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山东港口:做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的探路者

2020-08-28 18:13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8月28日讯 26-27日,山东港口作为亚太地区唯一港口企业出席了亚太绿色港口在线研讨会,同时受邀参加了“2020智慧港口大会暨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年会”,山东港口关于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的思考探索和成功实践,受到了与会专家和众多同行的高度关注。

世界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大势如潮,山东港口缘何受到如此青睐?

不一样的“大脑”:寻求“自主智能、绿色共享”的新方向

当今世界,各国港口都在加快奔向智慧未来的脚步。在山东港口看来,未来的港口一定是高度无人自主智能化的,即人与机器智能在战略决策层面深度智能交互、设备设施无人作业,高度自主智能,万物互联、整体协同;循环、可再生能源得到广泛应用,港口发展与人、与自然、与生态和谐共生。

从实践经验看,世界大多数港口走的是传统的“自下而上”智慧升级道路,通常从局部自动化、智能化着手,逐一升级,最终互联后走向智慧。这样的升级面临着不少“硬伤”:自动化、单点局部智能堆砌,无法应对多变复杂性和整体系统性的现实挑战,很难有效整合串联现有单点自动化和局部智能,缺少整体决策智能支持。

山东港口综合战略发展和科学技术融合,做出了新选择。山东港口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孙付春认为,应该探索上下结合,在局部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后,走全新蜕变升级之路,最终需要解决的“金字塔尖”,就是自主智能中央决策大脑。

5月19日,交通运输部批复山东港口作为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单位。山东港口总结了多维度集成的设计理念和原则:即从通信等基础设施设备到生产、管理、服务、决策的一体化运营,从港口、航运到金融的跨行业延展,从装卸、物流、海关等到客户的价值链贯通等多维度集成。

山东港口制定了“123”战略布署:即形成一批覆盖局部技术到整体数字化业态的智慧港口标准体系;打造山东港口智慧大脑平台和山东港口云生态平台;实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信息系统工程、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工程和智慧港口信息基础设施工程。最终实现让中央大脑“理解”港口,补齐智慧升级整体战略的最后、最重要的拼图,以整体自主决策智能串联港口生态,攀登未来之巅。

并非“空中楼阁”:将智慧场景成功转化为高效生产力

近日,山东港口烟台港管道智脑系统上线,通过全息计算模型+支线管输优化算法,统筹200万立方库区容量、跨越6市560公里、2000万吨原油输送能力,实现从单机自动化到系统辅助决策、自主决策智能化转变。

这个系统的一大亮点,就是智脑系统更“聪明”,能理解业务逻辑,懂得因果关系,从全局视角统筹,会推理、能思考,既能洞穿现状,又能未雨绸缪,将决策者和管理者从低价值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赋能管理者更快、更好地完成复杂性决策。

事实上,山东港口已经逐步建立起了涵盖集装箱、干散货、油品和件杂货作业的全体系、全流程自动化系统,把前期的科技投入逐步转化成实打实的港口生产力。譬如,在日照港,新型平行岸线全自动化码头降低了码头与堆场设备的配比,让传统码头与自动化码头混用,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和综合能耗;烟台港则实现了装卸作业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堆场3D数字化管理,装卸效率提升8%,耗电量降低5%,混配质量行业领先。

在对外服务方面,山东港口实现了港口智能生产系统与外部企业、船公司、政府监管等单位的全面融通对接,实现了数据统一、接口标准、联通高效。智慧港口与智慧城市、智慧港航全面融入、相得益彰,构建了新型港口产业链模式,有力促进了贸易便利化,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诸多智慧场景产生了货真价实的作用。

担当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的“开路先锋”

近年来,世界主要港口自动化升级如火如荼,以集装箱为例,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球共有51个建成和在建的自动化码头,亚洲最多,达22个。此外,这51个自动化港口中,2010年之后建成和在建的有36个,远高于2010年之前的数量和比例。

欧洲国家在20世纪末就进行了自动化码头的开发和使用,为什么最近几年才开始在国内推广?答案是,低效率和高成本是阻碍自动化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但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生产作业反而多次打破纪录,惊艳全球。这里每个装卸、水平运输等指令、策略和过程控制,都是在智能化生产系统统一调度指挥下自动运行,由智能算法计算确保效率,不仅以无人化确保了防疫要求,而且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

这座码头自主研发应用了全球首创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等世界领先的原创“黑科技”,解决了一键锚定、永续充电、自动摘锁、AGV轻量化等世界难题,作业效率提升30%,缩减人员50%以上,并首次将氢动力引入港口大型机械。依托这些优势,该码头已连续5次刷新作业效率世界纪录。

码头的建设也格外精彩。与国外同类码头相比,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建设周期压缩4/5、建设成本压缩1/3,打造了工业互联网在港口场景应用的成功典范,向世界贡献了低成本、短周期、全智能、高效率、零排放、可复制的“中国方案”。目前,成果已经复制推广到阿联酋阿布扎比码头、意大利瓦多码头等国外码头,桥吊非等长后伸距、AGV等成果也被国内众多码头借鉴,用实践向世界港口行业证明了自动化码头建设的可行性,引发了“蝴蝶效应”。近日,“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标准体系”顺利通过外部专家评审,标志着山东港口已在国内率先完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标准体系”构建,大大增强了行业话语权。

建设智慧绿色港口,是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重要内核。面向未来,山东港口正在深化改革中激发创新活力,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和信息科技融合创新,为中国建设更加智慧、绿色的现代化港口,推动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青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峰)

责任编辑:岳文燕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