种的意愿不强、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目前以散户为主的经营模式,并不适应新技术、新品种规模化、标准化推广。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是时代的要求,针对这些“短板”,需要有的放矢。

徐良建议,应切实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强化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面对零散农户比重较大的实际,可以加大整合力度,多组建合作社,或是通过规划引导零散农户种植某一类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促进新技术、新品种推广。

姜玉兰认为,部分农户不愿意接受新品种,主要是因为散户生产经营方式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建议有关部门建立良种繁育示范展示基地,重点示范展示推广适宜当地生产,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打消不愿尝试新品种的顾虑。新品种研发投入大,有关部门还要严格执行新品种保护价政策,严厉打击侵犯品种权的违法行为,净化种子市场秩序,维护农民和育种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还要发挥好科研机构的作用。据了解,为促进科研机构创新,上海、湖北等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有效调动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上海市规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可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离岗创业,在创业孵化期(3-5年)内保留人事关系;湖北省明文规定,科研成果转化所得净收入,其研发团队可取得不低于70%的比例。建议青岛学习外地好经验,深化种权改革,打破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界限,建立科企紧密合作、收益按比例分享的产学研联合攻关模式。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载体,也是实现好技术、好品种推广的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市部分乡村一直存在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等问题,制约了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近年来,市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邓庆尧持续关注乡村规划,带领团队陆续完成了十几个村庄的规划设计。在他看来,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要用规划手段为耕地保驾护航。要将生态农田建设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坚持底线思维,严格控制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强对生态保护地、水源涵养地和耕地统筹保护。

邓庆尧

就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提升目前的耕地地力问题,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沙剑林表示,下一步,青岛将大力实施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走生态农业发展路子,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全程绿色防控等技术,保护提升耕地地力。同时,积极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健全完善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减少对产地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

沙剑林

提升标准 整体营销

让品牌叫得更“响亮”

品牌是品质的凝结,也是产业走向高端的重要标志。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育一批优质的品牌农产品是有效途径。

青岛是一座品牌之城,孕育了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在农产品领域,青岛也积极推进品牌战略。目前,全市共有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产品805个,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有51项,稳居副省级城市首位。但同时,青岛农产品品牌也存在“有而不响”“多而不亮”等问题。

记者前期调研发现,之所以出现如此状况,与青岛品牌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水平不高有关。由于产量有限,品质稳定性有待提升,加之宣传推广力度不足,这些品牌无法得到广泛的市场认可。

市政协委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青岛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匡新研究青岛农产品品牌建设多年。他认为,加强青岛农产品品牌建设,应该对症下药,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崂山茶是青岛重要的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壮大崂山茶品牌,一方面,要学习外地茶叶品牌发展经验,邀请国内著名茶学专家把脉,制定适合崂山茶品牌发展的标准;另一方面,则要勇敢地‘走出去’,以地域为纽带,联合多家企业参与各种茶事活动,共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崂山茶品牌知名度。”匡新表示。

匡新

对此,张宁深以为然。他认为,青岛是一座品牌之城,一定要珍视农产品优质品牌的价值,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引导优质品牌农产品向“上”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首先确保品牌农产品质量,通过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园等形式,加强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以标准化生产的手段对农产品质量严格把控。“在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要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农产品有很强的季节性,可以将青岛农产品作为一个品牌加以整体推广,在不同的季节主推不同的品种,持续保持市场热度。”

据了解,2019年起,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就已联手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了《青岛农品》品牌宣传推广项目,围绕打造“中国农产品品牌之都”,全面提升了“青岛农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协商活动现场,“青岛农品”品牌宣传推广项目团队成员介绍了项目推进情况。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将胶州大白菜、大泽山葡萄等12个青岛农业品牌推向央视,擦亮了“青岛农品”的“金字招牌”。此外,还有几十种农产品通过新媒体电商对外推介,触达20亿人次。

《青岛农品》品牌宣传推广项目团队成员高萍(左)现场接受采访。

“除了‘有而不响’‘多而不亮’外,销售渠道不畅,时令优质农产品不好买、买不到,也是困扰青岛优质品牌农产品发展壮大的桎梏。”徐良表示,有关部门应积极打造线上线下“青岛农品”销售大平台,促进农产品营销,扩大市场覆盖面。针对生鲜农产品保质期短的特点,建议政府牵头打造农产品冷链运输体系,提高运输方式协同度,解决物流配送时间长、环节多等问题,保证青岛优质农产品能够买得到、送得出。

现场嘉宾的建议得到了职能部门的积极回应。沙剑林表示,下一步,青岛将继续强化品牌培育、规范品牌管理,以品牌建设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尤其要兼顾品牌营销和物流体系建设,使得优质品牌农产品让市民看得见、买得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 武 摄影 于滈)

责任编辑:岳文燕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