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1年4月10日2版
对于特殊教育中心的孩子们来说,朱玲玲与其说是老师,不如说更像“妈妈”
25年,她始终给残疾孩子们“妈妈的爱”
“孩子们,这是钟表,早晨8点怎么表示?”城阳区特殊教育中心七年级数学老师朱玲玲抱着教具钟表走进教室,引导学生们认识时间。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十分简单的一节课,在朱玲玲的班里,却往往是一道“难题”,常常要学习一个多月。
朱玲玲从事特教工作25年,默默无闻地守护、永不言弃地坚持、不厌其烦地训教、尽其所能地帮扶。与其说她是老师,不如说她更像这些学生的“妈妈”。25年来,朱玲玲用妈妈般的陪伴换来了学生点点滴滴可喜的进步。
朱玲玲利用课间时间和孩子们交流。(资料照片)
时光回到1996年,那时城阳区特教中心刚成立,刚刚参加工作的朱玲玲清楚记得新生报到时的情景:十几个残疾孩子有的满院乱跑,有的在地上滚爬,有的甚至随地大小便。孩子们情况各异:普通智障、唐氏、脑瘫、多动症、自闭症、多重残疾……这些孩子一人一个样。面对此情此景,虽早有心理准备,但朱玲玲还是几近崩溃。一名学生家长走到她面前,哭着说:“老师,你得帮帮我,我们家有两个这样的孩子,真的是太难了。”震惊、错愕,强忍住泪水,朱玲玲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念。
那时的学生都住校,朱玲玲开始了与学生同吃共住的生活。六七岁的残疾孩子初次离开家,心中充满焦虑恐惧,尿床是常有的事。遇到学生哭闹不睡觉,她便陪伴在侧,讲故事哄睡。早晨起来,孩子们不会梳头穿衣,往往都是衣服穿反了,裤子穿拧了。二十岁的朱玲玲担起了“妈妈”的角色。她将学生逐一拉到跟前,帮他们梳头穿衣,教他们端碗拿勺,领他们去如厕。然而,常常这个衣服刚穿好,那个头发又散了;这个勺子刚拿起,那个菜汤又洒了。全天候的照顾与陪伴,朱玲玲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特殊教育重在教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25年来,在课堂教学中,朱玲玲积极探索“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科特点和孩子的接受能力自制教具。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系鞋带,她利用休息时间用废弃纸盒做成“鞋”。为了纠正学生的发音,她编排口舌操,利用每个课间和孩子们交流。她创新“情境教学法”,把每一堂课布置成一个微型生活场景,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录下来进行剪辑,通过情景再现,锻炼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提升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孩子们学会了扣扣子、系鞋带,对普通孩子来说这只是寻常的技能,却让残疾孩子的家长看到后喜极而泣。给孩子们讲故事,朱玲玲的素材来源之一就是党史。她会摘抄一些中国共产党员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故事,再用适合孩子们的语言讲述,告诉他们,只要坚持,就离梦想更近一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 黎)
党员档案
朱玲玲,女,现为城阳区特殊教育中心七年级数学老师。她坚持特教工作25年,帮助一个又一个残疾学生自食其力。她被教育部授予特教园丁奖称号,先后获评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刘聪聪